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管县的选择逻辑

2009-07-14 19:20:33
来源: 时代在线网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经济全国一盘棋,一切服从中央的计划,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制约了地方发展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行政成本。为了进一步提升地方发展的积极性,并且降低行政管理成本,从1992年开始,浙江、河南、辽宁和江苏等地开始了财政省直管县和强县扩权的改革。

财政省直管县,经济上强县扩权,让一些县具有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可以说是当前条件下行政层级改革的一个过渡性的措施。让省直接面向县政府,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一个行政层次,从而降低行政成本,而且还可以让县享有更多的自主权。

这样做,的确减少了行政层次,但是省级政府管辖的县数量就会太多,就现有的情况来看,每个省都有100个以上的县级单位,有的甚至有200多个县级单位,如果直接管辖,管理幅度显然过大。其结果是,省除了依靠数十个职能部门之外,必须建立分区管理机构如行署或者地级市来管理县级政府。

设了地级政府之后,一般每个省也就有十几个地级政府,每个地级政府也就是十多个县级单位,如浙江省、江西省、河北省和山西省只有11个地级市,其中浙江省除了32个市县区之外只有22个县级市和35个县、1个自治县,江西省除了19市辖区之外只有10个县级市和70个县。于是,就出现了省管县的地级单位数量较少,力有余;而地级政府管辖的地级单位数量也较少,也是力有余。于是,就出现了省想要管更多的县,而地级政府也想要管更多的事的空间。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很少有地级市,地级政府基本上是省的派出机构,叫行署。改革开放之后,行署逐步转变为地级市,从派出机构转变为一级政府,逐步形成了市管县体制。

市管县体制,让很多地区单位拥有了城市政府特有的经济发展权力,尤其是开拓了土地和项目方面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从而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使得中国经济除了四大直辖市、27大省会城市之外,增加了大约300个左右的地级城市。

  这些城市,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比如广东,有21个地级市,所有的地级单位都是城市。山东,有17个地级单位,都是地级市。江苏,有13个地级市,浙江有11个地级市,所有的地级单位都是城市。这些地级市的发展,无疑是这些发达省份经济增长在全国领先的体制方面的原因。

但是,地级市的发展,理论上是可以带动县域发展,但实际上在自身还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地级市来说,它更多的是从周围县域汲取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尤其是其财政资源、项目资源和审批资源,都会向地级市倾斜,其结果是市带动县没有实现,但市刮县却成了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省政府管理十几个地级市其管理能力有富余的情况下,很多省开始越过地级市政府,实行财政上的省直管县,同时也让县拥有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当然,省直管的县数量不能太多,否则也会超出省政府的有效管理幅度。

浙江省实行强县扩权之后,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全国百强县里浙江就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很多县的财政实力,相当于很多省份地级市的财政实力,这足以证明,省直管县、强县扩权的政策是理性的选择。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洞察债市新趋势,共绘投资新蓝图——中国建设银行与广发证券联合举办2024年度信用债券投资策略交流会
首创证券王牌业务回春!一季度资管收入创近12年来单季新高,规模逆市增长
多家在港银行推出高息定存,众安银行高达18.1%,跨境理财通也火热
一瓶面膜卖1800元,中国贵妇爆买伊菲丹,雷军曾参股的这家国货美妆净利飙升135%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