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新经济时代

2011-08-11 04:46:36
来源: 时代周报
19年后,当哈利和罗恩把孩子送到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时,整个系列就结束了。哈利·波特的小说完了,它在读者心中的想象世界才刚刚在网络上开始。

庞奴

19年后,当哈利和罗恩把孩子送到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时,整个系列就结束了。可哈利·波特的想象世界并未随之告终—如果想再小说感一点地重组这句话的意思,我想说的是,哈利·波特的小说完了,它在读者心中的想象世界才刚刚在网络上开始。

《大白鲨》开始的整合营销

将近十年,当罗琳让她创造的角色走上此站台后,我们都很清楚,她创造的不单是一个故事,也不仅是小说的电影转型让她得到更空前的成功—与其说电影延长及扩大化了小说的生命和利润,不如说通过《哈利·波特》,我们来到一个新的文化产业经济循环。不是第一个案例,但哈利·波特肯定是这个新经济时代的代表性娱乐产品整合。它是全球化的明显证据,是跨世代消费的示范,它不断随着娱乐科技进步而屡换包装与扩展它的存在形态:从印刷本小说到电影到网络。一连七集八部电影,是一个新时代的营销范例,问题是:它有多少可复制性?

所谓Event Movie的宣传概念,一直认为曾有过两个决定性的里程碑。最先一个是开创这话题营销的电影《大白鲨》(1975年,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Event,是指大事件或话题,即把一部电影的来临,当成是铺天盖地的新闻话题去宣传讨论。坊间讨论充足,使进电影院看那谈论已久的电影成为最后圆满的仪式。首次,电影宣传产生了方向性的大调整,需要庞大的广告费投入,高密度的户外曝光,精心策划的宣传材料,讲求首映纪录,主力是一周内的票房—逻辑是,无论电影质素如何,没看过就没话题,听了那么多,如何都要参与一下盛会。

《大白鲨》票房上的成功,更加启发了后来斯皮尔伯格与好友卢卡斯《星球大战》系列的宣传导向。可是有趣的是,《星球大战》系列后来的宣传手法,虽说也是周边产品的配合,但远远不算是今天认可的最成熟的整合营销策略。星战迷的粉丝文化,产品的塑造,是之后一步步建立出来。真正的转型可要到1989年的《蝙蝠侠》,这第二个里程正式宣告这种Event Marketing的部署。首先,电影公映之前,有统一醒目易认的logo—这里是指蝙蝠侠的黄底黑蝙蝠,我记得那个年代,这样的T-shirt还是相当流行的;玩具生产也预先接上,一众蝙蝠迷有着源自漫画的集体记忆,纷纷期待着大电影版的来临。

永恒西化的“星战年代”

来到新世纪,《哈利·波特》系列使一切前述的Event Marketing扩大化。一方面,它继承了一贯的先声夺人的势头,在已拥有的全球超级读者大基层基础上,它进行了多方面深化。作为小说变身电影,它跟以往的经典改编不同。《魔戒》等小说电影是已经存在并流行长久的经典,《星球大战》系列则是全新的但剧情已定型之物。

可是《哈利·波特》最独特处,是它真真正正跟读者观众共同成长。而且作者的高透明,同样的普通人背景,更进一步深化了读者对作品的共鸣。我们在看哈利时,其实也是看自己。有太多的评论已指出,十年哈利,同样是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这感性的跨年月长度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是新世纪的头十年,千禧一代面对的社会已然不同,这外界环境的不同,定下了它的成功本质。

我们尝试比较一下吧。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以《星战》为代表的年代,仍然是西方当道的年头。《星球大战》代表的不断开拓征西概念,是美国如日方中年代的缩影,里根政府甚至把美国外太空防御军事称为星球大战计划。说得政治化一点,《星战》是其时世界霸主美国的宣言,电影中对邪恶轴心的塑造,形象上包括继承二次大战的德国(众所周知,黑帝国的军服造型来自纳粹德军),以及影射其时美苏冷战中的敌人。它代表的是美国强势向全世界输出的娱乐价值观(及更为隐晦的意识形态)。顺带一提,该系列反映来自东方特别是黑泽明的影响当然明显,两导演也不讳言对日本大师的致敬,但大家也同时知道,黑泽明受西方特别是莎士比亚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影响巨深,相比起其他日本导演,黑泽明其实无比西化(它的电影配乐都是西方古典音乐)。这使星战系列更像经典的西方epic式故事。典型的单一角色经历自我的挑战和成长,是一个从荷马年代已有的西方永恒母题。

多元价值,跨越代际

可是哈利·波特的世界是另一个世代。它的结构与背景是电脑游戏世代最为熟悉的魔法世界。在不同的episode中,要寻找不同的信物,迷走于不同的空间,从魔法石到密室,从火杯到圣物,这对在电脑游戏世代中成长的人来说,熟悉不过。这使电影与小说更易以一种游戏的世界观注入读者或观众心扉。伏地魔就如电脑游戏中的最终魔头一样,你不过关斩将,根本就不能靠近。更有甚者,这次你再不孤单,你要拉上团队一起上路。团队的重要性,在千禧世代的经典如《魔戒》中也比较强调。从意识形态来论,它象征现实世界中一种多元社会的伙伴结联关系,无论是北约还是各地不同经济组织体系的整合,都反映了小说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平衡。

长篇大论去述说这本小说所来自的现实世界大背景,才会更了解这种营销是如何配合社会的大氛围。因为我们更相信,一切流行的东西,都具有基础的社会意义。千禧前后长大的其实不只是这几年内出生的孩子—我们往往把哈利小说当成孩子书,但实际是,成年人与孩子的跨代认同,才是它的成功要点。在这更多元化的世界里,成年人需要一部新的经典去与下一代沟通。我们也听过不少故事,说是家庭中,父母通过哈利·波特和子女沟通,有了共通话题。某程度上,哈利·波特代替了昔日的床头故事时间,或至少是,新一代的父母有了新的故事可讲—而这一代的父母,自己也曾经历过娱乐大片(应是看《星球大战》长大)及游戏机(可能是早期任天堂)的普及。如果更极端一点地说,哈利·波特的成功,是因为它吸引了一整代这样的“新父母”,这第一代游戏机世代的孩子已长大成人甚至成了父母之后,他们在寻回一份与之前成长期相对应的乐趣。也就是当Kidult的一代再生了孩子,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绝大部分的观众群。它特定的跨代际观众群,为它的市场成功建立了无可比拟的好基础。

哈利营销之独特性

同样不能忽略的是,相比起上世纪的单元化,新经济时代的特征为哈利提供了另一样经济基础。那就是全球化市场的来临和娱乐科技的转型。星战系列热映的八十年代,美国根本不需太考虑全球市场(特别是未开放的亚洲市场),当然,外销电影从来是好莱坞一部分,但当时全球化的基调显然远不如今天成熟。今天,每推一集新片,就是一连串的全球销售活动。小说订购,率先抢购,周边产品,电影在小说出版一年内推出。《星球大战》年代想象不了的全球化,今天已变得不可缺少。

此外,娱乐科技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电脑特技,大大激发了魔幻小说的奇观性。而最新发展是,罗琳已经策动了一个更圆满的哈利·波特世界,她刚宣告一个结联一切哈利文化的网站空间的成立:pottermore.com。这网站及其服务被WIRED杂志评为一次出版界的大突破,因为它打破了作者经第三方即图书代理的中介角色,作家直接建立平台与读者互动—再说得实在些,也是直接赚读者的钱。

在经营上,pottermore.com更像一个书迷会,会员可得到持续更新的作者信息,有跟天下无数波特迷的交流分享空间。当然,你可以抢先购买过去全套波特小说的电子书版本(电子版本罗琳多年来一直没放出来)。当然,教主本人亦会不断强调,这更像是一个回馈忠诚读者的俱乐部,可现在没分别了,最忠诚的客户,今天就是你最忠诚的粉丝。通过情感的投入,消费者被倡导到一个虚拟的世界,一个电影小说以外但又得以长时间延续的波特世界—而这至少是它最成功、最跟前人不同之处,当别的系列还要寄存于电影或小说的生存,每次有新作才可重生,pottermore.com却告诉大家,哈利·波特与他的粉丝一样,永存于一个虚拟世界。你可回答罗琳定下的问卷,参加层出不穷的游戏,去挑战去试探去查问自己是否适合当魔法师,或者是否能找到正确的权仗。也即是说,哈利·波特的生命落入了人间(反过来说,是你的生命终于可走进小说)—能闯进另一空间,这是多么哈利·波特的最关键点,那就是我们存在于这世界的一个最大幻想:我们都可以幻想一个不留神一个巧合下,撞进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如村上春树那“1Q84时空”,现实人渴望第二种生活—既然我们不能,我们就通过消费来实践。

由此,我们更要相信,这年代的作家不仅是编故事的能手,也是一个营销的高人(或至少有新经济操作的团队),真正有能力使读者的心理需求得以满足。这也是自媒体在新经济下的体现,罗琳创造的哈利·波特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媒体。试比较一下旧经济的迪士尼,用的是类似的方法,把电影中的幻觉想象,在迪士尼主题公园中以实体延续。而罗琳却告诉你:不需要兴建一个物质上的乐园,最令粉丝们死心塌地的乐园,是植根在读者心中的那一个,是读者自我创造的那个。

作者系知名影评人、文化研究者



相关专题文章

哈利·波特最终篇:除了爱与死亡,还有宿命跟轮回 

斯内普教授:魔法世界最大的情圣

十九年后的“哈利·波特”是这样拍出来的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中核钛白实控人被罚没1.33亿,其父旗下私募曾操纵广汽集团股价
深圳侨商会:凝侨心汇侨力助发展
一季度深圳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24%,数字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
国联+民生,开启江苏券业新纪元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