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IPO折戟 皇明败退资本市场

2012-07-19 03:28:43
来源: 时代周报
申报上市以来,皇明一直被指为“披着新能源外衣,却难以通过主业营收的企业”。“一方面是由于业绩不佳,另一方面是由于非经营性资产过多,如房产、土地与政府补贴等,这些因素会影响

特约记者 高菁阳 发自北京

自今年申报上市以来,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一直面临着盈利下滑、资产不足、高额负债以及上市圈钱的质疑声。

6月29日,在证监会审核流程中一直处于“落实反馈意见”状态的皇明突然出现在“终止审查”的名单中。

“此次终止审核为皇明主动申请,一方面是由于业绩不佳,另一方面是由于非经营性资产过多,如房产、土地与政府补贴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到证监会的审核结果,所以皇明主动提出终止审核。” 投中集团分析师李玲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说。

低价圈地

一直打着太阳能招牌、新能源旗号的皇明,长期以来都面临着“不务正业”的质疑。近年来,皇明屡屡在其所在地山东德州斥巨资开发房地产项目,使外界对于董事长黄鸣是否已转型成为地产商议论纷纷。

申报上市以来,皇明一直被指为“披着新能源外衣,却难以通过主业营收的企业”。此前,本报记者就这一质疑致电公司询问其主业副业的盈利情况时,品牌总监周春玲说:“对此问题我们不做回应。”

而此次皇明突然终止IPO审核,地产副业这一问题便成为最受关注的原因要素。之前有业内人士曾预测,皇明上市必败,“打着新能源旗号上市融资,但新能源业务的盈利能力却严重不足,反而是房地产业务成为其最大的一项投资。在房地产面临调控的背景下,公司上市前景看淡。”

此时此刻,曾寄托着黄鸣集太阳能、光伏、酒店、旅游、会展等行业于一体的产业帝国梦的地产业务,正面临着更为严厉的拷问:业界普遍猜测皇明曾以低于当时市场地价1/3的价格拿到大片土地,用于“太阳谷”等地产项目的建设。

近年来,皇明的确展开了一系列的多元化扩张,涉足太阳能制造、光伏发电、房地产开发、旅游观光甚至教育培训等众多领域。其在德州投建的“太阳谷”微排度假景区便是皇明版图扩张的开始,也是当下饱受争议的焦点。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太阳谷”所占3000余亩土地,不仅是以明显低于当地工业用地均价的价格拿地,这一项目还获得过6000多万元的政府补贴。

据该报道,皇明获得“太阳谷”3000余亩土地的成本约为每平方米246元,而当时德州工业用地的均价为每平方米336元。此外,在2008年1月,德州市政府除了给予皇明数千万元的补贴外,还曾特别关照相关部门,最大限度地减免对其各类规划设计及工程类收费,同时返还土地出让金,并对其用地指标予以优先解决;此后在2010年,皇明的营业外收入大幅增加了近8400万元,其中因筹建“世界太阳城大会”等事项,获得了高达6843万元的政府补贴。

皇明之所以能够低价圈地、获得诸多政策优惠,很大程度上正是受益于“世界太阳城大会”及相关政绩工程的建设。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在德州召开,大会的主会场,即设在“太阳谷”,由皇明负责具体的筹办工作。这就为黄鸣从政府手中低价拿地、享受政府补贴来建设“太阳谷”提供了契机。

皇明曾对外宣称,“到2010年,整个‘太阳谷’产业产值将达500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达1000亿元。”然而数据显示,其大部分业务已处于亏损状态。如核心项目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去年1-9月的营业收入为2140万元,净亏损4420万元;截至2011年9月底,该酒店总负债8600余万元,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

这恰好印证了一个在业界流传甚广的“潜规则”:某些企业往往会担负亏损投建一些工程项目,以便与当地政府建立良好关系;而政府也往往会在其他方面给予企业一些补偿。

本报记者就相关情况向品牌总监周春玲求证,后者一再推脱说“相关问题请看公司公告”。其所称“公告”是指黄鸣在博客中发布的信息,“7月20日下午14:00,皇明将在中国太阳谷(德州)发布白皮书。”周春玲说,公司将在发布会上统一答复记者,在此之前不能单独做出回应。

关于皇明的种种传闻是否属实尚待揭晓,但不可否认的是,地产业务之于皇明早已成为“阿喀琉斯之踵”,构成了其上市进程中最为致命的弱点。

内外交困

皇明的上市之路既受阻于自身的经营不善,亦受困于光伏产业的整体寒冬。

投中集团分析师李玲在研报中统计,今年年初以来,已有10家光伏行业拟上市企业IPO进程受阻,其中上机数控、思可达光伏首发申请被否,恒基光伏中止审查,快可光伏、日地太阳能、天能科技及欧贝黎新能源则被终止审核。

李玲指出,受产能过剩、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等多重因素影响,光伏产业寒冬持续蔓延,导致光伏企业IPO前景颇不乐观。纵观国内整个光伏产业链,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领域均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企业持续盈利能力成为通过新股发行审核的一大门槛。

皇明太阳能没有公布过业绩数据,但其母公司皇明洁能控股有限公司的“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显示,2008年至2010年,控股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97亿元、1.09亿元、0.75亿元,净利润率则分别为12.47%、7.97%、4.01%,均呈下降趋势。

另据报道,2010年和2011年,皇明控股的净利润分别为7496万元和-790万元;这两年,皇明控股还分别收到4336万元和2522万元的税费返还。由此而言,皇明依靠经营得来的真正利润,可能比财报中的净利润数额还要更低。

资料显示,至去年9月末,皇明控股的负债总额达23.8亿元,负债率64.26%;而在未来,皇明控股将有超过17亿元的投资规划,原本计划通过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A股IPO筹资13亿元。

有业内人士评价,皇明太阳能在产品和业务上一直空造概念和噱头,实际上其经营和管理能力很是一般。而其竞争对手日出东方在太阳能业务方面早已超过皇明,其2010年营业收入为24.99亿元,净利润1.26亿元。

此外,皇明还面临着国内太阳能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各企业纷纷瞄准上市,日出东方登陆A股已一月有余,旗下太阳能产品“四季沐歌”、“太阳雨”已成为强势品牌;另有山东桑乐、力诺瑞特等太阳能企业后起直追。

统计显示,早期皇明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30%以上,但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而有所下降。2008年,董事长黄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当时的市场份额是10%。而今,记者查阅到的一份《太阳能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皇明太阳能热水器在北京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为6.7%。

要保持其在行业中的领军地位,对皇明而言仍是一场硬仗。

资本市场三进三出

皇明太阳能进入资本市场的计划早在2008年以前便已开始。当时原本准备赴海外上市,曾考虑在我国香港、美国纽约或德国法兰克福登陆,后出于种种原因放弃了海外计划。据传闻,一方面是受到了金融海啸的冲击,另一方面其与经销商的关系问题也是上市半途而废的原因。

熟悉皇明的业内人士曾对媒体透露过这种渠道危机,“皇明想在美国纳斯达克等国外市场上市,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像纳斯达克,不管你盈利不盈利,只要与合作伙伴的信用有问题,就拒绝你上市。”

2008年12月,皇明太阳能接受了鼎晖和高盛分别长达9年和5年的“追聘”,注入资金1亿美元,入股皇明。外界分析,此举极大推动了皇明的上市进程。然而一场“偷税门”事件却又再掀波澜。

曾作为皇明经销商的郭建琴于2007年、2008年先后两次实名举报皇明偷税漏税。德州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依据其告发,于2008年5月23日下达了编号为“德国稽处(2008)11号”的“税务处置决议书”,判定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存在偷税行为。

2010年6月,郭建琴再次把皇明偷税的情况告发到证监会。而当年1月,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已对外发布公告,宣布拟公开发行上市股票。

这次举报,让筹划上市多年的皇明元气大伤。此后更有众多经销商纷纷举报皇明的偷税行为,上市计划也因此被迫暂停。

记者曾就此前两次上市搁浅及其原因询问周春玲,后者竟回应说:“不太了解情况。”

今年年初,皇明向资本市场发起第三次冲锋,计划在A股登陆。A股市场新股上市较高的市盈率和超募资金对皇明颇具诱惑力,一方面可借助资本市场填补资金缺口,提高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向投资者募集资金,更多地投入光伏、光热及房地产开发等项目,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

今年4月,皇明太阳能的申报已处于“落实反馈意见中”,距离闯关发审会仅有一步之遥。现如今上市进程戛然而止,似在证明皇明与资本市场无缘。

此外,董事长黄鸣此前强调,是两大投资者高盛、鼎晖在推动其在A股上市,“因为投资机构要求高回报”。然而此次上市挫败,导致高盛和鼎晖以“新能源”概念获利套现的目的再次落空,PE如何退出皇明也成为一个焦点议题。

“如果被投资企业无法实现IPO,PE可能会选择股权转让、管理层收购等办法实现退出,”济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解传喜曾对媒体分析,“但以皇明在业界的体量,应该不会轻易放弃上市,鼎晖和高盛很有可能继续跟随,待时机成熟后,再共赴资本市场。”

李玲也对时代周报记者预测,“此次终止并不意味着皇明今后再不上市,公司或将通过整改或完善,日后重新提交申请。”

屡战屡败、新疾旧病缠身的皇明能否成功实现上市之梦,尚有待时间的考证。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哈啤被检出呕吐毒素?线上官方店已未见相应产品销售
汽车屏幕越来越大,车头放个“大彩电”真的那么香吗?
民航运输量Q1创历史新高,海航却掉队:客运较2019年跌近四成,机队规模收缩
余承东隔空喊话后,一汽联手大疆发力智能驾驶,业内人士:双方技术有互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