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完美妈妈育儿心经
本刊记者 江南 实习生 王晓娜 罗晶 由被访人提供
因在《还珠格格》中扮演“晴格格”而家喻户晓的王艳最近又成热点,早已嫁入豪门、已经是4岁孩子妈妈的她,在改编自古龙同名小说的梦幻武侠剧《流星蝴蝶剑》中扮演高老大,清婉动人、淡雅高贵的形象深得人心。
王艳的婚姻一直让很多人颇为羡慕,作为娱乐圈少有的“早婚一族”,王艳与王志才的感情却颇为稳定。先生不仅家财万贯,对王艳也极为疼爱。但王艳却在儿子两岁时选择复出,从此事业家庭两不误。
她总能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温柔贤惠之余,还在先生背后默默支持。而儿子球球,则是她最大的幸福与满足。“妈妈不要怕,什么都不用怕,因为我们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奇迹。”在王艳撰写的新书《球妈育儿手记》中,除了与读者分享她的幸福和感动,她将大量笔墨放在儿子球球的健康成长和自己产后的恢复上面。“我以前总觉得自己应该被别人照顾,被周围人呵护,现在才感觉到自己被需要,原来,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完美妈妈:健康第一
王艳的家,坐落在紫禁城旁,在这个空中花园里,种植着落叶灌木、松树、大片的月季和一些叫不上名来的花卉。因为植物的多样化,令整个花园显得格外错落有致。花园的中间,是连成一片的喷泉,不知疲倦地喷洒着水花。
自2006年7月顺利产子后,王艳做了两年全职妈妈,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如果天气好,王艳会和老公、孩子一起,坐在花园里一起喝咖啡或者共进早餐,享受紫禁城上空的艳阳。
作为妈妈,王艳懂得如何从细节来观察小孩子在成长时期的变化,并试着应对每一次遭遇的育儿困惑和麻烦。小孩子的身体需要健康发育,所以饮食上,王艳特别关注,无论怎样健康是第一位的。她说,断奶时期,不但要让球球摄取足够的营养,还要培养球球学会自己进食。
有很多妈妈从事的职业和演员一样繁忙,有的更劳累,几乎没有时间来照顾孩子。在这个两难问题上,王艳提到了球球遭遇的“独睡与安全感”,与其他新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先生是那种超级溺爱孩子的,很多时候,他特别愿意顺着孩子,比较没有原则。前几天我们还吵过一次呢,我让球球自己睡,可他想睡在我们俩身边,一撒娇,我先生就心软了。”王艳与丈夫“斗争”的结果,是王艳赢了,因为她是在培养儿子的独立性、养成自己睡的好习惯。“其实我先生他自己也明白道理,只不过放到孩子身上,他就管不住自己,就毫无原则地溺爱了,所以,这方面我要多把些关。”为了孩子独立成长,王艳没少费心思。
王艳能在育儿书籍中大谈心得,和她做的“功课”是分不开的:“球球的身体一直很健康,从出生到现在都很少生病,总是很活泼。以我的经验就是要多看育儿书,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只要感觉对我和宝宝有用的,我就会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书里面的知识。对于育儿方面的知识,尽可能多了解一些,但不要把自己搞得太混乱,想把所有的书都看一遍。只要找对几本比较好、适合自己的书就行了。虽然每个妈妈遇到的状况都不一样,但是也不会有太特殊的差异,基本就是那些常识。读懂了这些育儿的知识以后,如果真的发生这些状况就可以轻松应对,不会慌手慌脚了。”
对于大家最关注的身材保养,王艳也毫不吝惜地花了好多时间列举她觉得可靠的方式—瑜伽、“月子餐”等。她笑谈:“要给自己一个非减不可的理由。”事实上,除了产后的保养功夫做得好,王艳的完美身材和她在怀孕期间的保养也是分不开的。她认为,提前预防肥胖很关键,甚至比等到肥胖后再去治疗更重要。由于所学的专业是舞蹈,王艳很重视平时的饮食控制。她同样通过著书的方式告诉准妈妈们:其实孕妈妈在孕期的体重增加值,只要控制在10-12千克就是标准的了,这样产后1-2个月,不用太费力就可以瘦下来。但如果孕妈妈饮食控制不好,产后体重增加超过15千克,则需3-4个月的时间才能瘦回来。如果新妈妈的身材在半年左右还没有恢复,或者产前增重超过20千克的话,以后想要恢复身材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坚持母乳喂养,这严重地影响了王艳的休息,所以,那时候,她经常为一些小事发脾气,但她能主动面对产后抑郁这一难题。一天晚上,先生王志才晚归,他刚走到孩子身边,就听到一声刺耳的吼叫,“你不要动,放下!”先生转身看到王艳憔悴地盯着他。说到这里,王艳不好意思地笑了:“在生孩子之前,我和老公看过一个产后抑郁症的书,我们在一起沟通,我就说,我以后有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症状,这就是我的产后抑郁,你不能跟我还嘴。可能他就一直记在心里,从不跟我正面冲突,只会跟孩子说,你看,你妈是母老虎。所以,他最爱唱的就是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在这样互相谅解和自我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下,王艳不仅度过了抑郁危机,更加深了和家人的感情。
漂亮妈妈:名牌保险
如她的外形一样,王艳喜欢简单自然的生活,几乎不去做皮肤护理。她的护肤方法与购置服饰基本一致,那就是尽可能地买名牌化妆品,多更换品牌,因为名品比较保险。
接受我刊记者采访时,王艳大方地与我们分享她的护肤心得。首先自然是面部清洁问题,经常上妆会增厚面部角质,要及时清除才不会阻碍皮肤的呼吸;洁面不要用过热的水,温度高也会使皮肤干燥,并加速老化。她认为,角质清除并不是越勤越好,对皮肤一定要轻柔。带有磨砂微粒的产品不要磨擦过度,否则会刺激油腺分泌,破坏正常代谢。
虽然皮肤天生较白,王艳也很重视美白护理,她喜欢在家做水果面膜,蜂蜜、蛋清和柠檬汁混合,就能达到淡斑的效果。她谈到,在清洁脸部后,敷一张质地清爽的保湿面膜,能有效地为肌肤补充水分,效果会比平时敷脸更明显。对补水保湿或者纯植物性面膜,使用前她喜欢放到冰箱里冰一下,不仅可以缓解皮肤干燥状况,还可以改善皮肤发炎、过敏的苦恼。
酷暑当下,大家都有了共同的焦点:防晒,王艳有自己的防晒体会。光防晒是绝对不够的,平时外出,她都会带几片面膜,特别是夏日拍戏的时候,一有休息间隙,就拿来敷脸。在《完美妈妈》里,她更是详细谈到:在使用防晒隔离霜前,一定要充分做好保湿,选用质地清爽的防晒品,在室内也要选择带SPF值的美白产品,SPF值在8-15即可。
幸福家庭:善良体贴
女人如水,水有不同。琼瑶在《还珠格格》中把晴儿塑造成了露珠一样的女人,晶莹纯美,不沾一丝烟火气,让人忍不住地怜惜。但其实,她真的不是一颗露珠。王艳,更像一杯温度恰到好处的水。她始终坚定地享受着一杯温水应该拥有的幸福与快乐,坚持着水的本色—善良、含蓄与默默的体贴。
早早结婚,还能维持长达十一年的幸福婚姻,这在娱乐圈里可不多见。对于如何维护这个健康幸福的婚姻,王艳简直不需要刻意费心思,她的性格与魅力无形之中就打造了家庭的和睦和快乐。
据悉,在拍《还珠格格1》时,先生的母亲患了心脏病,王艳放弃了拍摄工作,赶到医院照料老人。王妈妈是皇族后裔,脾气很大,有时候先生稍微语气硬了一些,她都会生气。这时,王艳总会提醒王志才:“跟老人家说话要注意点,她那么大岁数,要让着她,让她高兴。”王艳的乖巧、孝顺,深得王妈妈的喜欢,两人亲如母女。通常喜爱爆料女明星与婆婆不和关系的狗仔队们在对待王艳的时候也会知趣地实话实说。
个性太太:女人要有工作
王艳的幸福,和她的独立也分不开。在得知王艳怀孕生子之后,王艳的影迷曾经悲观地认为,以王艳的性格,生了宝宝以后一定会专心相夫教子,不再演戏了。但出人意料地,王艳复出了。当外界好奇她为什么嫁入豪门且生完儿子仍不退出演艺圈的时候,她笑道:“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害怕做全职太太的我人会跟不上时代,以后儿子和老公不和我做朋友了。”她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再次强调:“我觉得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女人必须要有工作。工作才是她的社会价值的最好体现。何况我很喜欢我的工作,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拍戏。有了儿子之后我更想努力地好好拍戏,我想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我要更好地工作,这样对孩子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也会认真、努力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和事业。 让球球看到他的妈妈是有工作的,有责任心,有一份事业。为了不错过球球的成长,我每年只拍一部戏。我喜欢演戏,而且这是我的工作。今年球球已经上幼儿园一年了,逐渐有了自己的小圈子和朋友,如果有合适的剧本,我会多接拍一些。”
《健康忠告》对话王艳
HA:你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与现实有差距吗?
王艳:顺其自然吧。我觉得现在挺好的,基本上没有错过球球成长的历程。每年一部戏的拍摄,现在的生活还不错。
HA:最近有调查显示,将近六成女大学生愿嫁富二代,你对这个现象怎么看?近来媒体也常常追问你豪宅、名车等事情,你怎样对待这些言论?
王艳:不太回应,不希望这些成为别人的话题。我觉得也无所谓吧。有就是有,也没有必要搞得见不得人似的。但大家没有必要老是揪住这个来说。
HA:从原来的“晴格格”到结婚生子,现在大家都叫你“艳姐”。对于一个女人来讲,家庭和事业有矛盾吗?你如何看待家庭和事业的关系?
王艳:艳姐是公司同事和影迷叫起来的,我本来就比她们大啊(笑)。我觉得家庭和事业不是矛盾的,家庭是第一位的。
HA:球球做过的最让你感动难忘的事情是?
王艳:一次,球球不知道从哪里学会一个“塑料袋炸弹”的游戏,自己玩得不亦乐乎。他先是把塑料袋吹满气,拧好口,然后用力一拍,为的就是听那“啪”的一声响。男孩子的游戏嘛。不过我发现,他每拍一下,就会立即扭头看看我。看我没反应,他就继续玩。起初我并没有在意,只是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
忽然,一声很大的“啪”响起,吓得我哆嗦了一下。还没等我回过神,球球就已经出现在我身边了。他一个劲儿地抚着我的背,学着我平时哄他的声音说:“妈妈不怕,妈妈乖,妈妈不怕。”我惊跳的心在小人儿的安抚下,渐渐平静了下来。看着还在摸着我的背,哄着我,甚至有点焦急的球球,我才恍然明白:他之前每拍一下看我一次,原来是确认有没有吓到我。
HA:继《完美妈妈》之后,你又推出《球妈育儿手记》,出这本书是出于什么考虑的?
王艳:这本书当时是我的第一本书《完美妈妈》那个出版社找到我,希望我们可以做《完美妈妈2》,我们想第二本书就做关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这本书名叫《球妈育儿手记》,同时我们起了个小的很有意思的辅助书名―《妈妈,不怕》。有两个含义,这句话是引用了当时我的孩子球球对我说的,很像一个小男子汉。这本书用球球做案例,讲述了孩子从1岁到3岁的成长过程和一些小故事,希望妈妈们看到孩子的变化和一些做法不要怕,希望球球的案例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妈妈。我把这本书定义为是一本分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