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中医”到忧思中医 公众舆论如何被媒体“虚化”

2009-10-22 05:36:27
来源: 时代在线网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刊登了名为《忧患中医》的专题报道,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中医兴衰的话题也因此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这让我们不禁回想起早前那场关于中医药存废之争的大讨论。2006年,张功耀因发起“取消中医”签名活动而一夜成名,三年后,中医话题的热度仍然不减当年。究其原因,在于人们认为中医已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方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象征之一。一场舆论大战能够持续多年,可见“中医”话题早已被赋予了“公众性格”,从中可以窥见的,不仅仅是公众舆论的呈现,也是媒体角色的摇摆和反思。

20066月,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功耀在其博客上发表《告别中医中药比破除迷信更容易》等文章,拉开了他批判中医中药的序幕。同年1010,张功耀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起了“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公告”的签名活动。据称,“短短几天,签名人数已经过万”(后经证实仅为138人)。

闹剧总是媒体宠儿

此后,学术打假斗士方舟子和中科院院士何祚教授也相继发表反对中医的言论,加入“反中医”的行列。一时间,“挺中医派”与“反中医派”展开唇舌大战,媒体也纷纷对此事进行报道,张功耀因此“一夜成名”。直到同年底,卫生部发言人表示,坚决反对取消中医中药的言论和做法,指出“取消中医”签名活动不过是一场闹剧,这场风波才逐渐得到平息。

然而,为何几位非医学专业人士的“反中医”言论得到媒体追捧?一场100多人的签名活动如何演变成一场大争论?对此,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彭伟步分析说,虽然之前的媒体对两派意见均进行了报道,但却过于聚焦于争议本身,而缺乏对于患者所持态度的报道,“在这一新闻事件中,患者才是最有资格讨论中医是否科学的主要人群”。

彭伟步认为,媒体往往陷入一种怪圈,即忽视了大众的话语权,只抓住几个比较强的声音。“话语权只掌握在几个人手中,这样的言论导向是很危险的,会造成社会的误解,甚至会造成社会盲从于某种权威。但是,某些权威未必就是科学的,这样就会将事情推向一个毁灭性的状态。”

从媒体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现在的传媒在经过市场化、效益化之后,需要广告这一经济来源。同时,广告主又会选择收听率高、收视率高、发行量高或者点击率高的媒介。这样的链条就导致媒体在选择报道主题时,会偏向于选择社会上的局部激烈声音,获得受众的注意力。

“在当下这种注意力经济的大背景下,媒体这样做本来无可厚非”,彭伟步说。“然而,作为一个社会公器,媒体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有‘意见领袖’的功能。”

“中医”到底是个什么筐?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鱼龙混杂的人打着中医的名号进行治疗,导致某些人对于中医产生误解或是负面的情绪,此外,也有些人并没有真正很好地了解中医的内涵。”提及三年前的反中医风波,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林嬿钊显得有些无奈。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整个框架和治疗思路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它并不属于现代科学体系的范畴,所以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未必适用于对中医体系的研究,也不应该用西医的理念和标准来衡量中医。”

林嬿钊解释,西医一般是在得到明确的诊断后,才采取实际的治疗。但由于身体内部的疾病都是逐渐形成的,身体变化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形成一定的量化的指标,从而得到西医明确的诊断。“身体内部的问题已经存在很长时间,这样的干预就显得略迟,且治疗效果方面也无法得到根治。在目前常见的疾病中,慢性、非传染性的疾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冠心病、肾病等,绝大多数疾病基本上都处于一种不可逆的状态,所以西医的治疗较为被动。而中医讲究的是‘见微知著’,就是在疾病处于微小状态时就给予及时调理,从而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扩散,即‘治于未病’。”

尽管离2006年的那场大争论已时隔三年,但网上关于中医的讨论却一直没有停息。打开百度“反中医”贴吧,即可见“取消中医是对科学的肆意否定”、“取消中医行动是对历史的无知”、“取消中医就是取消中国传统文化”、“取消中医无异自毁国粹”等众多网民对“反中医”事件的评论之声。随着争论的深入,其着力点已不仅仅局限于医学范畴,而演变成了一个如何科学而理性地面对传统文化的大命题。

对于某些人提出的“中医是封建残余”、“中医是伪科学”等说法,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反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成果,如地动仪、《黄帝内经》等。不能因为中医生在封建社会,就给它贴上封建的标签。至于说中医是伪科学,就要先搞清楚到底什么是“伪科学”,不能因为中医不是西方过来的,就不是科学,这样的说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还是让患者自己决定吧

在《瞭望》新闻周刊的专题报道中,《来自“科学”的挤压》一文提到一组有趣的数据—2006年底《中国青年报》和腾讯网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87.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相信中医”,但仅27.7%的人声称自己“如果生了病,愿意首先看中医”。

林嬿钊认为,这样的情况确实普遍存在。“一方面,随着社会历史变迁,中医的精华并没有完全得到保留,这就造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医处于一种相对劣势的地位;另一方面,西医‘短、平、快’的便捷治疗确实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符。所以尽管人们相信中医,但往往没有时间与耐性去看中医。比如头疼,西医给几片阿斯匹林就不疼了,但中医因为要治本,可能就需要服一段时间的药才能见到效果。”

“这组数字并不能说明中医失去了民众基础”,夏学銮分析说,“可以看到,大多数中国人还是相信中医的。不能因为西医见效快就否认了中医的存在价值,这是很唯心的。在西方某些国家,中医已经被当作重要的辅助医疗手段,亚洲有些国家甚至想将中医申报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医发源地的中国怎么能够反而把中医抛弃了呢?”

据了解,英国目前已有近3000间中医诊所,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泰国等国家也陆续向中医师颁发行医执照,承认中医的地位。“中医在海外逐步得到接纳,说明其治疗效果得到验证,也佐证了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回归。”

卫生部长陈竺曾对中西医进行比较:西医看到的是清晰的局部,而中医看到的是模糊的整体;类似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和古典的西洋静物油画。前者勾勒出一个轮廓,模糊而写意,后者描绘出许多细节,精确而写实。“如果能够将西医的精确与中医的整体观结合起来,岂不就是最佳的治疗方式?”夏学銮说。

今年42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业内人士称之为“国务院22号文件”),肯定了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也特别针对中医应如何发展等问题提出了相关意见。

“目前中医处于一种刚刚复苏的状态,也许短期内未必能发展到一个完全令人满意、全民拥护的程度,但长远来看,其发展前景是良好的。因此,媒体在报道时,不要轻易地怀疑、否定,要用谨慎的态度了解它,尊重它,从人文理性的角度看待这一类的话题。”夏学銮建议。

彭伟步建议媒体,在今后的相关报道中应进行客观的引导,一方面,要了解、报道不同的声音,另一方面,则更应该对患者进行采访和定量研究,用事实说话。“尤其是现在网络的发达为民众提供了一个共同讨论的大平台,网民们的意见应该得到重视。媒体应该有自己专业的角度,有一种更加开阔的视野。如果只是一味地煽情炒作,则会影响媒体的自身品味和形象,最终导致受众的偏离。”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国产电车越卖越贵,网友:再不努力只能买合资电车了
车展上新车越来越少,正经人谁还看燃油车?
日元极速贬值,日本火成五一最热目的地,游客:买买买还能省一万多
大运集团董事长远勤山谈造车:我确实钱不够多,但强在能把企业做大做好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