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广东抢奶记

2010-12-16 05:39:14
来源: 时代周报
广东牧场与乳企之间正“闹”得沸沸扬扬。奶源紧张,正迫使乳品企业加入更多的“奶粉”制作鲜奶。

特约记者 黄丽静 发自广州

奶源紧张,正迫使乳品企业加入更多的“奶粉”制作鲜奶。

时下,广东牧场与乳企之间正“闹”得沸沸扬扬。在原材料飞涨的行情下,奶农要求原奶收购价提升15%,但乳企表示无法承受。如果年底该合同不能顺利签订,粤乳企或面临“奶荒”,同时,使用更多的“奶粉”制作鲜奶或成无奈之举。

外地乳企高价“争”奶

“蒙牛已在清远建一个乳品厂,明年将要投产,估计蒙牛的鲜奶收购价将会比市价高出100元/吨。”李曾(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在高收购价的诱惑下,不少奶农将把原奶交给蒙牛。

近年,蒙牛、伊利等一线乳企纷纷进驻广东“抢”奶。据业内人士透露,“3年前,伊利到佛山投资建厂,通过支付高价抢购粤鲜奶,致使收购价连连攀升,如今蒙牛也将要加入抢奶阵列,原来的价格联盟估计难以维持。”一奶业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没办法,现在牧场经营并不容易,为了生存,只能哪里价钱高就到哪里去。” 燕海牧场场长陈文君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燕海牧场已经跟燕塘合作多年,但现在已经不再向燕塘供奶,转向了给伊利等乳企供奶。据了解,燕海牧场由燕塘控股15%,曾是燕塘多年的老客户。

对奶农而言,奶价提升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还是多得伊利、蒙牛过来,否则我们的奶价都提升不上去,都快要被逼得倒奶和杀牛了。”陈文君如此表示。

据了解,在伊利和蒙牛到来以前,每年乳品厂集体压价的事情时有发生,奶价无法提高,奶农的积极性受挫,但伊利和蒙牛到来后,广东乳业市场的激烈更为竞争,粤乳企不敢再压低收购价。

伊利、蒙牛的加入则使得本地乳企的压力更大。“得奶源者得天下”,一个乳品企业能否掌控充足、优质的奶源,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正是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伊利、蒙牛跑到广东“争”奶。“广东省是唯一没有检查出有三聚氰胺的,而且广东的市场很广阔,消费水平高。” 广东乳业协会会长关伟昆表示。

而伊利、蒙牛的到来,使得奶源的紧缺凸显。“奶源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整个广东省年产原奶不到15万吨,远远难以满足乳品厂的需求。”广东乳业协会会长关伟昆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乳品专家王丁棉表示,“前几年双方还比较和谐,自从蒙牛、伊利等全国品牌进入广东市场收购原奶后,乳品企业和牧场企业的原奶采购谈判博弈就多了起来。”

牧场:不涨15%不交奶

时下,乳企与牧场之间的2011年收奶价谈判正在陷入僵局。牧场要求涨价15%以上,但粤乳企表示无法招架这个要求。

一般而言,粤乳企通过与牧场进行1年或1年以上的订单合作,担起牧场原奶的监管与部分管理指导责任,以强化奶源控制,就是广东独特的“订单牧场”模式,曾让粤乳企免于三聚氰胺的灾难,但现在这个模式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除了伊利、蒙牛的因素外,奶农要求涨价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物价的飞涨。在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不少牧场已经处于亏损的边缘。“现在压力很大,这几个月都在亏损,九月份之后成本猛涨。”燕海牧场的场长陈文君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饲料奶牛的原材料已经全面上涨,个个牧场都变得没钱赚了,” 会长关伟昆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今年的原奶收购价是上年年末定的,定价为4.2元/公斤,下半年开始所有原材料涨得疯狂。比如饲料全年涨了20%,玉米秆上半年较去年同期增加23%,11月比同期增加43%;脂肪粉之前是6800元,现在是9000元;运输费用、水电费、人工费也涨得厉害。

“大家认为至少涨价15%,才有一点利润。” 关伟昆表示。据了解,广东奶业研究所提供的优质奶每吨4600元,但目前成本已经4500多元了,接近亏损边缘,今年9月份的成本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现在原奶提价10%乳品企业还可以接受,但牧场企业并不愿意接受。” 广东乳业协会的秘书长陈三有表示。面对牧场企业的态度,当地乳品企业燕塘乳业、风行乳业、香满楼乳业等如坐针毡,纷纷与上游供应商讨价还价,但是结果甚微,牧场生产企业仍然没有让步。

为了解决行业矛盾,作为行业协会的广东奶协向政府递交了报告,向广东省发改委、财政部门陈述奶业困境,以期待得到支持。

据陈三有介绍,在写给政府部门的报告中提出了三项稳定价格的办法。一是给奶农临时养殖补贴,以今年原料奶收购价格4200元/吨为基数,按照这个数字的20%给出补贴金额;二是广东省的奶牛单产比外省低得多,建议政府给存栏量达到200头奶牛的牧场补贴,这笔钱还可以用于设备购置等;三是希望有关部门落实国家对奶业的补贴政策,例如奶牛疾病补贴等。此外对于运输新鲜奶的汽车免征路桥费,而对那些利用生鲜乳加工的企业予以减免税收和技术改造上的支持。

但让燕塘、风行、香满楼等企业揪心的是,2011年合同必须在月底前签订下来,否则将会面临“奶荒”。

乳企:拓源难或增用“奶粉”

一线乳企的步步进逼,奶农不涨价不交奶的呼声,使得粤乳企面临着奶源紧缺和原奶成本过高等问题。与伊利、三元等品牌通过自建牧场来控制奶源相比,广东当地的乳品加工企业,大多采取合作建牧场或者与牧场企业签订供奶合同的方式,对多数牧场无控制权,在原奶价格高涨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成本压力。

成本压力加大,使得用更多的“奶粉”制作鲜奶成为一种趋势。“乳品厂现在10天不收购原奶都可以生产鲜牛奶的, 30吨、50吨、100吨的原奶都一样可以生产出上千吨的鲜牛奶。”奶农李曾(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李曾言下的“奶粉”即是复原乳。

“奶源越不充足,收奶成本越高,就越可能用廉价奶粉作还原奶。”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用奶粉还原成复原乳却在包装上标为“鲜奶”,是一些牛奶生产企业在市场急剧膨胀而奶源不足时,想出来的一种蒙骗消费者的办法。

“在鲜奶中掺杂奶粉冲调的复原乳在整个行业普遍存在,尤其在中小型乳品企业中相当严重。”对此,上海壹言商务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策划师汤志庆指出。

据前奶业业内人士透露,在广东省,鲜奶奶源最多只有40%左右,市场上60%的液态奶是使用“复原乳”生产的。而且,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后,广东本地牛奶由于没有检查出三聚氰胺,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市场占有率不断上涨,对奶源的需求变得更大。

在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的情况之下,牧场的建设却没有跟上步伐。作为当地最大的企业,燕塘乳业等企业本身目前并无自己能控制的牧场,而当地企业只有风行乳业现在有三个大型牧场,但是牧场需要独立核算,也不可能低价供应给风行。对于是否会增加使用奶粉,燕塘的市场部经理卢建峰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于这个问题,暂时不给予回答。

粤乳企要拿地建牧场也是非常艰难的。“现在很多地方不准养奶牛,奶牛场是农业单位,不交税,而且曾经对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地方政府根本不欢迎,借环保问题大做文章。”关伟昆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像燕塘这样的乳企,在市区里拿地不可能,去其他地方拿地也很难,因为乳品厂设在广州,很难给其他地方创造税收,所以搞牧场遇到很大困难。

此外,还有资金的问题。王丁棉表示,二线乳企要买地建厂或牧场,没有几个亿是拿不下来的。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主板IPO丨沪深主板本周4家IPO企业撤单!或有41家排队企业不达上市财务新标准
去年利润7.57亿!爱旭股份发布轻质新品,全BC路线首创0BB技术
菜鸟撤回上市30天:阿里百亿回购开启,接盘申通所持股份
首创证券王牌业务回春!一季度资管收入创近12年来单季新高,规模逆市增长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