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偷情:发乎情 止乎性
文/本刊记者 胡舒彦 实习生 吴嘉裕
在梦露主演的名片《七年之痒》中,一个结婚七年的作家在妻子、孩子出门度假之后,立刻心猿意马地跟楼上的女邻居眉来眼去,但是,当想到老婆、孩子就要回来时,这段感情也就戛然中止。
如今,这种心理和行为,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中国人身上。
“亚偷情”,这种没有性,但关系暧昧的感情,呈现出情感上的一种亚状态。
新浪网的专项调查显示,64.42%的女性和74.67%的男性承认,在周围朋友、同事的身上看到过亚偷情的“婚外密友”;83.19%的女性和84.44%的男性承认,自己在婚姻之外有“亲密异性朋友”。
“人需要从浪漫的关系幻想中,获得面对现实的精神动力以及安全感、被接纳感、自我认同感,不让人去幻想几乎不可能。”心理医生李子勋在描述亚偷情时如是说,“没有人可以用理性去控制内心的欲望,去禁止情欲在非现实领域与可心的人演绎爱情。”
因此,亚偷情并不只是一个道德问题,更关于人性与自我认知的心理层面。
在李子勋看来,亚偷情与偷情在情欲基础上是同源的,但同时,亚偷情也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历程,或是无意识地在完成早年压抑的情结。
补偿心理型
代表人物:章小蕙
“与钟镇涛婚姻出现问题时,正值小女儿出世,当时不想离婚,是大家协议在女儿5岁前都有父母陪,所以大家都心知肚明,就各自Happy了。而我才敢偷偷地去与白头佬拍拖。”当被问及白头佬一方面追她,另一方面又照顾患病的前妻,似乎不妥?章小蕙声称:“人是为自己而活,当时我好想人疼爱,他就出现了。”
生活中人:白丽(化名) 34岁 公务员
白丽婚前不乏追求者,而她喜欢上了沉默寡言的大学同学,两人在恋爱一年半后很快就结了婚。但是,婚后白丽逐渐发现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老公在计算机公司上班,工作很忙,周末也时常要加班,温情脉脉的时间少之又少。
“每天回到家,迎接自己的都只有冰冷的房间,连个喘气的东西都没有。”丈夫的寡言,在婚前看来是老实憨厚,在婚后却逐渐觉得是木讷无趣。
不过,白丽依然是招人喜欢的,一位男同事对她非常关注。两人常在一起共事,慢慢地也一起吃饭、逛街,他们从来没有说出过彼此的好感,但白丽觉得各自也心里明白。
事实上,两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白丽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并没有想结束现在的婚姻。
专家分析:背叛却为婚姻的坚持
偷情或是亚偷情,有时看起来像是寻找一种心理平衡。虽然出轨或精神背叛,但可以让人在乏味的婚姻中坚持下来。
从心理学角度讲,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当一个人渴望得到家人的关注、理解而不可得,于是就在婚外寻求补偿。
专家表示,白丽在自己的婚姻中处于被动状态,对自己丈夫有诸多不满,却没有开诚布公地和丈夫讨论过这些问题,许多矛盾都是从缺乏沟通产生的。而作为丈夫,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该先冷静下来,进行交流,找到问题根源。
然而,亚偷情并不能改变白丽的婚姻现状,它只是提供了一个逃避问题的渠道。
婚姻还是夫妻双方经营的结果,靠亚偷情来缓解婚姻中的郁闷,决不是长久之道。况且这种亚偷情的状况一旦被夫妻中的另一方发现,很容易导致原来已不和谐的婚姻土崩瓦解。
寻找刺激型
生活中人:周恒(化名) 41岁
在外人看来,周恒的一切都是那么值得羡慕:事业有成,有个贤惠的老婆,儿子高中在读,成绩很好。但用周恒自己的话说:“自己就像普希金《渔夫与金鱼》中的那个渔妇,虽然已经得到想要的东西,却仍想要更多。”
于是,周恒开始频繁地出入各种酒吧、茶会、健身馆,尝试自己以前没试过的经历。他毫不忌讳地承认,自己有许多婚外密友,但也总是跟上一句:“我们只是纯聊天的关系。”而不管有什么活动,周恒总是能请到合适的红颜知己帮忙,其身份从电视台的主持人到乐手,从茶道高手到魔术师等等,不一而足。
对于周恒来说,他并不想破坏自己的婚姻与家庭,但又企图在平淡的生活中找些刺激。与各个异性朋友保持亲密的联系,成了他填补空虚,寻求刺激的方式。
专家分析:欲望无止境 诉诸亚偷情
亚偷情有时像一种精神自慰,情人的追求暗示自己还可爱,主动的追求暗示自己还年轻。
事实上,很多亚偷情并非因为婚姻不幸。专家指出,大多数亚偷情者,尤其是男性亚偷情者,往往是希望通过亚偷情,寻求新鲜感与刺激感。
“从本质上说,偷情和亚偷情的欲望基础都是根植于人类对亲密的渴求,而且这种渴求往往都是没有止境的。”专家表示,人需要从浪漫的关系幻想中获得面对现实的精神动力以及安全感、被接纳感、自我认同感,亚偷情正是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幻想。
“因生活空虚而产生的亚偷情,本质上来说是对伴侣的厌倦,以及对情感无止境的欲望造成的。”专家指出,面对这种亚偷情,我们要提高自己的道德底线。对婚姻的忠诚,体现在肉体上,更体现在精神上。提高底线,是避免亚偷情的方法之一。
另外,需要看到的是,生活存在着许多纬度,情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对于认为生活平淡无趣的人,不妨在其他方面寻找乐趣。况且,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能够平等地生活,也不失为一种境界。
崇拜情结型
代表人物:林徽因
梁思成和林徽因是被无数人羡慕的才子佳人组合,但林徽因也曾经陷入类似的苦恼。已经结婚的她,一度被学者金岳霖的才华和痴情所打动。梁思成甚至给予了她选择的自由。
最终,林徽因还是感于丈夫的大度而作出了抉择,留在自己的丈夫身边,同时仍然当金岳霖是一个家庭的朋友。
生活中人:方先生 37岁 高校教师
方先生在大学教书,经常徘徊在市内各大图书馆。一次在图书馆查资料时,与身边的女士聊了起来。
方先生研究的是近现代文学,而他太太却是彻底的理科生,在某公司做会计,平时夫妻两人在工作方面并没有过多的共同语言。那位“图书馆女士”,则曾经幻想结婚对象是一个博学的男人,但她的老公并非如此。虽然婚姻生活幸福,但老公并不理解自己在文学方面的爱好。
方先生和“图书馆女士”志趣相投,交换了联系方式,并经常相约一起散步。但因为都有各自家庭,所以除了约会、聊天、偶尔交换几个亲吻外,关系并没有更进一步。
专家分析:压抑情结的无意识宣泄
这种亚偷情,其实可能是无意识中在完成早年压抑的情结,为了消除内心的痛苦纠结,来不及考虑到责任与道德。
俗话说,男人除了需要一个老婆,还需要一个红颜知己。在女权解放的今天,这句话对女人来说,也同样适用。现代人有无数理由可以论证拥有一个知己无伤大雅,不会对婚姻造成伤害。
但是,所谓亚偷情,与偷情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一个不小心,就会使知己变为祸水,祸人祸己。严格说来,即使“偷情”,其目的也不是为了破坏婚姻,但其副产品很可能是婚姻的解体。
网络偷情型
代表事件:铜须门
一位网友“锋刃透骨寒”在网上发帖自曝,其结婚六年的妻子,由于玩网络游戏并加入了“刀锋透骨寒”所在公会,和公会会长“铜须”、一名在读大学生在虚拟世界里长期相处产生感情。不过,与亚偷情所不同的是,这一事件最终以一夜情结束。
生活中人:苏娜(化名)的丈夫 32岁
苏娜说,她的丈夫最近成为一名网虫,经常一下班就在电脑前安营扎寨。除了抱怨不再承担家务,苏娜对此并没有太大的意见。
可是,在苏娜偶尔一次浏览丈夫的博客时,却发现他和一位叫做卿卿的网友十分暧昧:每篇日志、每个相册中,都有该网友的留言;而从留言内容上看,该网友十分了解丈夫。此外,丈夫也频繁地回复这些留言。
苏娜顿觉不妥,自己和丈夫结婚5年,从来没发现他和其他女人有过这么频繁的互动。她随即登录丈夫的QQ,找到了这位叫卿卿的网友。从两人的聊天记录上看,两人互称“宝贝”、“亲爱的”,并不时有暧昧、限制级的语言出现,俨然一对小夫妻。丈夫平时很少和自己讨论工作上的困难,却在QQ上向网友倾诉自己心情不好。
在苏娜愤怒的询问中,她丈夫承认自己是在博客中认识这位网友,因为该网友经常留言,很关注他的动向,所以他就顺势与她成为“好友”。但两人只是在网上有些暧昧的语言沟通,真实生活中并不认识。
专家分析:欲望无止境 诉诸亚偷情
现实中,网络工具让亚偷情的男女如鱼得水。
选择网络偷情,不仅是一种方式,同样也源于特殊的心理。专家表示,这些亚偷情者一般可能会因为太害羞,而不好意思直接面对面接触,但网络却解决了这一问题;或者,他们担心自己从亚偷情发展到偷情,而故意规避现实中的面对。
从婚姻问题根本来看,苏娜的老公之所以和网友有着频繁的联系,很可能源于难于向妻子倾诉自己的不快,又适逢善解人意的网友,自然难以抵制诱惑。因此,对于这种原因的亚偷情,夫妻双方都有一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