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兄的“书缘”

2010-06-06 19:52:43
来源: 时代在线网

《书缘人间》共写了96位作家、诗人和评论家给古剑兄的题赠本,他们分布之广,遍及内地、香港、台湾和海外,不乏海内外华文文坛公认的大家名家,如巴金、许杰、台静农、苏雪林、艾芜、施蛰存、萧乾、柯灵、贾植芳、纪弦、王西彦、汪曾祺、黄裳、刘以鬯、陈之藩、余光中、白先勇、聂华苓、罗孚、刘绍铭、董桥、倪匡、李碧华等,其中25位已经谢世。这两个统计数字和这份并不完全的题赠本作者名单,已足够说明这部《书缘人间》的史料价值了。

不知《书缘人间》的读者是否注意到,古剑兄此书副题是“作家题赠本记事”,而不是“签名本记事”。“题赠本”与“签名本”是不同的,“题赠本”作者大都与受赠者有所交往,非师即友,而“签名本”很可能仅是一个简单的签名售书的签名而已。所以,我认为“题赠本”应该是“签名本”中很有价值很可宝贵的一种。《书缘人间》中的题赠本,除个别系古剑兄慕作者大名索求题签之外,绝大部分都是作者主动题赠古剑兄的,“题赠本记事”名副其实。

古剑兄在其长期的编辑和创作生涯中,与这些题赠本作者结下的或长或短或深或浅的交谊,都源于他们共同的对文字的敬畏,对文学的钟爱。因而,这些题赠本就成了这种交谊的可靠见证,成了古剑兄个人文学历程的一个别有意味的记录,进而也成为上世纪60-90年代海峡两岸三地文学关系史的一个小小的侧影,甚至可补现当代文学史之缺,不管古剑兄自己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譬如,古剑兄写巴金的题赠本,就回忆到1958年在上海作协“作家见面会”上首次见到巴老的情景;他写艾芜的题赠本,记录了1981年秋他到成都首次拜访艾芜的谈话;他写汪曾祺的题赠本,不忘追述他俩在香港和北京几次难忘的见面;他写老师施蛰存的题赠本,更是记下了施老上世纪50年代的“落难”和“授权”他编选《施蛰存海外书简》……许多生动的历史细节、有趣的文坛故事,就这样围绕着题赠本而徐徐展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古剑兄身处香港,亲眼目睹、亲身参与了三地作家学者的文学交流,其间如何从互相陌生、猜疑和防备到互相熟悉、信任和尊重,通过这些题赠本,他都作了具体而又真切的回顾。

古剑兄不愧是搞文学评论的,又写得一手好散文,因此他写这些题赠本,既能从题赠本切入,又不拘泥于题赠本,而能放开笔墨,纵情而谈。他往往会带着文学史家的眼光,拓展到题赠本作者的全人全文,或旁征博引,或三言两语。他品评刘绍铭的散文“有斑驳之流彩,勃勃之生气”,“显学者之本色,得随笔之自在”;他断言也斯的诗“挤掉了浪漫之义的抒情,求取现代感的若即若离的写真”;他认为丛维熙的小说“太像苏联小说”,“令人有些不耐烦”,而其回忆散文却反映了“那段历史的真实,文中的力度也使人不能自已”,许多看法都是切中肯綮,耐人寻味的。

我之所以对这本《书缘人间》倍感亲切,还有一个私人的原因,那就是古剑兄所写到的这些题赠本的作者,有许多也是我所熟识和了解的。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因缘际会,我有幸与海峡两岸文坛的许多大家名家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得以结识,有的后来还成为关系密切的文友。本书除我之外的95位题赠本作者中,有63位我见过面,有4位虽未谋面却通过信,也就是说于我亦师亦友的竟占了2/3强。因此,捧读古剑兄这本书,这些师友的音容笑貌会不时在我眼前浮现,会不时令我回忆起与他们交往的那些美好的时光。

而今,作家签名本收藏已成为当代藏书的一个新兴门类。自从我五年前写了《签名本和手稿:尚待发掘的宝库》之后,不时会收到识与不识的读者的来信,与我探讨签名本的种种有趣的问题。作家签名本尤其是题赠本,说到底,无非是铭记了作者与受赠者之间的一段文字情,承载着作者与受赠者之间的一段书缘。我所敬重的林辰先生、彭燕郊先生生前都珍藏了不少现代作家的题赠本,都有把这些题赠本的来龙去脉形诸文字的心愿,可惜他们未及写出就都羽化西去。从这个意义讲,古剑兄是幸运的,他辛勤笔耕,写了那么多题赠本,也就写下了那么多深深的文字情,那么多难得的书缘!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此文系《题赠本“书缘人间”》下篇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首创证券王牌业务回春!一季度资管收入创近12年来单季新高,规模逆市增长
多家在港银行推出高息定存,众安银行高达18.1%,跨境理财通也火热
一瓶面膜卖1800元,中国贵妇爆买伊菲丹,雷军曾参股的这家国货美妆净利飙升135%
发现新质好公司 | 工业富联:AI服务器有望增厚利润,研发及供应链实力显著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