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改善民生须提升经济市场化水平

2011-01-06 03:31:38
来源: 时代周报

2010年12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京实地考察保障民生工作,看望慰问民众,向各族人民致以新年的祝福。在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等人的陪同下,胡锦涛总书记早上前往朝阳区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区进行了考察。他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切实把握好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增加用地供应,向低收入群众提供更多实用价廉的住房。并再次强调稳定物价,坚持改善民生。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如何让全体民众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是这些年经济政治领域的突出问题。民生领域的长期欠账、内需的不足,都成为了新时期阻碍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桎梏。因此,近两年来,我国最高决策层一直强调要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善民生不仅是中国政治的要求,也是经济继续健康持续发展所必需的要件。就在最近两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使得本来利润就很微薄的中国出口加工业愈发艰难。过去十多年,外贸出口一直充当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很显然,国际市场的需求增长已经成熟而稳定,很难再有持续高速的外需增长。

中国经济下一步的持续健康增长,必须要大幅提振内需。而要促进内需增长,首先必须要缩小贫富差距,因为内需真正依靠的是提振普通公众的消费,富人关心更多的是投资而不是消费。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经济体,必然是内需不足的经济体。而缩小贫富差距的一个要件,就是大幅提高普通民众的福利保障水平,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改善民生。普通民众有了基本的民生福利的保障,才敢拿出钱来消费,中国经济才能重新找回生产与消费的平衡。

另外,中国民生问题的妥善解决,与解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同一个问题。改善民生与保持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都必须遏制住成本持续上涨的不良势头。

一年多以来,造成民生问题比较突出的原因中,通胀以及住房等生活成本的急剧上涨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民众生活支出的增长快于收入的增长,因此会觉得生活水平下降。而与此同时,由于各种生活生产要素成本的快速上升,国际市场上的中国商品越来越贵,但中国出口企业的利润却越来越薄。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夹击,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正在面临威胁。

要保持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要让民众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不至于下降,必须降低中国经济一些环节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而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更加高效廉洁的行政环境,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过去几十年计划经济的历史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行政垄断经济所造成的高成本、低效率。

虽然我们已经搞市场经济多年,但在市场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一些竞争性领域,依然存在着不少行政权力的垄断,没有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这些垄断往往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上游产业,这些领域的高成本、低效率运作,直接加重了民生的负担,增加了下游生产企业的运行成本,压抑了实业领域、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承担了大部分的就业,是关乎普通民众收入的关键。中小企业的兴衰,直接关乎民生的改善。

因此,要稳定物价,改善民生,保持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打破一些关键领域的垄断,用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用市场化的竞争手段,真正将经济运行的成本降下来,遏制住成本持续上涨的不良势头。使得老百姓的收入增长,能切实转化为生活品质和福利的提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扣非净利稳增长,现金流创新高!九州通去年经营质效双增 营收突破1500亿元
洞察债市新趋势,共绘投资新蓝图——中国建设银行与广发证券联合举办2024年度信用债券投资策略交流会
南京银行发布2024年一季报——经营业绩稳步向上,高质量发展踏上全新征程
首创证券王牌业务回春!一季度资管收入创近12年来单季新高,规模逆市增长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