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连下四道令 华夏基金股权转让仍未解

2010-10-14 01:27:20
来源: 时代在线网

本报记者 陆玲 发自北京

监管层的权威再一次受到了挑战。中信证券(600030.SH)10月12日晚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基金部《关于进一步督促规范华夏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的函》。这是继1月16日、4月7日和7月20日之后,证监会基金部第四次发文督促华夏基金股权转让一事,最后期限从4月1日到7月1日再到9月30日。

四次督促后,如今9月30日大限已过,华夏基金股权仍然迷雾重重。此次中信证券的公告里,来自监管层的态度也开始强硬,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建议相关部门对公司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在一再拖延的股权转让问题上,目前受处罚最多的还是华夏基金。这家一路打拼而来的国内最大基金公司,在股权出售期间高管欲辞职的消息屡屡传出。中信证券转让华夏基金的股权为何困难重重?多方力量的博弈后华夏基金将走向何方?

四道金牌督促

华夏基金股权事件,缘于中信证券100%控股华夏基金。根据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基金公司主要股东最高出资比例不得超过全部出资的49%,而中信证券100%持有华夏基金股权显然无法合规。因此中信证券被监管层要求转让华夏基金的部分股权,出售的股权比例在25%-51%之间。

按此规定,中信证券违反政策红线已经近三年。业内人士称,之所以一直拖而未决,一方面卖了华夏基金中信证券要损失大量的现金流,有机构估计至少每年会损失10个亿的利润。另一方面,怎么转、转给谁,如何卖个好价钱,中信证券也一直在寻求一个最佳的时间节点。不过,在转让给内资或外资的博弈上,中信证券最终选择了妥协,退守至49%的持股比例。“高层不希望外资大比例持股国内最大的基金公司,因此外资入股比例较低。”

今年6月,中信证券最终确定拟通过产权交易机构挂牌转让所持华夏基金公司51%的股权。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此次华夏基金股权转让,目前中信证券基本确定了买家,有美国普信集团和包括苏宁电器(002024.SZ)在内的5家企业。但是转让价格方面依然在博弈,原因之一股权转让时限紧张买方压价,之二是华夏基金管理希望借此新股东介入,从而为未来实现管理层激励铺好道路。

作为惩罚,今年1月1日,证监会下文停止了华夏基金新产品的申请,并指出如果股权在2010年4月1日前仍不能得到规范,证监会将视情况采取进一步监管措施。4月份,监管层又将解决该一问题的大限推至7月1日,同时暂停了华夏基金办理新的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合同备案。7月份后,又延长期限,要求中信证券在9月30日之前解决这一问题。

最后的博弈

多方博弈拉长了博弈的战线。时至今日,已四次被监管层督促,作为惩罚,除了社保和年金管理外,华夏基金面向普通投资者开展的新业务目前悉数被暂停,同时仍将继续限制发行新基金。一位资深基金分析人士表示:“对股东的惩罚最后落到了华夏基金身上,有些不太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屡次向中信证券发出督促函的为证监会基金部,而非券商直接主管部门证监会机构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华夏基金股权处理的速度。财经评论人曹中铭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反映了监管部门内部协调不到位的问题。建议证监会应督促中信证券履行大股东的相关职责。

但是中信证券人士多次表达了转让过程的复杂。值得注意的是,大限将至的前一周,9月16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曾发布了一则北京某基金公司股权转让的信息,“欲转让基金公司注册资本金2亿元人民币左右,管理资金规模500亿元以上,最近几年排名前十,持股股东欲转让所持20%左右股权,具体价格面议。”但很快此信息便被撤下。

分析人士根据此猜测,标的很可能是华夏基金。中信证券这一象征性的挂牌举动非常微妙。近日,接近证监会的人士向媒体表示,对一参一控及股权超限等类似政策表示异议,认为这是在限制国内投行和基金公司的发展。监管层不会愿意看到第一品牌的基金公司就此垮掉,这也是中信证券手中的砝码。

有接近华夏基金的市场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信证券原来虽然持有华夏基金100%的股权,但对华夏基金的日常业务并不干预,如果维持中信证券的100%持股,华夏基金就能保持原先的独立运作。管理层经过多年的磨合,已经开始适应这个环境,并做成了中国最大的基金公司。为什么一定要引进新的股东,打破这种平衡?

而经过了早期与华夏基金的磨合后,中信证券一位管理层曾对媒体表达过,中信证券会做好股东的角色,给管理层足够的信任。

制度的终结?

作为华夏基金的管理层,向来行事低调的范勇宏,最近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上却主动大谈私募是公募的有益补充。“造成这些人离开的原因很多,有的是为赚更多的钱,也有的是为实现自己的投资理念,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当‘公转私’成为一个行业问题时,我们就一定要认真反思,问题出在哪里。”

作为中国最大的基金公司,华夏基金今年以来由于受到新产品暂停和股权变动影响,规模明显下滑。而且随着张益驰、孙建冬等人的离职,华夏基金公募团队的管理能力也明显被削弱。

公募基金经理频繁变动并大量转移至私募的原因,除了对激励机制不满、对管理模式不满以及对投资理念的不认同,还有股权变更带来的不适应。作为公募基金的独守者,王亚伟的身上有太多理想主义的色彩。北京一基金公司的人士称:“一个难以企及的理想可以支持一时,但不能支持一世,离开是迟早的事。”

今年7月,王亚伟卸任华夏基金投委会主席,被认为是离职的前兆。而后据媒体报道,王亚伟同时向公司提出了辞职,监管层明确表示不赞同。此后对于范勇宏的辞职监管层更是反对,因为华夏基金本身正处于大股东转让股权的胶着过程中,此时高管的离职将有损公司稳定,且“社会影响过大”。

尽管华夏基金公关部人士表示这是“纯粹猜测,绝无可能”,并称这是临近股权变动而产生的谣言。但有市场人士认为并非空穴来风。“虽然从王亚伟管理基金的业绩看暂时不像要走的样子,但最终的博弈结果难说。”可预见的是,如果范勇宏要走,跟随的不仅只是王亚伟一人,至少三分之一的员工追随。加上随之而来的大规模赎回基金,华夏基金目前是否能够承受?

无独有偶,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洪磊近日也表示:“要组织创新基金业发展,下一步应探索公司型基金,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公司型的基金是职业经理加独立董事构成基金信托的方式,让更多的职业经理人能够实现理想”。而一位接近中信证券和华夏基金的市场人士的话,更是意味深长:“中国的改革都是被动式的改革,在某个特定阶段总要有大公司或者大事件的推动。”


应对股东压力 华夏基金分红忙

华夏基金股权转让的博弈时期,旗下的基金却连连分红。业内人士称,中信证券一拖再拖,这其中或许牵扯利益纠葛。华夏最近分红不断,估计也是帮股东减轻压力而为,同时也为了应对基民提前赎回。

华夏基金日前发布公告,旗下华夏债券基金实施第24次分红,每10份基金分红0.20元,权益登记日、除息日为2010年10月11日,派现日为10月12日。成立于2002年10月的华夏债券基金,近八年来累计净值增长率已超过70%。从2005年二季度起,华夏债券基金实现了每个季度分红一次,每次分红保持在每份0.02元,总的分红次数多达24次,每份基金份额累计分红总额达到0.49元。

一位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不排除华夏基金管理层会有真的变化,公司为避免基民赎回,提前分红。如果华夏基金高层离职传闻成真,不少基民会选择赎回基金,那样的话对华夏基金整体资产规模会产生较大影响,不如选择主动进行分红避免份额流失。

今年市场大幅波动,股票基金收益不很理想,而债券基金均取得了正收益,债基回报长期、稳定的优势凸显。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今年以来,截至三季度末,以投资债券市场为主的一级债券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6.27%。

作为境内最大的基金公司,华夏基金同时也是分红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成立12年来,华夏基金为投资者累计分红高达693亿元,仅今年以来的分红就达264亿元。

与此同时,华夏基金旗下基金却逆势而涨。经过三季度的反弹,一批绩优基金净值创出新高,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单位净值更是站上了11元的高位,成为A股市场最“贵”基金。

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华夏大盘单位净值为11.13元,累计净值为11.61元,单位净值自2004年以来首次跃上11元的高位。而其他A股基金单位净值均低于10元。数据还显示,截至10月8日,华夏大盘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为12.62%,自成立以来净值增长1217.8%。

此外,王亚伟管理的华夏策略基金净值也创出了历史新高,截至10月8日,华夏策略单位净值为2.196元,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为119.6%,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为15.46%。

微妙的是,在上述分析师看来,华夏基金股权不被分割前,中信证券具有全部分红权,这是股权转让一拖再拖的根结所在。根据华夏基金去年的业绩估算,华夏基金股权拖延一个月,中信证券即可多获得利润近1亿元。

(陆玲)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投行营收占比仅4%,信达证券“另类投行”成色不足!未来或需逐步脱离AMC的庇荫
“第一物企”碧桂园服务遇盈利大考:收并购不及预期,疯狂买买买拖累利润
“六边形战士”中海走出独立行情
2023年民航复苏与盈利困局:国有三大航亏134亿,东航航空运输毛利率尚未转正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