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的碎念:一个老北京60年家居变迁

2009-10-03 23:35:52
来源: 时代在线网

秋日秋雨,我们见到了王秋鸣,一个宅在家里的自由撰稿人。他最近搬回了祖辈在鼓楼附近的老院子,推开古色古香的门,家里的陈设还保留着几代人时间的痕迹。最先进的液晶大电视挂在墙上,但是客厅角落里还有那种比较传统的收音机,他打开一个古董级的冰箱给我们拿饮料,压缩机的声音似从时间隧道中轰然开来的机车。

在半天的交谈中,电,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三代人的回忆与碎念之主题。

电灯曾是唯一的电器

我们来意是希望王秋鸣能口述一下中国人三代生活中的电器史。

他这样开始了他的叙述:“我妈原来总跟我说,如果不是姥姥姥爷太吝惜电,她就能考上高中和大学了”—因为每天做完家务,已经晚上八九点钟,这时候她才能开始做功课,而秋鸣的姥姥姥爷此时已经入睡,经常抱怨她开灯费电。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到底有多少电力供应,这个王秋鸣说他没特别考证过。他指着墙壁上的插座说:“原来电线都是飞线进来的,除了电灯没别的电器,这些电源插座都是我长大以后的事儿了。”王家客厅里依然摆放着那种木头框架的老式的收音机,北京话叫这种电器为“话匣子”,它大致在上世纪70年代初进入王家,那是秋鸣的父亲在一个全市工艺比赛中夺冠的奖品,王秋鸣听着这个话匣子每天早上的“东方红”音乐出生、长大,而他的长辈们,也是从这里听到悼念毛主席的哀乐和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的播音。

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电力的普及都相当缓慢,特别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时代里,更多的电力给了工业生产。由于电力在宣传里总是跟工业大发展联系起来,这给了很多人“电是很宝贵的”这样的印象。但对于王秋鸣的祖辈来说,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对电的不信任,就像刚刚开上车的人总会担心费油一样。

电器多元改变生活

老一辈似乎总是对新一辈的东西抱有深深的不信任感,从小小的灯泡直到汽车,“我父母对我曾经不离身的walkman肯定没好感。”不过到了晚年,王秋鸣却见证着老人们悄悄进入进而享受起电器构筑的惬意生活,他说,这要从一碗米饭说起。

家庭聚会总是老人最幸福快乐的时光,即便是严厉的姥爷,也会提前几天去买肉备菜。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们的灵活性和记忆力在衰退,让他们津津乐道的焖饭技艺表现得已经不那么稳定了。每当这时,秋鸣的父母就说,买一个电饭煲吧,省事。这当然总是导致老人的白眼,理由是电锅怎么能做出好米饭来。

“老人们嘴上是不会服软的,但那台飞利浦电饭煲就此入驻姥爷家,我姥姥还总是比较自己控制水分和火候与电饭煲提供的精煮模式口感一样不一样。可见电器也是有灵性的,他们不懂什么配置与性能,那只是个挺漂亮也挺能干的家庭新成员。”此后,王秋鸣的父母便小步快跑,逐步淘汰老人们的厨房用具(当然有些成了王秋鸣家的传家宝) ,换上全套的电压力锅、电蒸锅,记忆力和活动能力逐渐衰退的老人们也觉得按个按钮、炖肉、蒸包子就完全搞定这样的感受挺好。

电视机一直是中心

记者眼前这台飞利浦的纯平大彩电,是王家老人们最为满意的全盘接受的电器。因为它直接挂在了墙上,解放了客厅里不小的空间。被液晶淘汰下来的老的彩电,放到了秋鸣父母的卧室里。

人生中总是有一些磨不掉的记忆,王秋鸣还清晰地记得跟着父亲去买这台老的彩电的日子。80年代,只有出国人员服务部才有大量国外品牌的电器,属于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们的特供品。如今,那地方已经是高楼林立,但王秋鸣那时就像进行一次远征,感觉骑车走了很远。那时人们对北京的格局印象还停留在二环三环之间,更重要的原因是近乎奢侈品的彩电,寄托了王秋鸣太多的希翼。

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个时代似乎也没有太多吸引人的电视节目,王秋鸣热衷的娱乐是广播里的“小喇叭”,直到电视里开始播放《铁臂阿童木》和《森林大帝》。由于父亲经常出国,王秋鸣和母亲每周末都要去姥姥家,吸引王秋鸣的除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就是等到傍晚六点半看动画片,他说:“我记得有次姥爷硬是不让我看阿童木,结果我号啕大哭。”

王秋鸣不太记得为什么姥姥家先有了电视。那时候一个院子里七八户人家,一般也就有两台左右的黑白电视,遇到好节目,邻居们就拿了蒲扇和茶杯聚在一起观看。小孩子不敢进别人家的屋门,就蹲在门帘底下看,很多时候,小院子的电视就像大家的广播电台一样,很多人都是听电视的。

80年代,改革开放解放了经济活力的中国,电视领导的新三件,一跃代替了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组成的70年代的老三件,成为家庭财富与地位的重要标志物。

“那时候新奇无比的阿童木,现在倒成了T恤衫上复古的形象,不过电视继续充当着家庭的社交核心,毕竟20世纪是电视的世纪嘛。”王秋鸣的一代,是家庭中绝对的电视机霸主,父母只有陪着看动画片的份儿。不过,仅仅是一代人就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王秋鸣生活中的娱乐开始不限于电视,甚至只是看看足球比赛,而退休在家的父母,则重新成了电视新的主人。

电器背后的情感交流

电视还会是家庭里核心的电器吗?王秋鸣说自己的新电器都在城外的家里,比如90年代开始逐渐发烧的组合音响,电器在这时候从奢侈品到消费品又成为特殊的玩物,而其中昂贵的部分又成为新的奢侈品。北京的用电量一年一年攀升,电器的需求忽而小众忽而大众。

“我弟弟更是个技术派,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在家里宣扬平板电视的好处,但父母也逐渐成了老人,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固执,认为已经升级换代了几次的大彩电看得气派。”自从电视走入家庭,电视遥控器的争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那时候谁家没有两台三台电视呀,也不必再为看电视剧还是球赛打架,父母不知道为什么还要一个扁平的电视,他们那代人还是看重物件的气势和重量吧。”王秋鸣笑谈,手不由自主抚摸着五斗橱上的显像管电视,那电视上还蒙着一个姥姥自己缝的电视罩。

他说,弟弟见说服无用,便索性在工作后直接买了一台飞利浦的平板电视回来,屏幕大、音响好、色彩逼真还占地很少,父母也就默默接纳了。“后来电器选择的品牌和性能我都听我弟弟的,他是专家。”见王秋鸣这么说,我们问道:“也是你父母有了品牌依赖吧?”对此,王笑而不语。

我们跟王秋鸣一起罗列了祖孙三代用的各类电器与品牌,虽然每一代人最终都难逃固执保守,但看起来不同代之间也有经验的积累,比如王的父母就早早用起了飞利浦的电饭煲、电蒸锅、电压力锅,也相信节能灯泡是更经济的选择,更是向王秋鸣兄弟推荐飞利浦的电动牙刷,毕竟孩子大了别的管不了,关注健康就成了父母与子女最直接的交流纽带。

虽然都是电器,但使用者的需求与感受各有不同,比如王的父母就不太敢用飞利浦的榨汁机,理由是水果还是带着皮肉吃比较可口,但实际的原因在于觉得响动比较大。于是这就成了两代人的一种交流方式,只有王秋鸣和弟弟去看他们的时候,才会用榨汁机,并且交流一番到底是直接吃水果好呢,还是榨汁出来好,每次如此不疲。看起来这种电器的教育工作还得继续下去。

 技术一小步,生活一大步

“老人们可能不太愿意改变自己的习惯,但是我们这一代愿意尝试各种新鲜的电器,电器集中了当代创新的智慧,有时候可能是一个小小的技术改变,却带来了生活改进的一大步。”现在屋里各种各样的电器,都有点让电源插座不够用了,王秋鸣基本上很难想象没有电器的生活。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相伴王秋鸣生活的电器来,似乎只有一项始终如一,那就是电刮胡刀。当王秋鸣的胡子真正可以刮的时候,就开始用点刮胡刀了。就像电饭煲与铝锅一样,老一辈手上同样有绝招,比如他姥爷和爷爷都曾经表演过用那种大刀口的刮刀来修剪胡子,打上肥皂泡沫,胡子茬随着刀口上发出的唰唰声音就掉落下来。后来,父亲那一代就用刮胡刀架了,也有一套很有仪式感的使用方法,但那时候吉列刀片也不是每次都舍得用。

王秋鸣说,自从把嘴唇刮破一个大口子之后,自己就放弃学习各种手工刮胡法,开始使用电动刮胡刀。王秋鸣没有太多别的嗜好,在用东西上又守旧,所以往往在生日或者学习工作取得成绩的时候,实在不知道该奖赏自己什么,或者不知道该要什么礼物,就奖赏自己或者给自己要一部电动刮胡刀。从用干电池的,到可以充电的,从单头到双头一直到三头,刮胡子的效果与感受逐步提升,似乎同时也见证着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比如,王秋鸣可以清楚地记得哪个刮胡刀是为了庆贺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或者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开了第一家公司。唯一没有变的是飞利浦这个品牌,开始,这是唯一可以选择的品牌,飞利浦就是电动刮胡刀的代名词,后来有了其他的选择,市场格局改变了,王秋鸣的习惯却改变不了,他觉得自己的家族似乎都有念旧的传统,而飞利浦的电动刮胡刀作为一种电器产品,也越来越像可以收藏的艺术品。

告别的时候,王说昨晚写稿到近三点才睡,不过这会儿精神还不错。他认为是刚买的唤醒灯的功劳,这种灯能模仿阳光普照大地的过程,在预定的起床时间前缓慢亮起来,“我就像一棵草那样苏醒过来。”姥爷那辈很难接受这些新奇的玩意了,但是王秋鸣总是愿意尝试这些最新的居家电器科技,“改变一小步,生活健康一大步。”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欢聚发布2023年Q4及全年财报:集团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全球用户回归增长
239万,淘宝可买“空中的士”!去年交付翻倍,连亏7年后亿航有望实现盈利?
品质与效率成贝壳发展最新关键词!基本盘“稳”,新业务“进”
新品类潜力爆发,谁来引领擦窗机器人的10亿市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