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控印度洋 奥巴马布局也门

2010-02-20 23:32:20
来源: 时代在线网
海地地震适时地转移了世界媒体对于也门的注意,但美国在也门周边的战略性水域的布局脚步并没有停止。通过派遣特种部队,提供军事援助等手段,美国力求实现在也门的长期军事存在。

尽管美航班机炸机未遂案引发的美国派兵进驻也门、开辟第二个“阿富汗战场”的猜测似乎已是旧闻,但各界对于美国的下一步动向仍持密切关注的态度。

各国关注也门的背后是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也门位于红海与印度洋的咽喉处。近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也门问题国际会议进一步凸显了也门对于世界多国的战略意义,这其中包括中国。

目前,美国已经在与也门隔海相望的吉布提有军事存在,如果再对扼战略航道要冲的也门施加决定性影响,那么未来的印度洋之争,美国便能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

这也很容易理解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于也门所作出的承诺:“美国将分享情报,训练也门部队,而且还可能针对当地武装分子采取联合攻击行动。”

美国强化军事存在

对于也门,美国人并不陌生,这里是“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祖籍所在地。据英国媒体报道,“9·11”事件之后,本·拉丹便躲进了也门的山林,美国一度派出特种部队搜剿。让美国感到难堪的是,124久未露面的拉丹突然通过录音讲话宣称,对在去年圣诞节发生在底特律上空的“未遂炸机案”负责。他还扬言,将继续对美国发动更多恐怖袭击。

美国再次展示了自己的军事肌肉。

“上周,美军的‘战斧’Ⅳ型精确制导巡航导弹攻击了也门境内的‘基地’目标,这是自去年12月以来,亚丁湾的美国海军第三次对也门南部的‘基地’重要目标实施直接打击,而美军的特种部队也已经进入也门。”驻萨那的一名外国武官近日透露。

“几乎每个也门人都有一支枪,与阿富汗一样,也门也是军阀林立;随着外国势力的介入,一场内战一触即发。”在爱尔兰记者帕特里克·科克恩眼里,境内多山的也门同阿富汗十分相像。

奥巴马为何强化美国在也门的军事存在?

“奥巴马是个聪明人,介入也门事务将被证明是维系美国全球霸权的最为聪明的一步棋。这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答案。”印度外交官巴德拉库马尔认为,美国的举动有着更深远的战略考虑,不仅仅冲着也门境内的恐怖分子。

美国以色列可双赢

只要扫一眼也门的地图就不难看出它的重要性,它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之一,连接着波斯湾与阿拉伯半岛,紧邻美国的保护国沙特与阿曼。“实际上,山姆大叔是在‘宣示地盘’,就像一只狗对灯柱所做的那样。”巴德拉库马尔称。俄罗斯一直试图重启苏联时期位于亚丁湾的军事基地,但美国未能让它如愿。

此外,美国发出信号,它的军舰不会只停留在也门,它们还在向索马里和肯尼亚进发着。这样一来,整个印度洋西岸便都有了美国的军事存在。整个地区留给竞争对手的只剩下伊朗的海岸线。

美国介入也门事务不会采取伊拉克或阿富汗模式,奥巴马不会派遣地面部队进入也门,只会部署无人飞机以及特种部队“提供情报支援,帮助训练也门部队应对‘基地’组织的威胁”。“奥巴马的核心目标是在也门实现长久的军事存在。”巴德拉库马尔表示。

美国将自己的军事威慑推至也门后,它对伊朗的包围进一步收紧。一旦五角大楼决定对伊朗动武,那么也门将作为以色列军队进攻的一个跳板。

美国的军事存在对以色列来说,还意味着更多的利益。

据报道,目前,也门政府并未控制全局,这使得强大的以色列情报机构可以很轻易地找到自己的活动空间。以色列人之前在伊拉克北部就曾用过类似的手段。

以色列将在也门找到一个立足点,这几乎可以说是上帝的礼物,它的身影终于能够出现在阿拉伯半岛。长久以来,以色列一直寻求成为地区大国,但这一梦想因为缺少连通海湾地区的通道而受到压制。

以色列人同样能给美国提供便利。以色列情报人员将渗透也门当地逊尼派当中的极端组织,这些组织被认为是“基地”组织的分支。以色列的这种渗透能够为美国反恐提供有价值的情报。

最终目标是印度洋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在全球战略方面的主要收获将是能够控制也门的亚丁湾。英国人认为亚丁湾是通往亚洲的大门,控制了亚丁湾和马六甲海峡将能够保证美国在印度洋“大赌局”中占据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印度洋航道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无异于人体的动脉。

“控制这些航道,华盛顿向北京发出了强势信息:如果中国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正在衰退,那么此举告诉中国,那些不过是幻象。”巴德拉库马尔表示。

能源问题专家、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中国已是一个全球贸易大国,我国对欧洲的绝大部分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以及我国从苏丹进口的石油,都主要经过苏伊士运河的海上运输。如果也门乱了,那将直接威胁中国的海上贸易通道。”

也门扼守红海出口的曼德海峡,是经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印度洋船只的必经之地。

中国目前在印度洋地区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印度是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盟友之一,两国自然不希望看到中国海军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印度强化自己对斯里兰卡的影响,美国则改变了缅甸的策略,以削弱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巴德拉库马尔称,“中国一直希望开辟一条通往中东、波斯湾以及非洲的新航道,以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美国则希望继续以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钳制中国通往欧洲和西亚的航道。”

竞争将不可避免地发生。

印度政治精英不再抱怨美国,在经历了初期的怀疑和担忧之后,他们意识到奥巴马与他的前任在美国全球战略问题上的立场并无二致,其中,遏制中国是一个核心考量。

印度总理辛格访问美国时,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前不久访问印度,进一步推进了两国在军事层面的合作关系。

印度与以色列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以及两国关系的极大提升,间接推动了它与美国的关系。犹太游说团体向来是印度可以依赖的朋友,它们能够对美国国会、媒体和智库施加重要的影响力。

很显然,牢固的美国、以色列、印度三方同盟为印度洋争夺战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它将对印度洋、波斯湾以及阿拉伯半岛的局势产生重要影响。去年,印度海军正式在阿曼亮相。

报料、投诉 :sdzb@time-weekly.com

© 广东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869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