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寻找中国味道
五年前,柏傲立(Olivier Ballevre)从瑞士洛桑来到中国,成为雀巢北京研发中心总经理。这意味着他要从一个熟悉的实验室转向一个完全陌生的实验室。因为,这位出生法国、拥有兽医医师证书的医学博士,对中国的中草药材一无所知,但他的任务却是要领导他的团队加速对中国传统食材的研发和利用。
对于柏傲立来说,这有如一场惊奇的冒险。但对于这样的安排,他一点都不感到奇怪。从2000年开始,雀巢作出了一项战略性决策,决定从一家技术型食品饮料企业转变为以研发和市场驱动、致力于营养、健康的食品集团。这样的战略目标意味着雀巢的研发工作将需要更加开放和大胆创新的态度。
雀巢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短。以1984年雀巢第一家办事处在广州设立算起,2009年,已是雀巢进入中国的第25个年头。目前,雀巢中国的销售额对其全球销售额的贡献为2%,但却是雀巢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雀巢有三分之一产品在发展中国家销售,预计十年内雀巢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收益将超过发达国家,占到40%-45%。
在柏傲立看来,注重中草药的养生之道,是中国非常可贵的文化传统。但可惜的是,大多数的年轻一代并不注重这方面的知识。而中国丰富的中草药材,给雀巢的实验室提供了许多研究的素材。
如今的柏傲立,对枸杞的用途了如指掌,对一些中草药的功能如数家珍。他喜欢喝茶,还会在其中放入些枸杞或者菊花。他和他的研究团队正试图唤醒中国消费者对传统食材的热情,通过传统食材的运用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光。
传统食材的摸索
为保证研发工作,雀巢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2001年,雀巢在上海建立它在中国的第一个研发中心。
其中,北京的实验室是雀巢除瑞士研发总部之外唯一一个还具有基础研究功能的中心,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营养和生命科学、食品科技以及包装材料等。其中,对于营养和生命科学的研究将集中在生长发育、健康老龄和体重控制三个重要方面。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薄凯还表示,这个新的研发中心还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钻研中国的传统配料。
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像雀巢一样在研发领域内投入了这么大的人力与财力资源。据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08年,雀巢在研发上的投入达到19.8亿瑞士法郎(约合120亿元人民币),这相当于在华的年销售额。
雀巢就是在这些实验室里,在传统食材寻找灵感的过程中,提出“草本雀巢”的概念,并开始源源不断研发出新产品。
从这些实验室研究出来的成果,并不是每一个都那么轻易被消费者接受。
但是,雀巢并没有因为初始阶段遭受到打击而放弃在寻找中国传统食材的机会。在柏傲立看来,“不是每个类别的产品都是适合传统元素的载体”。因此,雀巢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到了谷物食品、烹调食品、茶饮料、巧克力等品类中。
2006年,雀巢在广受欢迎的威化巧克力系列中推出黑芝麻夹心口味。黑芝麻富含优质蛋白质,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脂,是中国传统的养生食品。这是雀巢尝试将中国风味融入到产品中的成功例子,目前黑芝麻口味的威化产品在6种口味中销售量排第三。
雀巢还在西式麦片中陆续研发了红枣、红豆和黑米三种配方,是一个将西方生活方式与中国口味和文化相搭配起来的产品。此外,雀巢还在两款婴儿米粉产品加入绿豆和莲子成分,使产品同时具有去内火的功效。
但并不是将食材添加到食物中都能成功。“茶研工坊”茶饮料就是一个例子。2004年,雀巢和可口可乐合作研发推出 “茶研工坊”。并将这类饮料做成系列产品,还分为男版、女版,概念和工艺让人眼花缭乱。但消费者似乎不愿意为这样一瓶含有五六种中草药成分的茶饮料买单。在市场推广销售三年后,因为没有得到预期的市场反应,“茶研工坊”被宣布结束“试销售”而退出市场。
分析人士认为,在当时并不成熟的茶饮料市场,红茶与绿茶才是主流茶产品。“茶研工坊”定位于草本养生概念,功能性饮料显然不符合消费者对茶饮料的要求。
弘扬食材价值
产品的成功和失败都不是偶然的。雀巢需要知道消费者对哪些食材感兴趣,对哪些不感兴趣。
雀巢通过采取针对消费者的市场调查,通过寻找50-500个分散在许多不同地域的样本,了解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然后再将在调查中形成的想法和概念,被研发中心执行到产品开发中。在产品上市后,雀巢还要再次到消费者中去,这次是去了解产品是否符合他们的预期。
这样有助于雀巢对市场迅速作出调整,投放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再舍弃不太合消费者胃口的产品。如今,雀巢对于中国传统食材的运用越来越娴熟了。
2009年9月,雀巢推出“雀巢怡养”高端健康液态奶系列产品,充溢着中国味道的产品大受欢迎。其中,“雀巢怡养5+
此外,作为日常消费品牌的雀巢,更试图将产品平民化,让更多的二、三线城市的中国家庭,品尝到这些营养健康食品。据雀巢中国公关经理何彤介绍,雀巢开发了相应产品来满足低端市场的需求。“这些产品的主要特点是,低价位,高营养,小包装更经济。如雀巢新近推出的雀巢营养早餐奶麦粉,每包只卖9.9元,该产品只在非一线市场销售。”
不仅如此,雀巢首席技术官Werner Bauer还表示,雀巢要把研究中国传统食材,作为促进中国乃至全世界消费者健康水平的重要方式。不仅仅让中国人享用到本土传统食材的益处,同时也让世界其他地区对中国文化日益浓厚的消费者分享到美味。这也是雀巢目前面临的挑战,那就是怎样把中国生活方式带入到西方口味和文化中去。
雀巢首先从临近的东南亚国家,开始推广中国口味的产品。2006年,雀巢在马来西亚上市一款美极鸡肉红枣粥,在包装的显著位置用中英文标明了“含有枸杞成分(Rice porridges with Kei Chi)”。枸杞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是养肝益肾的一味中药,其中富含的玉米黄素又有促进皮肤健康、明目的特殊功效。雀巢研发的特殊提取工艺将牛奶作为载体制成枸杞乳,这能够让玉米黄素的生物利用率提高到普通枸杞的三倍。
但像枸杞这些食材,在欧洲和北美市场的消费者眼中却是“神秘物质”。从两年前开始,雀巢已经在欧洲公司讨论是否能让含有枸杞成分的产品上市,但第一要做的工作就是必须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因为大多数中草药都不被当地法律允许作为食品原料,一旦要把枸杞加入到食品当中,它就必须首先成为一种食品的新原料。申请和讨论、验证的过程经历了很长时间,现在枸杞已经被接受可以作为食品原料在欧洲上市。
但枸杞只是雀巢面临问题的开始,还有许多中草药材仍然面临同样的进入门槛。在柏傲立看来,中国传统的中药和按摩、针灸这样的中医疗法,西方正在慢慢地接受。但将中国传统食材和中草药的精华,推广到雀巢亚洲以外的市场去,则是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但雀巢不会轻易放弃对中国味道的继续探寻。这也是雀巢从瑞士一个生产婴儿食品的乡村作坊,发展到今天遍布五大洲86个国家的480家工厂,历经风风雨雨而不倒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