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应从双龙案中吸取教训

2009-07-21 16:11:59
来源: 时代在线网
从企业的利益价值来说,上汽控股双龙无疑是笔失败的投资,毫无疑问,如此残酷的现实让众人为之扼腕。

一场跨国“婚姻”、层出不穷的劳资纠纷、中韩企业的文化冲突,所有的这些关键词组成了上汽与双龙之间4年多的“纠缠”图谱。

4年前,双龙苟延残喘、上汽意气风发。4年后,双龙重归破产边缘,而上汽得到的却是一场代价昂贵的跨国并购教训,似乎一切都在回归原点。

事实上从一开始,日后涌现的纠葛就潜伏在并购的开头。对于上汽来说,需要的是如何解决技术停滞不前的困境,而双龙,需要的是如何借助上汽在中国大陆广阔的资源来引导其出口量的增大。上汽和双龙在利益诉求上的巨大差异,导致表面是协同,但本质上不合作,这种牵强附会的结合,致使双方的结局一损俱损、两者皆伤。

210,双龙汽车控股股东上海汽车公告称,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已批准双龙汽车进入“企业回生程序”,这也意味着中国汽车业首起跨国并购案以失败告终,上汽在双龙中的所有权益都将难以保证。

在韩国,申请企业进入“回生程序”,等于间接宣判企业已接近破产边缘,较之上汽近几年在国内市场的如鱼得水,这种反差确实巨大。

作为国内车企跨国并购的试水者,上汽与双龙的联姻,一度被视为业内壮举, 上汽也因此被地方政府寄予厚望。

即使到现在,上汽董事长胡茂元依然对双龙在技术层面上给予肯定态度,“双龙产品是有竞争力的,当时走出去,选择双龙是希望双方优势结合”胡茂元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在汽车产业界,双龙生产的SUV车型一直颇具竞争力,当年其在韩国的市场占有率近50%,另一个让上汽垂涎的是双龙的柴油发动机技术以及背后的研发团队。按照上汽当初的设想,在收购硬性资产后,同时吸纳双龙的技术,这给一直苦于缺乏自主品牌的上汽带来一次绝好的机遇,何况,双龙在海外的经销网络也可纳为己用,这省去了相当多的品牌推广费用。

事后看来,这些都是一厢情愿,双龙在一开始就与大股东上汽走在两根平行线上。在韩国,双龙虽为第五大汽车厂商,但其生存状态一直是朝不保夕,十年前,亚洲金融风暴对韩国经济摧枯拉朽式的破环,使得汽车行业中的双龙率先倒下,之后临时性被大宇汽车接管。颇具讽刺的是,后期大宇汽车也步入其后尘宣告破产,是时,双龙基本处于拾之太贵,扔之可惜的状态。对于双龙来说,最具竞争力的研发人才仍在,缺乏的是救命钱和支撑其核心产品的广阔市场。

 但缺乏海外并购经验的中国车企,对企业收购整合的理解似乎一直停留在买设备、买厂房、买技术的阶段,实际上,真正决定重组成败的是对被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以及该国政治、法律、社会以及民族情绪的理解上。

“我们没有想到当地的营商环境有这种情况,而到目前还没有改善,……韩国的投资环境没有想象中的好,有些当地人的排外情绪太大。这使得韩国的投资环境在全世界范围来说失去了不少竞争力。”胡茂元后来对媒体感叹韩国工会为上汽带来的伤害。

事实上,韩国的企业工会组织较之各国工会组织中确实显得尤为“出挑”,除了一般意义的利益诉求之外,激进的自我保护其已逐步演化成经常性的劳资纠纷,即使是韩国政府,也毫无解决之道。而这对于出自中国的企业管理层来说,则显得相当陌生。

另一个无法逾越的问题是,双龙依靠豪华型高档轿车和SUV车型来确定其行业地位,然而在油价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双龙因产品结构过分单一,所依赖的SUV产品等高油耗产品首当其冲,而欧洲和日本中、大型SUV产品也正强力挤压双龙的市场。

劳动效率低下也是双龙难以生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过去5年里,双龙汽车约7000名人力生产了9万至15万辆汽车,这远远低于2.1万名人力生产190万辆汽车的通用大宇。双龙的人工成本占有整个生产成本的20%,是其它韩国车企的两倍。

惨败的结局总会引来双方的对立和指责,从双龙工会的立场来看,上汽一直没有兑现其当初签订好的1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当获得双龙的核心技术后,将把双龙弃之不顾。而上汽的回应是,“上汽偷韩国技术更是无稽,因为韩方宣称遭剽窃的是混合动力柴油机技术,而上汽方面主要研发的是混合动力汽油机技术。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且当初仅表示将遵守国际惯例,通过多种方式募集投资资金。”

无论如何,作为最关键的两个主体,双龙工会和上汽已经不具备合作的可能性了,在大股东不表态会再次接盘的情况下,依靠双龙自身的造血功能,要获得贷款的机会似乎微乎其微。

 

截至目前,上汽收购双龙是中国汽车产业试图走向国外的第一个案例,也是国内汽车行业第一次以控股方身份兼并国外汽车公司的项目,其代表的意义不言而喻。如今却成了“反面教材”。从企业的利益价值来说,上汽控股双龙无疑是笔失败的投资,毫无疑问,如此残酷的现实让众人为之扼腕。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黄光裕仍在自救,国美零售2023年亏损100亿元,拟成立新国美电器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近10年重大创新!隆基绿能发布新硅片产品,“卷”技术破局光伏硅片价格战?
销售通宵接单、提车要等2个月?小米汽车售价21.59万元起,雷军:成本真的很高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