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藏,从《天珠》开始

2010-01-14 08:17:52
来源: 时代在线网

作家阿来曾多次说过:“西藏对于我,是一个名词,它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但是,对于很多人,西藏是一个形容词,因为大家不愿意把西藏当成一个真实的存在,在他们的眼里,西藏成了一个象征,成了一种抽象的存在。”

在三次进入藏区再回到自己栖身的城市,我渐渐明白阿来所说的“西藏是一个形容词”的意味:除了一些可以四处吹嘘的猎奇惊险、一些风光景物给予的难以言明的内心震撼,我发现自己对西藏依然一无所知,原因正如阿来所指出的,没有走进西藏人,没有走进西藏的日常生活。在这方面,刘鉴强的《天珠:藏人传奇》为如何走进西藏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例:从走进西藏人的内心世界开始。

“天珠”般的人物

天珠的藏语发音为“思怡”,为美好、威德、财富之意。相传,天珠是神仙佩戴的装饰物,珠子破损,就被抛洒下来。至今,西藏人认为天珠是“天降石”,为藏密七宝之一。

刘鉴强的《天珠:藏人传奇》便写了几位“天珠”式的人物:噶玛—一位深受西藏传统文化浸染、笃信佛教的乡村少年,发誓要成为藏区最富的商人,在几经跌宕大起大落后,成为操纵世界天珠价格的“天珠王”,并娶了藏王松赞干布的后裔;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扎多,幸运地走出家乡又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轰轰烈烈地进行自己的改革,最后跟随环保英雄索南达杰在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成为藏区最著名的环保人士;喇嘛仁青和耿登,都因爱情而还俗,然而两人的态度却完全不同—一个自责不已痛苦一生,一个却在尘世中找到了佛;木梭,既是修行者又是红尘中人,如一头大象在两头悬空的树干上来回奔跑,被自己不停的晃动搞得心烦意乱;顽劣的尼玛,学会了汉语,上了大学,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石破天惊地娶了一位汉族女子,“这还不够,他还要留在藏区外的大城市”;西部工委书记索南达杰在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最后被盗猎者杀害的故事比电影《可可西里》真实震撼……

在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的笔下,我们看到一个日渐现代化也日渐失去传统的西藏,一个渐渐富裕也渐渐躁动的西藏,一个有了科学知识却又陷入焦虑的西藏。或许正如书中主人公噶玛所说:对于西藏文化,“文革”时期被破坏的只是表面,现在冲击最大的是全球化,是商业化,是钱。即便是最笃信佛教的噶玛,也意识到“光修寺院与佛像,保护不了西藏文化”。于是,书中这些来自不同藏区、有着各自不同成长背景的藏人,最后因为做着相同的事业—保护青藏高原的环境与传统文化—走到了一起。

文明的冲突

而这仅仅是故事的表面,真正将他们串联起来的却是他们内心的信仰与追寻。正如作者本人所说:我是一个汉人,但我到藏区所做的与这些藏族朋友没什么两样:先找到信仰,再找到未来。

因此,可以说,理解他们心中的信仰是走进这几位当代藏人心灵世界的关键。从历史到现在,从政治到宗教,从工作事业到爱情家庭,信仰几乎完全主导了他们的生活,虽然他们对于宗教信仰有着各自不同的态度,有着自己的追寻和恪守,也有动摇和怀疑,但最终抱着各自的信仰走到一起。有着坚定信仰的噶玛和仁青,始终相信播下种子就会收获果实;环保斗士扎多不断从信仰中汲取力量;耿登和木梭在俗世中修行和思考;尼玛在工作中紧紧抓住他的信仰……

相对于书中所叙述的独特的藏族历史文化、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严酷壮丽的自然景观,这几位有着丰盈内心世界的当代藏人无疑更具有吸引力: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们的内心如此丰富强大与喜悦?显然,这对于自小接受固化教育的读者来说,很可能与作者刘鉴强的感受一样:不可思议。然而面对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故事,却又不得不承认科学知识的狂妄和无知,甚至有着去见书中人物的冲动,希望能像他们有着坚定的信仰,让信仰赐予力量。

也正是在这种对比中,如今教育的功利与短视得以凸显出来:为什么噶玛,这位唯一接受过的教育就是在石洞中刻过三年玛尼石的憨厚少年,可以从容不迫地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贫困与财富,而那些越是“文明”的人反而越是迷失了自己,找不到方向?

不过,再次看完《天珠》后,若有人问我对西藏的印象,我依然会毫不犹豫推荐《天珠》。但我会加上一句:从《天珠》开始,但不要止于《天珠》,因为真正的天珠是罕见的。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光伏一季度滑铁卢?“一线大厂”天合光能增速下滑,“硅片寡头”TCL中环由盈转亏
一季度营收增长超54%,品牌微电影票房效应近62亿,持续看好九号公司长线经营
中核钛白实控人被罚没1.33亿,其父旗下私募曾操纵广汽集团股价
北京车展首日:车企大佬互相“串门”,雷军人气爆棚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