华为云计算试图破局

2013-09-05 05:56:22
来源: 时代周报
任正非的愿望很美好,但现实却很骨感。云计算,所有科技企业都在谈,所有人都在摸索。但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并不容易。一年多之后,华为通过构建云计算平台、推动业务与应用云化,构

本报记者 李瀛寰 发自北京

云计算、大数据,已经成为一场所有企业都在参与的IT新商业革命。传统产业借此向互联网高科技转型,科技企业则两手抓,既实现自己的转型,同时也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商机。

华为就是其中之一。9月2日-3日,在上海举办的2013HCC华为云计算大会上可以看到,华为经过四年的云计算探索,正在试图破局。

突围:有所为有所不为

今年是华为第四届云计算大会,自从2010年发布云计算战略,正式跨入云计算领域之后,华为每年的云计算大会(HCC)都在向外界传递一个理念:开放,创新,合作共赢。

“过去一直是西方领路,现在华为要参与领路了。”任正非曾这样说,他希望华为在云平台、云业务上赶超业界领先厂商。有业界人士称,这是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里程碑。

任正非的愿望很美好,但现实却很骨感。云计算,所有科技企业都在谈,所有人都在摸索。但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并不容易。一年多之后,华为通过构建云计算平台、推动业务与应用云化,构筑起了协作发展的产业生态链。

在HCC2011上,华为发布了“云帆计划2012”,明确了云计算三大战略。为了发挥端到端的整合优势和快速反应能力,满足用户全面的“云”需求,华为在该次大会上正式宣布成立IT产品线。经过3年的努力,华为在IT市场上已经驶入发展快车道。据华为企业业务BG CEO徐文伟介绍,截至今年8月,华为在全球成功部署了330多个数据中心,其中70多个为云数据中心,与全球260多个云计算客户共同发掘云的商业价值。华为还在过去的一年中交付了全球规模最大、应用场景最复杂的10万并发规模的桌面云项目。

在此次华为云计算大会上,华为介绍了其企业业务的最新业绩:存储在中国区的发货套数排名第一;2013年上半年华为服务器出货量跃居中国前三。华为公司同时表示,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服务器、存储、数据中心网络、云操作系统等基础产品。

在云存储领域,9月2日,华为与中央电视台达成的战略合作,华为为央视提供的云存储系统节能可以达到60%-80%,是目前最为绿色节能的媒资存储系统。

华为不仅与央视合作,其实华为自己的云计算中心就是一个真实的桌面云案例。上万名工程师的桌边已经没有了笨重的电脑主机,一部部个人电脑的主机已经“连”到了大型服务器上,每个人可以移动办公,在不同终端显示器上,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就像在使用的主机一样,连壁纸都是自己设置的那个,使用功能完全一样。据悉,华为公司把分散的主机并成“云状态”后,CPU芯片的利用率提高了16倍,不仅节省设备投资,运营维护甚至电费开销都大大缩减了。华为自己的云解决方案就是一个真实案例,很多客户都前往参观。

“华为一直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策略,现在华为已经拥有1000多家解决方案合作伙伴,4400多家渠道和服务合作伙伴。”徐文伟说。

运计算:万人投入

云计算对华为而言,意义更不同凡响,因为肩负着华为转型的重任。从2011年开始,华为已经明确了未来的三大业务方向:运营商网络BG、企业网BG和消费者BG。

在此战略下,2011年华为成立了运营商网络业务、企业业务、终端业务和其他业务四大业务运营中心,分别设置各自的经营管理团队(EMT),其中企业业务被寄予厚望。

在华为的三大业务线中,企业网市场被认为是具有巨大的潜力的未来成长领域。“全球IT企业市场空间有1万亿美元,华为可参与的市场有1000亿美元,海外市场规模更大”,华为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如此说道。

从2011年开始,华为投入超过1万人构筑IT能力,在美国、加拿大、欧洲、俄罗斯等研究所开展IT技术领域的能力布局,与业界顶尖的科研院校展开合作。

谈到未来的出击方向,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表示,IT产业是一个开放的产业,华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聚焦在面向未来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包括服务器、存储、数据中心网络、云操作系统以及云管理等基础产品。同时华为坚持开放合作的战略,致力于与各个行业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提供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企业的数字化重构提供差异化、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为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则表示,华为非常重视联手合作伙伴,积极推动全球云计算落地,华为重视构建开放的生态链,不会与合作伙伴、客户竞争。华为会聚焦于基础设备,其他的面向行业与伙伴一起去开发。另一方面,华为非常重视软件,认为今后软件是竞争的关键,存储设备90%是做软件的,硬件不用担心。

破局之道:务实

2013HCC华为云计算大会上,华为和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也达成了一项战略合作:共同建设上海中心BIM云。这也是中国第一朵BIM云。

所谓BIM云,其实就是在大楼里面设置云计算中心,借助华为云平台、同时基于实践、整合资源,以期建立“上海中心”信息化基础设施,成为上海智慧商务示范社区。仅仅一年时间,IBM在华就召开了22场智慧城市的讨论会,与超过100名城市领导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与20多个城市和部分部委签订了合作意向。而此次华为与上海中心的BIM中心则比。

据称,此次BIM云工程也会带动包括传统工程生命周期、建设等方面的变革,从施工、原料选购等方面都由BIM云管理,借助华为云平台,整合各方资源。

云计算、大数据是未来的方向,这已经无须多言。但正因为涉及太多数据,云安全、信息安全,正是最需要考虑的因素。今年5月,微软Azure云计算中心也是借助了世纪互联的共同运营,才能落地中国。

外国公司在华经营数据业务,历来非常敏感。微软的云计算平台,虽然并不如谷歌、Amazon,但微软最大的能力就是,它能落地中国。如中国电子学会的专家刘汝林所说,为了让Azure落地,微软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包括数据主权、数据安全、运营模式等,最终符合了中国政府的要求才算合格。目前,很多政府、企业都在押宝云计算,各地的云计算建设都在上马。比如上海市政府在2010年就启动了云海计划,投资5亿元专项资金来做,并与15家企业成立了云海联盟。云计算建设蜂拥而上,甚至已经成为有些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如何才能让云计算建设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据微软委托第三方机构做的一份《云的经济学》报告中提到,云计算必须要遵循三个经济规律:第一,云计算供应方必须达到一定的级别,才能够体现出电力成本降低的优势,电力成本是云计算中心非常大的一部分;第二,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硬件和基础设施的成本优势才能体现出来;第三,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并在管理方面具有深厚经验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人力成本优势。如《云的经济学》中所言,电力成本将是云计算成败的关键。

华为离IBM的智慧地球,在境界上还有距离,挑战IBM也并非易事,但华为的务实以及与中国各地政府的良好合作或许是其破局的关键。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中核钛白实控人被罚没1.33亿,其父旗下私募曾操纵广汽集团股价
北京车展首日:车企大佬互相“串门”,雷军人气爆棚
浙商证券入主之际,国都证券逾4亿股股权挂牌出售!此前多位股东清仓式转让股权
丁世忠力挺,安踏在上海试水新店态,不赚钱也要开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