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补充:中国特色的“隐性”奢侈品

2012-06-14 06:46:53
来源: 时代周报
中国的确缺乏经久不衰、美誉度高的奢侈品品牌—虽然,奢侈品比比皆是,如一两百元一包的至尊香烟,一两千元一瓶的国酒,以及黄金宴、钻石月饼……这些玩意至少在舌尖上非常奢侈,甚至

本报评论员 令狐补充

《调查显示近7成中国消费者不认同国产奢侈品》—这是最近一则新闻的标题,用在了6月8日一个国际奢侈品博览会的相关报道中。报道者简略地描述了“在汇聚海内外86个知名奢侈品牌的展会现场,来自中国本土、能真正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却十分鲜见。”笔锋一转,借奢侈品业内权威人士之口,称中国有望在2015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奢侈品消费大国。紧接着,报道引用了一个专业调查数据:“针对2000多名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所做的调查显示,约68%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不可能产生奢侈品牌。”

至此,这则短消息中,兼有了标题党的面目可憎和统计数据及其所指涉的事实方面的疑点。原来,受访的2000多奢侈品消费者,不是不认同国产奢侈品,而是认为中国不可能产生奢侈品——愿意琢磨细节的人不难察觉,报道内容所呈示的事态,比标题所涉及的似乎更为严重。联想到前不久茅台涨价,生产商一边说不久还要涨,一边放风说正在向一家国际奢侈品组织申请认证,一边又矢口否认茅台是奢侈品的诡异状况。不过,显而易见,在一个时期内,中国数百亿美元的奢侈品消费额度,依然将跻身资金外流的队伍,大部分在境外支付。

以专业的角度看,前述报道有诸多疑点和含混之处。比如,汇展中的86个国际奢侈品品牌,既然“来自中国本土、能真正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十分鲜见”—这意思显然是国产奢侈品并非一个没有,让人纳闷的是报道者却不肯将这“十分鲜见”的国产奢侈品品牌说出来,让国人不但与有荣焉,还可以鄙视那2000奢侈品用户中的68%。其次,更有失一则新闻专业水准的地方在于概念混乱,报道者生硬地将西方的奢侈品概念移植到中国,完全无视国情和本土特色。

按照通行的常识,用“好,贵,稀缺而非必需”即可简单概括奢侈品的标准。其中,好字当头,自有缘由,不仅包括奢侈品用料考究,设计独到,质地精良等要素,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包括品牌名声大、形象好,具有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历史积淀,承载着文化和情感积淀,同时经受了市场的严苛考验,始终美誉如一,从而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这从一件奢侈品的价格构成可见一斑:业内人士透露,大多数奢侈品,材料和制作往往成本只占售价的10%左右,而品牌价值要占售价的55%甚至更多。这也是奢侈品之所以奢侈、昂贵,同时也非必需品的关键所在。而近年来,追随时尚浪潮,社会责任、绿色环保之类的东西,也成为全球奢侈品品牌大涂猛抹的美容佳品。

按此标准,中国的确缺乏经久不衰、美誉度高的奢侈品品牌—虽然,奢侈品比比皆是,如一两百元一包的至尊香烟,一两千元一瓶的国酒,以及黄金宴、钻石月饼……这些玩意至少在舌尖上非常奢侈,甚至还拥有国际公认的奢侈品没有的特供特权之类的特色要素。实际上,单纯从营销的角度,茅台酒不申请国际奢侈品认证就是一个明智之举。遵照传统智慧,既然已有奢侈之实惠,就不必图奢侈品品牌的虚名,不用去做出头的椽子、肥壮的猪。再说了,一旦真拿到了国际奢侈品品牌的徽号,恐怕就不好意思再出现在公款吃喝的筵席上了。如果赖着不走,则既不符合艰苦朴素的传统,也跟不上反腐倡廉的形势,可能会遭受政治和市场的双重灾难。从这个意义上讲,近7成人不认同有国产奢侈品,算得上是一个立足当下且实事求是的观点。

然而在我看来,只要市场规律还能起作用,随着行政垄断的破除、特权特供的式微,贪腐现象的逐步减少,中国迟早肯定会有本土的奢侈品品牌登上国际舞台的。所以,在这则消息中,我觉得更重要的问题不是中国是否能产生国际公认的奢侈品,而在于这近7成不认同国产奢侈品的人,回应调查所体现出来的令人警醒消费文化观念。显而易见,他们得出这一判断,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和消费态度—既彰显了对中国奢侈品的极度不信任,也表达了对中国式奢侈的不赞同。这显然值得有志于中国奢侈品市场的人予以关注和反思。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首创证券王牌业务回春!一季度资管收入创近12年来单季新高,规模逆市增长
品牌升级聚焦高钙,奶酪博士发布行业首个儿童奶酪团标,同步上线10余款新品
多家在港银行推出高息定存,众安银行高达18.1%,跨境理财通也火热
一瓶面膜卖1800元,中国贵妇爆买伊菲丹,雷军曾参股的这家国货美妆净利飙升135%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