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战:人民币贬值?

2009-07-16 21:18:31
来源: 时代在线网

美联储购买长期国债的消息一经公布,美元汇率应声而落,当日即相对其他主要货币暴跌2.8%!作为一种应对措施,人民币是否也应该进行贬值呢?学者认为,人民币贬值不是应对美元贬值的好措施。

人民币贬值得不偿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博士认为,美元之所以能够采取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来缓解美国国内经济危机,关键在于美元的货币地位。目前,美元的接受程度达到70%,而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货币在接受程度上能和美元相比,这就使得美国具备了一种独有的优势,能够通过美元贬值转嫁国内经济风险。

就人民币而言,采取与美元的竞争性贬值策略更加不可取。因为,除了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更低,人民币贬值更加容易恶化国内经济状况之外,人民币贬值还可能直接威胁中国的银行体系。人民币贬值会导致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资产价格的降低。在中国国内银行贷款以资产抵押为主的情况下,人民币资产价格下降直接影响银行贷款的质量,情况严重的话,可能导致银行危机。相比贬值带来的贸易上的“收益”,人民币贬值在“收益”和“风险”的比较上得不偿失。

另外,人民币贬值在出口贸易上带来的好处也不如想象的那样大。没有显著的贬值幅度,那么就不能对出口贸易带来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人民币大幅贬值,要么会导致区域货币贬值竞争,要么会遭到其他国家的在贸易壁垒方面的抵制,从而抵消掉大部分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效果。

刘煜辉博士认为,人民币贬值确实有好处,但是大部分好处集中在贸易一个部门。如果进行全盘考虑,宏观地权衡利弊,人民币贬值不是最好的选择。

最近,中国连续与韩国、中国香港、白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此举被认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前奏。尽管当前中国还实行相当程度的资本项目管制,人民币没有实现完全可兑换,但是由于人民币的币值稳定,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大量流通。部分周边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甚至在发达国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兑换。

而广东金融学院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磊博士认为,人民币在美元贬值的背景下不但不应该进行竞争性贬值,反而应当维持汇率的坚挺,他认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可以降低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和投资所面临的汇率风险。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可以极大地推动人民币贸易结算,而人民币贸易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起点。

超主权储备货币构想

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文中强调了超主权储备货币的作用,并且明确地提出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刘煜辉博士认为周小川行长文章的一些提法和建议,与其说是建议,不如说是一种诉求。他认为,把振兴世界经济的希望放在IMF身上是不现实的,IMF目前的资本只有2500亿美元,而现在每年的全球贸易额达到数万亿,资本流动数额更高,IMF的资本与其相比仅仅是九牛一毛。同时,IMF本质上是一个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美国拥有实质上的一票否决权,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想要排除美国的影响是困难的。

刘煜辉博士不认为这篇文章是针对美联储购买长期国债而刊发的,更多的应该是呼应俄罗斯最近发出的要求IMF改革的声音。文章代表了中国对于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愿景,代表了中国对未来货币体系构建的一种展望。不过我们也可以把这种要求IMF改革的愿望理解成对当前世界货币体系的一种不满。

 

毕竟,希望美国对美元的发行进行约束,防止美元发行对世界经济的外溢效应,尤其是负面的外溢效应不要这么大,这是美国之外的国家的共同希望。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读懂IPO|红星冷链的业绩“冷思考”:区域市占率触顶,降价仍难扼客户流失
AIoT市场需求爆发!瑞芯微上半年营收预计超20亿元,端侧AI成发力重点
读懂IPO|剑桥科技业绩回弹后赴港募资,两个员工持股平台已清仓,控股股东频减持
读懂IPO|硅烷交联剂龙头业绩失速,锦华新材募投计划频遭北交所问询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