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杰:奥巴马为何要“放油”?

2012-08-23 03:43:15
来源: 时代周报

孙兴杰

8月17日,白宫发言人欧内斯特声称,不排除释放石油战略储备这一选项,受此影响,油价停止上涨。然而,白宫的意见并没有得到国际能源署的支持,市场对此反应也比较敏感,油价很快又抬头上升。石油既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也是全球经济的神经,奥巴马政府的“放油”声明触碰到了全球经济的神经。

美国政府的理由很简单:平抑油价。国际油价在近三个月中一直处于上涨状态中,而全球经济依然疲软,石油价格的上涨会拖累全球经济复苏。但是仅仅平抑价格似乎并不足以让美国动用石油战略储备,在2008年石油价格逼近150美元的时候,美国也没有动用石油战略储备,因此,市场人士认为,奥巴马释放石油储备的可能性不大,平抑价格并不是石油战略储备的主要功能。1974年成立的国际能源署主要功能是防止石油供应中断,海湾战争、卡特里娜飓风以及利比亚战争都使国际能源署出手释放石油储备。由此可见,战争、地缘政治动荡以及自然灾害等可能造成石油供应中断的事件才会让国际能源署“放油”。

其实,奥巴马政府也不是第一次讨论“放油”的问题,但是迟迟未能实施。总统大选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之中,此时放话释放石油战略储备难免有拉拢选票之嫌。想象一下,美国是一个流动在汽车轮胎上的社会,汽油已经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油价上涨必然带来CPI的高涨,这对于谋求连任的奥巴马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美国近来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一直在8%的高位上徘徊,而市场一直预期的QE3并没有在7月31日的议息会议上出台,欧美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集体熄火。

1992年年轻的克林顿以“傻瓜,经济才是最重要的”击败了海湾战争的英雄总统老布什,如何刺激经济复苏是奥巴马赢得胜选的关键。从目前来看,直到9月中旬,无论美国还是欧洲都很难出台提振市场信心的政策,欧洲债务危机前景渺茫,直接影响美国对欧出口,奥巴马的出口倍增计划也要大打折扣。既然在货币政策领域难以有所突破,那就要另辟蹊径了,石油不仅是战略资源,更是全球金融的枢纽,油价涨跌必然带来金融市场的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讲,奥巴马的“放油论”波及范围就不仅仅是平抑油价了,而具有提振经济的意思。

奥巴马在全球经济疲软,而政策处于“空窗”的时候提出释放石油战略储备,意味深长。除了提振美国经济之外,奥巴马政府还有一层更深的含意,那就是以石油为武器收紧对伊朗的制裁。自2011年12月31日奥巴马签署制裁伊朗的法案以来,在美国的带领下,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制裁不断加码,7月1日之后西方国家集体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但是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从历史上来看,经济制裁很少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当年拿破仑组建大陆封锁体系,但是英国的商品就像潺潺溪流一样渗透到欧洲大陆,最终拿破仑败在英国的小店主手中。

在全球化已经深入发展的今天,要想以经济制裁来压服一个国家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像伊朗这样手握石油武器的国家。最近,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回击经济制裁时说,“如果伊朗能够深思熟虑地抵制住包括制裁在内的敌国压力,那么不但制裁会失去其效力,而且未来敌国也不可能再次使用它。”全球绵密的石油交易网络与金融体制为伊朗提供了回旋余地,如果石油价格保持在高位运转,那么伊朗就有更多底气向美国叫板。

为了强化对伊朗的制裁,美国对欧洲的大银行开刀,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等跨国银行被指控参与伊朗石油贸易,渣打银行还面临纽约金融服务管理局吊销银行牌照的处罚,为了能够进入纽约州,尤其是曼哈顿,渣打银行不得不接受3.4亿美元的处罚,汇丰、德银可能将会成为下一轮被罚款的欧洲银行。美国是全球最具有活力的金融市场,无论哪个跨国银行都不愿意失去进入美国金融市场的机会,这也是渣打银行“花钱消灾”的原因所在。惩罚违规的欧洲大银行起到了杀一儆百效果,既挫伤了欧洲银行的锐气,又收紧了制裁伊朗的大网,此举可谓一举两得。

惩处违规银行,不过是切断进入伊朗的资金流,而压低油价则有釜底抽薪之效,如果美国能够推动国际能源署释放石油战略储备,压低国际油价,就能给伊朗施加更大压力。从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而言,制裁伊朗具有了双重含义:迫使伊朗弃核;迫使伊朗减少对叙利亚的支持,从而间接地推动叙利亚局势的转变。从这个角度而言,奥巴马总统的“放油论”是有私心的,也带有强烈的地缘政治色彩,因此,国际能源署总干事玛丽亚•范德•胡芬明确表态:“现在没有理由释放石油储备,目前市场供应充足。”8月10日国际能源署发表的石油市场报告中也提到全球经济疲软,2012年和2013年的石油需求量都在下滑。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压低全球油价自然遭到盟国的反对。与此同时,沙特和伊拉克的石油产量不断提高,弥补了伊朗石油的缺口,因此全球石油并不存在“断供”的问题。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石油一直是国际政治经济中的核心要素,油价涨跌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晴雨表。奥巴马政府在欧美经济政策短暂的“空窗期”与中东地缘政治陷入僵局之际抛出“放油论”,搅动了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当然,从目前的态势而言,即便美国释放石油储备,国际能源署成员国也不会跟进,范德•胡芬称,美国石油储备超过了国际能源署所要求的90天的水平,因此,美国有权释放石油储备。现在奥巴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说服喜欢“揩油”的盟友一起“放油”,这个问题可能很难解决。

作者系国际关系史博士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首创证券王牌业务回春!一季度资管收入创近12年来单季新高,规模逆市增长
多家在港银行推出高息定存,众安银行高达18.1%,跨境理财通也火热
一瓶面膜卖1800元,中国贵妇爆买伊菲丹,雷军曾参股的这家国货美妆净利飙升135%
发现新质好公司 | 工业富联:AI服务器有望增厚利润,研发及供应链实力显著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