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过度加工真相

2010-12-20 14:07:19
来源: 时代在线网

Marion Nestle  编译 颜钰婷

加工食品总是以营养含量丰富为卖点,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误导。本文将告诉你“过度加工”食品的真相,并分析这些食物对你的健康意味着什么。

所有食物都被加工过

圣保罗大学的蒙泰罗教授在世界健康营养组织协会在线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最大的问题是过度加工》的文章。由于原文太长,这里只节选了其中一部分。

当今世界,人们在思考食物、营养和公共健康问题时,最重要的关注对象已经不是营养和食物本身,因为食物及其所含的最原始的营养在人们购买和消费之前已进行过多次处理。这就意味着,最主要的问题是食物加工,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食品加工的本质、程度和目的,以及加工后的结果对人体健康而言意味着什么。

蒙泰罗教授认为,所有食物和饮料都进行过一定程度的加工。如新鲜的苹果是被清洗过的,有时甚至被涂上蜡,饮用水也是被过滤过的。

根据加工的本质、程度和目的,他把食物加工分成三种类别:

第一类:没有加工或者轻微加工的食品。该类加工的前提是没有改变食物的营养含量。

第二类:烹调类的加工,或在食物中添加了诸如油、脂肪、糖、甜味素、面粉、淀粉和盐等食品工业原料。这些添加剂并无营养成分,只能提供卡路里。(盐除外,因为盐不含卡路里)

第三类:在第二类添加剂的基础上(也有少数情况是第一类)进行过度加工的产品。

过度加工的目的是生产保质期延长,方便存放、购买,外观吸引人,快速加热和食用的食品。这类加工能够减少微生物对食物的破坏,延长其保鲜时间,方便较长距离的运输。此外,还能增强食物味道,令其格外鲜美,容易使人上瘾。该类食物的最大特点就是可随时随地食用,如在快餐店,在家里,在看电视的时候,在工作的时候,在大街上,甚至在开车的时候。

过度加工食品不健康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蒙泰罗教授的观点归纳为以下三点:

1.由加工材料,非加工食品和轻度加工食品组成的日常饮食比包含大量过度加工食品的饮食要好得多。

2.几乎所有过度加工食品,包括那些打着“轻巧”、“高级”、“补充”、“强化”等标签的食品,在本质上都是不健康的。

3.要显著改善和维护国民健康,总得依靠法律。充斥着大量过度加工食品的食品体系只有通过法律的监管才能得以控制和阻止。

由于营养学家常常关注营养成分而不是食物本身,导致人们认为只要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相同,它们就是一样的……但要制造出营养成分完全一致的食物是不可能,因为食品中含有太多未知的化学成分。

在蒙泰罗看来,碳酸饮料属于过度加工食品。要对它们作出相关监控需依靠法律。

了解过度加工食品对我们的影响能帮助我们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来让孩子吃得更好。这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过度加工”食品特点

蒙泰罗强调,人们对超加工食品和饮料的消费量在加速发展,特别是自1980年以来,这也是全球肥胖症以及其他相关疾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的重要原因。为证实该观点,他列举了过度加工食品的以下特点:

该类食物的能量密度比未经加工或轻微加工的食物以及添加了烹饪材料的食物加起来的能量密度还要高。

由于添加了油、固体脂肪、糖、盐、面粉、淀粉,致使食物的总脂肪、饱和脂肪或反式脂肪含量以及糖分、钠含量超标,并且缺少微量元素、活性因子含量以及膳食纤维。

生产制造的成本相对地或者肯定地低廉,而购买的价格有时也会相对便宜。

在不伤及生产商成本的条件下,以大规模包装的方式和折扣的价格批量生产。

在便利店或其他24小时服务的商店随处可见,另外还可以通过街上、加油站、医院、学校等地方的自动零售机购买得到。

销售该类食物是大型跨国公司或国内餐饮连锁业的主要业务,这些餐饮业通常开放到深夜,所出售的食物同样是为了方便消费者能随时随地食用,如在大街工作或开车时,或者在看电视的时候。

由于广告监管力度不足,商家常常以打广告作为宣传手段,吹嘘快速食品、碳酸饮料等其他过度加工食物是优质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甚至声称食品中强化了微量元素,对儿童健康成长起重要作用。

这些过度加工食物能量密度之高,口味之重,销售市场规模之大,及其广告之花哨老练,让人们很难控制自己的食欲,以至于过量饮食,最后导致肥胖症以及由肥胖引起的并发症。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1天6只基金发清盘预警!年内超100只基金陷清盘危机,权益类成“重灾区”
创始人家族放权,“奶茶第一股”香飘飘去年卖了36亿,销售费用为净利3倍
2024中关村论坛4月25日开幕,举行60场平行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等热点
物流资产被调仓,传万科拟出售普洛斯股权,曾出资157亿元购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