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会模式:民间慈善的未来方向
玉树地震后,一群身着黄马褂的志愿者在结古寺营地上帮助无国界医生建立诊点,并发放他们筹集来的物资。这些活跃在受灾第一线的“黄马褂”,便是广东狮子会的志愿者。
广东狮子会是2002年成立的民间公益慈善服务组织,具有独立的社团法人资格,隶属于国际狮子会—全球最大的志愿服务组织,有着93年的历史。广东狮子会发展至今,已有52支服务队,会员约1500多人,而这些志愿者的身份多以企业家、专业人士和白领高管为主。
一般来说,通常是队员们先进行调查走访,寻找需求,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筛选,最终决定帮助对象。
与一般慈善机构不同的是,狮子会筹集善款并不全向社会募捐,会员自己也要捐款。比如汶川地震时,时任会长的黄昌伟就捐款63万元。
“我们的善款多数是自己会员的捐款,有的会员也向亲戚朋友募捐,与有官方背景的慈善组织相比,不算多,但每一分钱都会用到实处。”黄昌伟向本报记者表示。如今已卸任会长的他,仍一如既往做慈善。
成功完成善款募集之后,便是实施具体的帮扶服务。以帮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的“视觉第一”为例,队员要联系医院或医疗队,购买晶体和手术包等材料,组织前往服务地点,现场分配志愿工作。
最后是验收回访。2008年广东狮子会完成了7000例白内障患者的复明工程,类似这样的回访场面也进行了7000次—眼科医生或狮子会员在术后次日为受助者撕下纱布,举起手指问:“看到几个指头啦?”患者答:“3个!”在场的人都兴高采烈。
这是狮子会的最大特点,会员亲力亲为—出钱、出力、出席、出心,做到“慈善+志愿”,现任会长雷建威称之为“参与式慈善”。
经过8年的发展,广东狮子会做得有声有色,先后获得“广州市春运抗灾救灾先进集体”、“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然而,看似一帆风顺的广东狮子会,在成长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解和曲折。创办伊始,由于广东狮子会的“国际背景”,主管部门领导一度对它存有疑问。
去年,广东狮子会没有获得捐赠发票扣税资格,原因是多个服务队在外使用名称不规范,无法通过2007年的社团年审。
有会员认为,自己在做好事,政府却要管制。对此,雷建威认为:“不管做什么,都会有游戏规则:你按照游戏规则办事,什么都会很顺当。”
尽管前进路上的困难和阻碍无可避免,但对狮子会的未来,黄昌伟很有信心。广东民政局一个领导曾鼓励他:“或许老百姓已经对行政命令式的慈善活动疲惫了,你们自己筹划的、自己实践的公益服务,有可能是中国未来慈善公益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