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阅读苏小和

2009-12-24 13:52:47
来源: 时代在线网

按理说,我并不是评价苏小和的《我们怎样阅读中国》一书的最佳人选。自古道,文人相轻,尽管我很不愿意被归入他们文人一类,但毕竟我和苏小和都在“书评人”这个小圈子里有所过从,相轻大约是难免的了。而且,就像韩寒说的,因为自己写书,所以很少看别人的书,我因为自己写书评,也很少看别人写的书评。苏小和思索的是“我们怎样阅读中国”,而我的困惑则是,我怎样阅读苏小和?更深一层,我怎样评论苏小和和他的书评?

有独立精神的书评

苏小和在《中国不需要凯恩斯》一文中,将自己称为一个“准经济学爱好者”,这显然是一种自谦。这本《我们怎样阅读中国》分为三部分:“以自由看待经济”、“以自由看待历史”、“以自由看待生活”。

老实说,关于经济,苏小和评介过的书,大都是我已经读或者正在读或者将要读的书。作为一个读者,苏小和的书评的确实现了书评的目的,即给读者在大浪淘沙中淘出精品,树立了一个指南针。而关于历史,这里面的书,由于以前我的兴趣也在这一块,大都是我以前买过读过或者买回来放在家里的。看了苏小和的书评,有的我打算拿起来再读,有的就不打算读了。而关于生活这一部分,跟书评关系并不那么密切,但却是苏小和这本书中,我最为欣赏的一部分。《背时的战争》、《跳出二元判断的陷阱》诸篇,更多是一篇篇思想笔记,记录了作者在寻求信仰的道路上所思所想,满纸满篇都是忧伤。

整体来看,苏小和的书评是书评圈子里各路神仙的比较虚伪的文字中,最不虚伪的。对于为什么写书评,我自己其实是越写越困惑。为了记载自己的阅读体验?那为什么要发表呢?为什么要那么整齐划一呢?为了推介好书?有那个资格吗?为了不算太低的稿费?有点,但不全是。我一直试图在苏小和的书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但遗憾的是,答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若隐若现,困惑还是困惑。

我只想负责任地说,苏小和的这些书评,无论其出台有何背景,至少表面上看来,还没看出作者与出版商、书评报刊之间有啥大额交易。苏小和这几年和几个朋友搞所谓的“独立阅读报告”,我记得“独立阅读”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跟出版商索书、不接受出版社赠书。这个“约法三章”能否保证阅读的独立另说,至少这本《我们怎样阅读中国》长得很独立,不吹牛、不装逼、不虚伪、不矫情,也没有迎合某个群体的意图。

恰恰相反,整本《我们怎样阅读中国》,作者总是在不经意间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而将生活的经验贯穿到阅读的体验中,从而使得原作的主题与自己的生命发生某种勾连。比如《我们怎样阅读中国》一文中,对于自己农村出身、当过县委书记秘书的经历的回顾,从而自信地点出“如此经历,使得我既了解农民的具体生活形态,也了解地方政府是如何管理农村经济的”。(第151页)而在《穷人银行的中国难题》一文中,作者再次提及这一经历,从而将自己关于中国基层“村民储金会”和“乡镇基金会”这个“两会”调查的实际情况和盘托出,再与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作了比较。(第61页)我不引用了,读者君如果买了这本书,就边看边找,能够把自己发迹前的历史和盘托出,并与阅读的对象暗通款曲,说实在的并不容易。

不专业的脚注

我不知道是作者个人的失误,还是出版社的业余,这本《我们怎样阅读中国》的脚注做得极其不专业。看得出来,这本书的所有脚注的格式,都是在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学界将之简称为CAJ-CD规范),其主要特征诸如标注文献代码、文献信息之间用实心小圆点间隔等等。尽管这套注释系统伴随着某种行政力量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大一统”,但说实在的,学界尤其是编辑界们对这套注释规范的批判亦汗牛充栋。而这里面最主要的批评,则是按照这套注释系统,注释分离、中文中夹杂英文的符号间隔、强行将自然科学的注释习惯加注人文社科领域等等。

苏小和的这些书评文字,本来就谈不上什么“学术书评”,大多也都是跟我一样卖给报纸的,那么在出版社加这些注释本来就没必要,即便有必要,我想也应该添加符合中文习惯的注释,而不是汉字之间间以实心小圆点。

注释格式上的附庸风雅尚且可以理解。我所不能接受的,是连篇累牍的近乎“伪注”的“真注”。

随便举两个例子:第148页注1是这样的内容,“喜马拉雅学术文库·阅读中国系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我们知道,[M]在这套官方的注释系统中代表着“专著”,那可是苏小和的这个注释,谁能够读出这是一本专著?显然是作者误将“喜马拉雅学术文库·阅读中国系列”这种没必要注释的丛书名,擅自加入了注释系统。再如第185页注释1,“陈怡·两代中国学人的荣誉[C].东方早报,2006. [C]代表报刊,这自无疑义,但这个“真注释”,对读者有什么意义?如果不标注具体的日期、版面的话,读者如果想按图索骥验证这条注释,那意味着读者要翻阅2006年全年的《东方早报》。而且,文中注明这句话是“王凡森语”,但脚注却未标明是“转引”,直接给人留下了这句话是“陈怡”在 《两代中国学人的荣誉》一文中提及的印象。

姑且不说这样的“转引”是否有必要,即便有必要,那也不能这样标注。我的上帝啊,这样注释不光没有起到提供文献出处的作用,反而使得原本清晰的文脉混乱起来,反而使得读者如坠云雾之中,何苦呢。

苏小和有个梦想:“等我有闲的时候,回到我出生的那个村庄,住上几年,好好观察乡亲们的具体生活,用我这些年学到的一些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知识,去真实展现一个村庄的生存与一群农民的生存。” (第151页)白纸黑字写在这儿了,希望苏小和有钱、有闲的时候,就别写书评了,没意思。记得这个梦想啊,并去实现这个梦想,你出生的那个村庄,可是较之中国,更需要我们去阅读的。甚至可以说,用李慎之先生的话说,那是“另一个中国”,等待着你去发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广州京东MALL五一开启试营业福利满满
金域医学发布2023年业绩:主营业务全面发力,明星产品表现亮眼,数字化转型成效显现
注册用户超4000万,用户留存率近60%,方舟云康刷新数据,为冲刺上市打地基
光伏一季度滑铁卢?“一线大厂”天合光能增速下滑,“硅片寡头”TCL中环由盈转亏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