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缘人间》中的我

2010-05-27 09:44:42
来源: 时代在线网

古剑兄的《书缘人间》要出简体字增订本了,如果我没弄错,这是他首次在内地出书,可喜可贺!承他不弃,嘱我写几句话,却之不恭,只能勉力为之。

先从书中古剑兄写我的那篇说起。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界有“华东师大作家群”的提法。这个“作家群”既以“华东师大”冠名,顾名思义,这些作家都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又各自在文学创作上有所建树。如要细分,“华东师大作家群”又可分为“文革”前毕业和“文革”后毕业两大批,成就和影响也各不相同。作家兼编辑家的古剑兄就是“文革”前毕业的,与沙叶新兄和已去世的戴厚英等同学,是“华东师大作家群”中的前辈。

因此,我是古剑兄的学弟。我1976年初毕业于上海师大中文系培训班,那时的“上海师大”包括了古剑兄在读时的华东师大。“文革”期间,华东师大与上海师院等校合并,改称华东师大。“文革”结束后撤销上海师大,恢复华东师大和上海师院,我就留在华东师大任教。上海师院后来又升格为新的上海师大。内地高校建制如此分分合合,如此变化多端,中国教育问题重重,于此可见一斑。难怪古剑兄一头雾水,要在文中发出不清楚我毕业于何校的疑问,不敢认我这个小老弟为“同学”了。

按照古剑兄的回忆,我们是1982年间认识的。但我的记忆有些不同。他的大名我是在施蛰存先生处得知的,后来我还当过他们师生间的传递使。不过,古剑兄所说的那次难忘的上海聚会我也记得,沙叶新兄还在席上“警告”我,你小子给《明报月刊》写了那么多“反动”文章,当心有人“秋后算账”。我最早给香港《明报月刊》投稿是在1986年初,发表的第一篇小文是《施蛰存先生的贺年卡》。在此之前,我只给香港《文汇报》和刘以鬯先生主编的《香港文学》写稿。所以,那次沪上欢聚应该是1986年以后的事。我当时年纪最小,当然是叨陪末座,洗耳恭听。

1990年春,我首次赴港,参加港大“第二届现当代文学研讨会”。近日翻出当时的记事卡片,325日记云:“中午辜健(请)喝茶,林振名作陪”,古剑兄原名辜健,古剑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这是我与古剑兄的再次相聚。1992年秋,我出任华东师大图书馆副馆长,那时古剑兄正在主编香港《华侨日报》副刊“文廊”,办得有声有色,海峡两岸三地许多作家、诗人和评论家被邀到“文廊”闲庭信步。他也没有忘记我,19938月和11月我先后到“文廊”散步,发表了短文《冰心书简》和《冯至书简》,这是我给古剑兄投稿之始。

新世纪伊始,古剑兄主编《文学世纪》,我又为他写了《林语堂藏书和〈陀螺〉签名本》、《文人与汉奸》等文,还为他编过“穆时英小辑”和“胡兰成佚文小辑”。《文学世纪》同样办得十分精彩,施蛰存先生百岁暖寿时,古剑兄还精心组织了寿庆专辑以为贺。这份纯文学月刊虽有中断,但前前后后坚持了五年,在香港当代文学史上自有其不容忽视的地位。200512月,《文学世纪》在推出香港散文专辑特大号后灿然落幕,也为古剑兄丰富多姿的文学编辑生涯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部《书缘人间》是古剑兄“退隐山林”后的作品,也许还受了我写《签名本小考》的一点影响。他曾当面告诉我:你写那些现代作家签名本的考证文字有意思,我与两岸三地的当代作家交往不少,藏有他们的题赠本不少,也可以写。他说到做到,很快就贡献了这部文情并茂的《书缘人间》,而我文思枯涩,拖拉至今,《签名本小考》还在待产之中,实在汗颜。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此文系《题赠本“书缘人间”》上篇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首创证券王牌业务回春!一季度资管收入创近12年来单季新高,规模逆市增长
多家在港银行推出高息定存,众安银行高达18.1%,跨境理财通也火热
一瓶面膜卖1800元,中国贵妇爆买伊菲丹,雷军曾参股的这家国货美妆净利飙升135%
发现新质好公司 | 工业富联:AI服务器有望增厚利润,研发及供应链实力显著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