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助推体育产业链的中国样本

2012-09-13 06:14:08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胡非非 发自四川成都

成都市温江区金马镇,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施工。很快,这里将矗立起一座国内顶级、亚洲一流的赛马场—成都金马国际体育城赛马场,以迎接今年10月举办的2012年中国马术节。

这座按照国际标准设计并建设,计划总投资约15亿元的赛马场,拥有赛马道、看台、马术场地、中央公园、客户服务中心、集散广场等设施,初期能满足5万人观看比赛,远期能容纳8万人。

采用国际标准的“草道+沙道”式赛道的成都金马国际体育城赛马场,将一举超越目前全国最好的,使用沙道的武汉东方赛马场,成为中国西部首家达到国际标准的速度赛马场。

在国内如广州、武汉等地的赛马场因缺乏赛事连年亏损,纷纷沦为停车场、酒楼食肆、高尔夫球场等“副业”场所的尴尬现状下,成都的大手笔不免让人担忧:如何维持庞大场馆的正常运转?尤其是在国内的商业赛马尚未完全开禁的现实下。

不做商业赛马,成都正试图通过马术运动这一核心产业,来撬动包括国际体育赛事、特色体育活动、体育体验和体育休闲旅游在内的整条体育运动休闲产业链以及相关服务业。

成都模式,能成功吗?





新马场十月中旬就要有马术比赛,工人在加紧工期。

莫谈赛马

成都金马国际体育城(下称“金马体育城”)两公里外的成都老赛马场,梁波枯坐在看台上,意兴萧索。一杯清茶,一个望远镜,伴他度过漫长而无聊的一天。梁波是马场内唯一一家麒骏马术俱乐部的经理。

偌大的马场上,用障碍物围起来的一个小圈子里,被骑士装严密包裹的一位女士正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骑马。马蹄得得,或急或缓。

上世纪90年代初,与广州赛马场齐名的成都赛马场,在经历了短暂的商业赛马辉煌后,被政府紧急叫停,随后陷入衰落。

“当时看到香港搞赛马挺赚钱,内地也想搞。成都赛马场引进了100多匹马,每个月举办2场比赛,很火爆,国内很多地方的客人都来看比赛。”当地一位知情人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说,“但由于相关机制不透明,缺乏监督,变成了纯粹的赌博,弄得一些人家破人亡。因为非法,很快被政府叫停了。”

“武汉(商业赛马)不是也没搞起来吗?中国人太急功近利!”这位知情人感叹说。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同样处于亏损状态,但成都老赛马场并未如广州、南京等城市的赛马场一样,被迫转投停车场、酒楼食肆、高尔夫球场等“副业”。2011年9月,这里举办了盛大的中国马术节,再次体味了十多年来的一次短暂的辉煌。

但大多数时候,这里远离城市喧嚣,空旷寂寥,只有偶尔光顾的客人才会打破长久的平静。

对于梁波以及俱乐部的教练们来说,骑马,是打发时间和排遣寂寞的唯一方式。也只有在谈起心爱的马儿和马术时,这些沉默低调的人才突然来了兴趣,话也多起来。

即便现在,赛马,在这座城市的马术专业人士和有关部门官员口中,仍是一个敏感词语。

“我一听你说‘赛马’,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梁波用略带夸张的表情和语气,向时代周报记者表达他对赛马的排斥。“我们不搞赛马,而是推广马术运动,马术不等于赛马。”他强调说。

对于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要求,当地马术协会人士和有关部门官员亦显得异常谨慎,基本不愿作答,并一再表明“不搞赛马只搞马术”。

当地一位体育官员表示,一提到“马”,大家就很紧张,“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以前的负面报道太多,给政府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对一个城市的发展也不利。”

审慎对待媒体是有原因的:2011年中国马术节期间,香港一家媒体将记者采访成都某马术教练的关于商业赛马的内容,作为马术节的主要部分刊登了出来,弄得成都方面极其被动。

“搞得以为是政府在做商业赛马,领导很恼火,还专门为这个事开了会。”梁波透露说,“政府认为花这么多钱让你们推广(马术)这项运动,结果变成了博彩业,当然很恼火了。”

在梁波看来,对赛马简单肤浅的理解,相关管理、监督机制的缺乏,没有好的育马场,“无疫区”建设跟不上,凡此种种,都成为赛马在中国难以开展的原因。

最关键的是,目前政府尚未对这一行业开禁。



成都老赛马场学习骑马的孩子。

概念混淆

事实上,当下中国,在相当一部分人的概念中,马术运动往往是与竞速赛马甚至商业赛马等同的。

缘起于12世纪中叶欧洲王室的马术运动,是一项距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的传统运动,被誉为“王者的运动”。其不仅可以锻炼人的敏捷性和协调性,也是人类亲近自然的一种运动方式。

中国的马术历史更加悠久,且曾盛极一时。早在汉唐时期,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不论男女老幼都热衷于骑射、马球等马术娱乐活动。

及至近代,马术运动通过奥运会,以竞技比赛的方式,为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熟悉和喜爱。

不过在马术界多位受访人士看来,中国人对骑马的理解与老外相距甚远:老外是先爱马再骑马,将马的福利放在第一位;国人则是为了骑马而骑马。过去是将马当作一种交通工具,现在则是为了休闲、娱乐,或追求纯粹的速度快感。

尤其是商业赛马逐渐为国人认知后,速度,以及由此带来的收益,在马术比赛中被演绎得无以复加。这也让国家对开放商业赛马一直持谨慎态度的原因。

地方政府在建设赛马场或者举办马术比赛时也遮遮掩掩,生恐被外界误解为要对商业赛马开禁。2011年武汉举办的中国首次商业赛马,就经历了颇多曲折和变故。

“其实有些政府官员自己的理解也很片面,往往认为马术就等于赛马,或者干脆就是赌马,因此严防死堵。”一位要求匿名的马术界人士说。

不仅是观念差距,休闲、运动方式的不同,亦让马术运动在中国的推广举步维艰。

成都马术界一些人士坦承,与北京、广州等地相比,成都的马术运动群众基础更加薄弱。当地人更乐于在城市里的茶馆喝茶、打麻将放松娱乐,而不是纵马驰骋郊外。

此外,还有最现实的问题:花费。如高尔夫球一样,马术是一项不折不扣的奢侈运动,绝非一般人所能享受得起。

以成都的马术俱乐部为例,45分钟一个课时的教学,收费动辄数百元甚至近千元。但即便如此昂贵的收费,绝大多数马术俱乐部仍然处于亏损状态。“我们俱乐部每年要亏一百多万元,都是老板通过其他产业支持,拿钱往里贴。”梁波说,“因为老板喜欢马。”

当前的现状下,中国的赛马场和马术俱乐部的运营状况、员工的薪资待遇,往往取决了投资者对马和马术运动的热爱程度,以及自身的经济实力。

据媒体报道,武汉首次商业赛马之后,中国马术运动最发达的北京,个别长期缺乏比赛的马主因无法承受巨大的开销,无奈卖掉爱马;一些优秀骑师生活清贫,或因涉嫌参与赌博活动被查转而投向私人老板,或仍在苦苦坚持。

中外马术运动的巨大差距,从历届奥运会的马术比赛奖牌榜就可窥见一斑。成都一位体育官员无奈地表示,竞技运动项目选苗子,一般都要求有一定的基础。但马术运动的特殊性让一般人很难接触到,这等于把大多数人都挡在了门外。

成都模式

在全国的赛马场普遍处于亏损状态之际,成都市温江区却不惜耗费巨资打造国内顶级的金马体育城,引发外界质疑:如何收回投资?又如何维持庞大场馆的运转?尤其是在国内马术比赛稀缺、商业赛马又未完全开禁的尴尬现实下。

地方政府的答案是:作为西部唯一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温江区计划用10年时间,投资680亿元打造一座“体育运动服务业特色新城”,将国际体育赛事、特色体育活动、体育体验、体育休闲旅游整合起来,撬动整条体育运动休闲产业链。

金马体育城的核心产业—马术运动,正成为温江区着力培育的特色产业链之一。今年10月13-20日,2012年中国马术节将在温江区举行,共包含精品赛事、展览会议和文化活动三块内容,从7月一直持续到10月。

作为成都乃至中西部地区影响力最大、专业性最强的国家级马术盛会,中国马术节不仅是促进中外马术运动交流学习的绝佳平台,也是成都市发展体育、文化旅游产业以及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机遇。

此前,成都市已在体育运动休闲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成功尝试。2010年,首届金马马术体育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国内外嘉宾3000余人及万名群众参观,为次年的中国马术节落户温江赢得了条件。

“成都温江无疑将成为世界马术运动关注的焦点。”亚洲马术联合会主席何乃裕在致2011年中国马术节的贺电中称。

温江的赛马场上,既有专业赛马运动员的矫健身影,也有赛马运动爱好者的休闲足迹。中国马术协会副秘书长李年喜表示,将力争把中国马术节打造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全球马术爱好者共同关注的综合性马术盛会,引导市民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温江还将体育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结合,通过放大体育产业的功能效应,带动提升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在金马镇,旧场镇改造后形成的骑士风情小镇,为休闲旅游运动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载体。围绕赛马场,一些高档餐饮、体育品牌开始进驻,当地居民也开始寻求与“马”有关的创业机会或商业空间,比如将住宅楼拿出来招商改造为高档酒店。

温江区区委书记田蓉说,温江正通过培育区域自身的体育龙头产业,来带动体育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实现体育产业的多元化,提高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温江区区长谢超表示,将培育并发展高端产业,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依托金马体育城,不断引进国际顶级体育赛事活动,并聚集高价值的体育服务产业环节。

金马体育城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即便是亏损,地方政府和投资方也要坚持,“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培育市场。”

成都市体育局一位官员称,马术运动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成都来说,光靠一个中国马术节肯定不行,其起到的更多是引导作用,是对这一文化的推广。

至于前景,这位官员表示不好说,“我们正在努力,希望能引进更多的赛事,同时通过(马术)俱乐部的良好运作,来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等待未来

覃友远和周青是麒骏俱乐部的两名实习教练,他们都是来自武汉商业服务学院赛马经济专业的大学生。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开设与赛马有关的课程的大专院校,设有赛马经济和赛马产业管理两个专业两个班,2008年开班,每年招生人数略有增加。覃友远和周青所属的2010届共有80多名学生。

至少在进入学校之前,覃友远和周青对于赛马经济这一陌生的专业一无所知,他们此前甚至根本没有骑过马。之所以选择这个在中国堪称极度冷门的专业,除了一时新鲜,更多的是为当下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所迫—既然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都那么难,倒不如干脆选择一个更加冷门的专业。或许未来中国的赛马业发展繁荣了,他们这些原本乏人问津的“无用”之人成了“香饽饽”亦未可知。

但一切远非这些天真的年轻人想象的那么顺利。

照搬英国、日本等国,在当下之中国并无用武之地的枯燥专业知识,更像是纸上谈兵,让人无法提起兴致;黯淡的就业前景更让很多学生看不到希望,对于未来缺乏信心,处于迷茫状态。

他们还缺乏实践的机会。学校里只有5匹老马,是别的马术俱乐部退役下来的。偶尔,学生们会被获准骑上去遛一圈,过一把瘾,满足一下压抑许久的新鲜感。

在覃友远和周青看来,“毕业=失业”这句用来形容当下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话,用在赛马专业的学生身上更为贴切。他们的学长中,仅有少数几个人毕业后有了好的去向:到英国、澳大利亚或者香港等赛马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服务。更多毕业生从事的是与本专业完全无关的工作,“一切从零开始”。

不过,覃友远和周青又并不觉得“读书无用”,“如果不上大学,我们现在可能是在哪个地方打工,而不是到(麒骏马术俱乐部)这里来(实习)。”

并且,在马术俱乐部的实习也让他们体验到了高校生活、学习之外的快乐,学到了课本之外的很多东西,使他们从心底里开始热爱马、热爱自己现在的工作。

作为实习教练,除了一日三餐,覃友远和周青每天多数时间是在与马打交道:早上起来用粪锹搓马屎、放马、练习骑马;下午牵着马打圈,练习马术运动的绕桶、跳障碍、速度赛等相关比赛项目。客人多的时候,要帮客人牵马。天热了,要给马洗澡;晚上还要进行马术理论学习。

虽然拿着微薄的工资,但这里的生活亲近自然,与世无争,简单而快乐,覃友远和周青感到很满足。“我希望成为一名出色的马术教练,”两位大学生有着共同的职业规划,并且对未来充满希冀,“我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马术,这项运动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好。”

对于覃友远们来说,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等待。“这项运动(的发展进程)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梁波说,“但它在中国是一种潮流,是朝阳产业。”

(本报记者邓全伦亦有贡献)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去年营收翻番,和铂医药首次盈利,董事长王劲松:现金流控制是今年重点
TikTok再添猛将,抖音电商副总裁木青转岗跨境电商
碳酸锂暴跌拖累矿企业绩!锂矿“双雄”去年少赚300亿,赣锋锂业营收16年首降
投行营收占比仅4%,信达证券“另类投行”成色不足!未来或需逐步脱离AMC的庇荫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