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高等教育繁荣需学术自由空间

2012-04-26 05:58:06
来源: 时代周报

马勇

近代史学者

其实,现在回过头来,不应否定扩招。对于中国来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仍然很少。扩招本身没有错,但是扩招的方法却很有问题。教育办成大跃进,显然是不对的。教育的确需要大规模的投入,让尽可能多的适龄青年,接受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高等教育。然而,目前整个中国高等教育出了序列行问题。民国时期,蒋梦麟任教育部长时,出台了高等教育法,规定了设置大学的资格。对于一个综合性大学而言,至少得具备8个学院。其中,必须有人文学院,它能保留人文素养与品质;必须有一个理科类的基础学院,它能保留科学的素养。中国的高等教育要发展好,必须对大学进行分类,设置成立大学的门槛。艺术、体育等专业院校升格为大学,是不可取的。很多专业读到本科即可结束。而公务员成为很多博士毕业后的去向,这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现在扩招停止了,把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等方面,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过去十几年,中国高等教育盲目升格,问题累累,现在又开始大力推进,这是用一种错误掩盖另一种错误。而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都有一双有形的手在调控。中国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的布局,不能靠行政性指令来完成也无法完成,它需要一个长远的、总体性的规划。意识到大学的大跃进问题,便对其进行扼制,腾出手来扩张中高等职业教育,几年以后会发现职业教育又过剩了。所以,号称计划的体制,到头来只会是什么都无法计划。

过去60年,人文社会科学完全处于被贬抑、压制的境地。“文革”时期,历史学科受到空前重视,然而,这种重视是以将其纳入到服务的轨道为前提。其实,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要想繁荣与发展,就是两个字—自由。有自由,就会有创新,就会有成果;没有自由,表象的繁荣催生的只会是垃圾。现在年社科基金近亿,但出来的成果很难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学术要有自由空间,对教育、对人文学科的管理者而言,无为而治才是应该做的。

中国的高等教育要想繁荣,除了自由的空间,还有最重要的是不能进行一元化的教育。国民党一度也想加强党化教育,但还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最后慢慢就取消了党化教育,形成民国时期短暂的教育繁荣。十三大前后,提出要逐步实现党政分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所以,目前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要重回十三大的精神源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扣非净利稳增长,现金流创新高!九州通去年经营质效双增 营收突破1500亿元
首创证券王牌业务回春!一季度资管收入创近12年来单季新高,规模逆市增长
品牌升级聚焦高钙,奶酪博士发布行业首个儿童奶酪团标,同步上线10余款新品
多家在港银行推出高息定存,众安银行高达18.1%,跨境理财通也火热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