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清:让历史活埋的作家重见天光

2010-12-16 06:07:00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李怀宇

2010年10月23日,学界在美国纽约举办了夏志清九十华诞酒会。夏志清的好友、学生纷纷出席祝贺,马英九致赠“绩学雅范”的贺轴、“台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王汎森亲手为夏志清佩上院士胸章。夏志清以85岁高龄当选2006年第26届“台中央研究院”院士,被誉为迟到三十年的荣耀。

欧美汉学界第一人

为庆祝夏志清九十华诞,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主编的《中国现代小说的史与学》一书赶在此前出版,此书副题为“向夏志清先生致敬”,由台北联经出版公司出版。全书撰写者汇聚了刘绍铭、李欧梵、庄信正等名家,其中有夏志清先生的门生友人、再传或私淑弟子,也有夏济安先生的学生和故旧,还有与夏先生时相往来的大陆、台湾、香港等地杰出学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半数以上的学者都毕业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哥大是夏志清曾经任教三十年的名校,也是夏志清的学术发扬光大的重镇。

王德威被视为夏志清的接班人,他认为:“欧美汉学界里,以涉猎之广博,影响之深远,而又在批评方法上能自成一家之言者,夏志清先生可谓是第一人。《中国现代小说史》自初版迄今已经五十年。半个世纪以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因为夏先生和其他前辈的开拓之功,已经成为显学。不仅学者学生对晚清、五四以降的各项课题趋之若鹜,研究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尽管论者对夏先生的专书根据不同理论、政治、甚至性别、区域立场,时有辩诘的声音。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另外一部小说史出现相与抗衡,则是不争之实。”

刘再复作为夏志清的老朋友,专门写信热情赞颂夏氏兄弟为文学研究界的“兄弟双子星座”。刘再复的女儿刘剑梅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导师是王德威,可谓夏志清的再传弟子。刘再复说:“我喜欢夏志清先生的性格,他是很率直的人。夏先生最大的功劳是让历史活埋的几个作家重见天光,特别是张爱玲。但是不能说张爱玲什么都好,我认为她是一个夭折的天才。她在早年写的《金锁记》和《倾城之恋》是天才之作。”

夏志清1921年生于上海浦东。父亲读的是吴淞商船学校,却一生从商。夏志清1942年自沪江大学英文系毕业时,自称“当代中国小说,简直不看,一直在研读西洋文学”。夏志清的长兄夏济安也是著名学者,去世时四十九岁。

1946年9月,夏志清随长兄夏济安至北京大学担任助教,写了一篇研究英国诗人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论文,脱颖而出,取得留美奖学金。当时胡适从美国返回北大任校长,夏志清恰因留学之事有了和胡适面谈的机会。关于那次面谈的印象,夏志清说:“胡适看不起教会学校,一听我是沪江大学的毕业生,就大失所望。他对英美文坛的行情不熟悉,他说美国大学英文系的正派教授最讨厌艾略特(T.S. Eliot)、庞德(Ezra Pound),这是二十年前的老话,早已站不住了。那时候艾略特已经公认是英美的首席诗人、批评家。”但夏志清晚年自认对胡适越来越佩服。

对《阿Q正传》的评价

夏志清1948年考取北大文科留美奖学金赴美深造,1952年获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当年夏志清只身从中国赴美国留学,要乘车往耶鲁大学所在的纽黑文(New Haven)时,著名学者兰荪教授亲自开车送他到火车站。夏志清后来说:“我乘船来美,带了一铁皮箱书。抵达旧金山后,又买了一架打字机,没有人接送,简直难以行动。留居美国已五十三年,还没有第二个长者诗人学问家为我这样服务过,至今每想到兰荪,还是不知如何报答他。”

1952年,夏志清取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后,获得洛氏基金会三年赞助,从此“过了三年无拘无束、读书写作的生活”。1961年,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由耶鲁大学出版。

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夏志清说:“我开始是研究西洋文学的,从做学问开始,当年真是没有时间去研读中国文学的。我是拿到博士后,才去仔细审读中国现代文学,就不容易像当年中学生一样被感动而叫好了。我原先是要写一部现代文学史的,发现早期白话新诗写得这样坏,简直无法作评,倒是小说比较耐看,就认真去写一部小说史吧。”

当年耶鲁大学所藏中国现代小说很少,哥伦比亚大学因为开发得早,这类藏书比耶鲁大学多,夏志清便每个月到哥伦比亚大学一次。夏志清不怕书看不完,对名家的作品,一本一本仔细看下去,当发现一个新作家时,极为开心。他认为:“中国文学史最不好就是抄人家的,人家这样讲,你也这样讲。我是不跟人家走的,自己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我西洋文学的根底好,看的书也多,写出来的评论,较有分量。《中国现代小说史》有个好处,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是有个人观点的第一本。”

《中国现代小说史》对鲁迅、茅盾、老舍、沈从文、张天翼、巴金、吴组缃、张爱玲、钱锺书、师陀等作家有专章论述,成一家之言。夏志清到晚年见解依然清晰,对一些名家的看法独出心裁,他说:“我批评鲁迅的话,别人不懂的,鲁迅的小说不错,《阿Q正传》不太好,滑稽太多了。”“老舍的《四世同堂》抗战以后为评者大捧,惟我独表异议。”“茅盾开头很好,我很欢喜他。后来就不大好,一个人根据一条路线写小说,这就不行,我一看就看出来。中国人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不能因为小资产阶级就要骂一通,这是不通的。”

在写《中国现代小说史》时,夏志清在图书馆没有看到萧红的书,故没有为萧红写专论。后来他看了萧红的书后,“发现萧红好得一塌糊涂!萧红真是伟大,茅盾曾为《呼兰河传》写序,其实茅盾哪里能写出像《呼兰河传》这样读后回味无穷的作品。”日后夏志清想补这个遗憾,碰巧那时葛浩文正在写萧红的博士论文,夏志清觉得假如自己先有文章刊出,葛浩文的博士论文就更难写了。因此,夏志清改评端木蕻良,让葛浩文有充分的时间把论文写完。

唯一没捧红的是张天翼

《中国现代小说史》成为经典,夏志清颇为得意的是捧了四个人:张爱玲、沈从文、钱锺书、张天翼。在他之前,一般现代文学史对这四个人重视不够。

张爱玲读者万千,要感谢夏志清的发掘之功,《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说:“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后来夏志清指出:“张爱玲从上海到香港,再到美国,要写的东西实在是写不完的呀。可惜她虽长期住在美国,她想写的资料,还停留在当年上海那段岁月,所以很吃了些亏。”

《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认为“《围城》比任何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优秀”。 1976年1月3日,夏志清写了一篇《追念钱锺书先生》,事缘宋淇写信告诉他“钱锺书先生去世了”。后来知道是误会,夏志清和钱锺书在哥伦比亚大学见面后,便写了《重会钱锺书纪实》。等到钱锺书逝世,夏志清又写了《钱氏未完稿〈百合心〉遗落何方?》悼念他。夏志清说:“钱锺书对我很好,很感激我,他是在意大利看见我那本《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一看到,就大为感动。本来内行都知道他才高博学,可是在1940年代末期,上面有意要打击他,他的小说就没人看了。后来大捧他是我的书发行以后。钱锺书就是写信太捧人了,客气得一塌糊涂。钱锺书待人过分客气,但对我真是当知心朋友看待的。”钱锺书给夏志清的信中称道:“文笔之雅,识力之定,迥异点鬼簿、户口册之伦,足以开拓心胸,澡雪精神,不特名世,亦必传世。”

《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大赞张天翼的才华,但是张爱玲、沈从文、钱锺书都红了,唯独张天翼未红。夏志清指出:“张天翼脑子里资料丰富,讽刺天才!沈从文和张天翼两个人才太高了。可张天翼就是不红。真奇怪,多少人捧沈从文。张天翼一个都没有,左派朋友一个都没有为他讲话,没有人响应的。很可能,他奉命改写儿童文学,对整个文坛就没有影响力了。”

夏志清1962年应聘为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文系副教授,1969年升任为正教授,1991年荣休后为该校中国文学名誉教授。他扬名海内外的两部英文专著是《中国现代小说史》(1961年初版,1971年增订)和《中国古典小说》(1968年),后来又出版新著《夏志清论中国文学》(C.T. Hsia on Chinese Literature,哥大出版社,2004年)。夏志清说:“我改治中国文学之后,并未忘本,西洋文学仍是我治学关注的一部分。当今有特别好的欧美文学作品、文学批评著作,我是尽可能要去阅读的。我仍在继续研究中国古今小说,我的新著《夏志清论中国文学》写了不少篇明清小说的论文,不仅是《中国古典小说》里那六大名著。我评论《镜花缘》、《老残游记》、《玉梨魂》等近代小说的文章,皆见《夏志清论中国文学》。我的研究主题早已不是张爱玲、沈从文这些现代作家了。我要研究三本英文专著里尚未讨论到的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小说名著。”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翻译成中文,不得不提到主持者刘绍铭之功。对这位比自己低半辈的老朋友,夏志清说:“刘绍铭可靠,编了好多中国文学读本,他对我很好。”而在夏志清九十华诞之际,刘绍铭也专门写文章祝贺:“夏公在《小说史》以最大的篇幅给张爱玲定位,推许她为‘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不但是离经叛道,更是骇人听闻。其实夏先生看鲁迅、张爱玲,用的是类同的标准,着眼的是作品的文学本质,the intrinsic literary value。钱锺书、沈从文、张天翼、吴组缃,这几位在大陆主流评论中颇受冷落的小说家,因受到夏公的品题,赢得‘后八股’时代的读者对他们另眼相看。”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品牌升级聚焦高钙,奶酪博士发布行业首个儿童奶酪团标,同步上线10余款新品
多家在港银行推出高息定存,众安银行高达18.1%,跨境理财通也火热
一瓶面膜卖1800元,中国贵妇爆买伊菲丹,雷军曾参股的这家国货美妆净利飙升135%
发现新质好公司 | 工业富联:AI服务器有望增厚利润,研发及供应链实力显著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