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股权激励难脱干系

2009-09-01 15:40:56
来源: 时代在线网

截至200812月,美国金融机构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直接资产损失已达1万亿美元。贝尔斯登、雷曼、美林等百年金融老店纷纷关闭、破产,全球经济满目疮痍。金融机构以经营、管理风险业务而存在,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全球著名的投资银行却首先被风险击倒,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全球流动性紧张,经济大幅下滑。是什么原因使这些百年老店没有较好地控制风险呢?下文从股权激励的角度,探寻次贷危机得以爆发、扩散的原因,力求为我国公司治理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激励机制是公司治理制度中的核心内容。研究结果显示出,激励机制受到产权结构的影响。普通法国家(如英美等国)的公司股权相对分散,公司为了激励高级管理人员努力为股东创造价值,往往大比例地推广股权激励计划;成文法国家(如德日等国)的公司股权相对集中,一般采取固定年薪制。采取何种激励机制,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高管的风险偏好,以及所采取的防控措施。

这在数字上可以得到支持。在美国原四大投行中,尽管美林第一大股东占比比较大,但也不足15%,前10大股东持股不足50%;雷曼兄弟的第一大股东占比最小,仅为2.5%,前10大股东不足10%。而在2007CEO的薪酬结构中,高盛CEO全部固定薪资60万美元,但是其薪酬却达到了7000万美元,99%以上的比例依靠于奖金、股权激励;雷曼兄弟CEO固定薪资75万美元,全部收入达到了3400万美元,股权比例接近98%。股权激励普遍被认为是被称为高管人员的金手铐,是高管的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绑定在一起,被普遍认为是美国金融市场的创新动力之源。

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股权激励的过分使用,将给公司长远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公司高管为了使手上的股权在变现时能有个好价格,在具体经营上,往往为了追求超额利润率,采用低股本、高杠杆,低资产回报、高资本回报的“两高两低”业务模式,从而不断地刺激股票市场价格。

高盛、美林、雷曼2007年的杠杆率分别达到了26.227.830.7倍的历史高位。“两房”对金融杠杆的发挥尤甚,房地美2008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总资产(8790亿美元)与净资产(130亿美元)之比将近700:1。在经济繁荣年代,高杠杆为投行带来丰厚利润。一旦市场环境恶化,被评级公司降低评级,导致融资成本上升,将出现流动性问题等连锁反应,这正是导致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崩盘的重要因素。

高杠杆的使用,使公司发展时刻面临着巨大风险。当前争议最大的是,谁应该为公司的经营失败负责?面对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都不遗余力地推出一系列救市方案,例如美国推出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但这也引发民众极大的反对,救市被认为是劫富济贫,不仅不对公司高管进行惩罚,相反还需要以救市资金将偿付公司拖欠它们巨额薪酬。据报道,截至2007年年底,接受美国政府金融救援资金的首批9家银行共欠高级管理人员养老金和延期支付奖金达到了400亿美元之巨!在以前,股权激励被认为是有效的长期激励手段,目前备受争议,社会各界需要为此进行深刻反思。

高盛公司是值得仔细研究的公司。高盛的经营杠杆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同时高盛的股权激励的比例也比较高,但它成功地躲过了破产、倒闭这一劫,并开始向银行控股公司转变。

高盛公司的制胜法宝是什么呢?研究者一般将之归结为高盛经久不衰的合伙制文化。美国各大投资银行基本上都是从合伙制企业转化而来。合伙制因其所有权与管理权合二为一一度被认为是投资银行最理想的组织形式。其中在有限合伙公司中,经营者承担无限责任,在经营活动中能够自我约束控制风险。高盛是最晚从合伙制发展而来的现代化公司,将合伙制对于风险的有效控制很好地继承了下来。

高盛公司的风险问责制、风险评估管理机制非常健全,并保持着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决策流程,这使它对风险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严格的控制。另外,高盛坚持每两年任命一批新的合伙人,年底共享特别红利。在今年下半年,尽管市场正经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它还努力保持着自身的合伙制文化,仍邀请94位员工成为公司合伙人。

现代化公司基本上是有限责任公司,并且希望在股票市场上挂牌上市,来充实公司资本金,分散经营风险。从做大做强公司的角度看,成为股份公司、上市公司是时代潮流。公司通过上市,募集到大量资本,有实力承接大规模的金融业务;同时通过上市,增加公司透明度,引进市场外部约束机制。

从激励制度上看,股票上市使企业价值陡升,激励机制得以创新并作用明显,公司高管有可能迅速地成为亿万富翁。股权激励使得公司高管在进行业务决策时,更愿意冒险。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活跃市场、鼓励创新,但是对于冒险的后果则是有关当事人所不能承担的。在这些方面上,与传统的合伙制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成功的合伙制投资银行,往往对自己的合伙人有较高的道德水准要求,合伙人之间互相约束,经营管理的“无限责任”更是使所有的合伙人处处谨小慎微,严控风险,视“声誉”为“生命”。

股权激励同时需要严格的后续监督。控制企业资产规模扩张速度、控制企业信用扩张规模是非常必要的。当前金融创新推陈出新,期权、期货品种不断出现,这无疑为管理层提供了提升自身股权价值的工具。衍生产品在对冲某种风险的同时,也创造了风险。经济金融市场的突发事件将改变以往正常运行规律,本期望分散风险,却额外带来了风险。公司管理层时刻有使用这些高杠杆金融工具进行谋取个人私利的冲动,因此在公司制度层面,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规范。

金融危机的爆发、扩散,有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有公司层面的原因。就公司治理而言,本文认为,投行高比例推行的股权激励计划难脱干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几年来,我国公司治理水平大大提高,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利益统一,发生在资产、产品购销过程中的关联交易大大减少。但由于控股股东存在、小股东处于弱势地位产生的公司治理问题仍没有解决。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董事会缺乏对经理人员的有效约束;监事会有名无实,没有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当前我国股权激励实施的范围、比例还比较小,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在当前公司治理水平基础之上,不宜大规模地实施股权激励、MBO计划。只有公司治理健全有效,全社会普遍形成尊重股东权益、最大化股东利益共识并自觉为此行动的时候,才能推广股权激励。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股权激励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作者系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经济学博士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黄光裕仍在自救,国美零售2023年亏损100亿元,拟成立新国美电器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近10年重大创新!隆基绿能发布新硅片产品,“卷”技术破局光伏硅片价格战?
销售通宵接单、提车要等2个月?小米汽车售价21.59万元起,雷军:成本真的很高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