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方舟子,请注意话语方式

2011-12-15 04:22:58
来源: 时代周报

编者按:

这似乎是个共识难寻、对话艰难的时代,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今天之国人往往存有尖锐对立,而同时,既缺乏对话辩论的兴趣、精神,又少有能对话的平台。同时亦缺乏对话辩论之技术。如此下去,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社会撕裂,不同立场相互敌视,乃至有你无我。

《时代周报》对这种社会状况心怀忧虑,而作为媒体,打造这一对话辩论平台,呈现不同乃至对立的声音,乃是我们不容推脱的责任。我们也希望对话能够延伸下去,能够获得回应,能够听到更多的声音,延伸人们的思考。

您可以提出您关心的话题,也可以对话题进行发言。您得的所有思考,均可发至我们的邮箱:timeopinion2008@gmail.com

本报上期话题:

方舟子打假,社会之福还是社会之祸?

方舟子无疑是今日中国最受热议的人物之一,或许,他同时也是最受争议的人物之一。由于两个基本条件的存在,即晚近以来科学话语在解释力上的独占鳌头,以及当下中国弄虚作假之风的日趋盛行,导致掌握科学话语的方舟子因为其持续的打假行为而赢得了整个社会广泛的瞩目。应该说,聚光灯之下,以打假英雄出现的方舟子赢得了颇为隆重的赞誉,这一点无论他的反对者是否承认,都是一个基本事实。而至于反对者,一种重要的声音认为其打假方式实质是在遗祸社会,这一点也并非没有任何市场。

不过,无论挺还是黑,褒奖还是质疑,要想占得辩论上的先机,笔者认为在辩论的话语上必须有所注意。在上一期的时代议题中,以笔者之短见,不能说赞扬方舟子的一方多么有说服力,但可以肯定的是,质疑方舟子打假的一方的确有失水准。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给方舟子本人贴上了“网络城管”,给他的行为贴上“流氓式打假”的标签,认为方舟子是在“冒充科学警察与道德法官招摇撞骗”。此话一出,作者立场先行的态度毕露无遗,这也使得后面的文章无论何等精彩,都不过体现作者的编织水准而已—至少读者的感觉是如此。而事实上,在谈论方舟子打假这一议题时,作者要做的首先是“就事论事”,把事件的状况整理清楚,然后再通过一套自洽的逻辑进行论述。可惜的是,作者在一开头就扼杀了辩论成功的希望。

而在随后的文章中,作者先后从事实、程序、动机、效果四个方面展开。应该说,在对打假民意基础、方舟子预设真理式的打假方式进行分析与质疑,就观点层面而言,笔者亦有类似认同。但颇为荒诞的是,作者在论述中指责方舟子打假充斥着“文革之风”,但作者本人的整个论述基调则也同样给人以“文革作风”的感觉。例如作者认为方舟子“自当年未能进入北大而积累的对学术界的怨恨,主导了方舟子多年来对国内科学家的敌对立场”。这样的诛心之论,奉劝作者还是用作私下闲扯,公开辩论之时举出此等例子,实在有悖基本的辩论精神,也让这场辩论失去了最后的看头。

此外,在对方舟子打假效果进行评估的时候,作者断言:“方舟子……通过舆论恐怖活动展示厚黑学与流氓文化的力量,以期最终获得利益集团的收买招安。”看到这里,笔者着实忍俊不禁,这样的判断到底依据何在呢?莫非作者通晓方舟子的内心,明白方舟子打假的“宏大战略”?或许,方舟子真的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时间将告诉我们他到底在做什么,但回到辩论的原点,即使猜测最终逼近了真相,但猜测最终是猜测,甚至还可以称作诽谤,这与辩论的规则全然不符。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情绪的干扰,立场先行也是我们常常难以规避的死结。但是,在辩论中,尤其在辩论方舟子打假这样富于争议的话题时,辩论者必须学会隐藏自己的立场,管理自己的情绪。要做到上述两点,话语方式的使用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支点,学会就事论事,学会心平气和,学会逻辑自洽,学会温柔地击倒对方,这才能全身而退。

By尼罗(媒体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光伏一季度滑铁卢?“一线大厂”天合光能增速下滑,“硅片寡头”TCL中环由盈转亏
一季度营收增长超54%,品牌微电影票房效应近62亿,持续看好九号公司长线经营
中核钛白实控人被罚没1.33亿,其父旗下私募曾操纵广汽集团股价
值得买科技发布2023年报: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在变革中稳健发展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