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击,职场潜规则

2010-06-19 19:09:24
来源: 时代在线网

在演艺圈里,“先上床、后上戏”是潜规则;在足球圈里,拿钱吹黑哨是潜规则;在教育圈里,送礼考学位是潜规则。创造“潜规则”这一概念的吴思先生说:所谓的“潜规则”,便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规矩。

现如今,职场的各个角落里,潜规则也愈演愈烈,这个含义深刻的词汇与“徇私”、“权术”、“黑幕”、“贿赂”、“引诱”等种种负面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职场潜规则知多少”,一项由前程无忧网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在企业运营管理中,潜规则比制度更重要。

面对这种行情,有人说,藐视潜规则,能力技能、道德品格才是根本;也有人说,职场的水很深,永远都不要想探究它到底有多深,要做的是读懂它的潜规则,并且尽量少地越界,这样的职场人生才成功一半。如果不小心触犯了这些潜规则,产生的后果将会让你受到同事的排斥、老板的反感,甚至丢掉饭碗。

隐秘的潜规则正在被更多人感知,但是,可以感知却依然难以驾驭。面对纷繁复杂的职场规则埋伏,你摸清了他们的底细了吗?你掌握了应对的方法了吗?

马屁型

【自述人】刘波,29岁,国企财务部经理

我以前在一家大公司做事,公司里分三派,一派是元老,一派是青年才俊,一派是高层七弯八拐的亲戚。我给这三派命名为少林、武当、峨眉,没有一派惹得起,每一派又门徒若干,凭借门派的推举,“门徒们”在公司里脱颖而出。但是我自己独来独往,没加入任何一派。

后来,我所在的部门主管出国空出职位。我心想,肯定没自己的份,毕竟哪朝都无人。但任命通知下达,新主管居然就是我。总监找我谈话说,他正是看中了我的正直,不偏不倚,这是财务人最好的潜在操守。

不过,我没有做多久,因为私人原因需要到广州生活,也就离开了那个公司,来到现在这家做财务部经理。

我手下有个女孩子,整天围着我们老总转,动不动就是“老总,您的领带好漂亮啊”、“您的衬衫颜色真有品位”。竟然就这样,她很快就混成了老总的心腹。我相信,如果不是她的业务水平比我差,取代我不是很快,而是马上!

有一天下班,我把钱包忘记在办公室,便转回头去取。办公室里的传真机正在运转,她看见我进来,立刻跳起来就往传真机那里跑。但我离传真机更近,很容易就看见传真机上的东西,居然是公司的财务报表。

不过报表是空白的,没有数据。她呐呐地解释,说是一个同学也想进大公司,学习下大公司的财务操作。

就在我犹豫着这样的事情要不要告诉老总时,一件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公司这两年发展比较迅速,在另一个省设了分部,老总居然把这个女孩推到分部经理的位置上去。那可是个美差,有实权,有油水。

这件事让我反思自己只顾埋头苦干是否太不灵活了?我开始犹豫,这马屁,是拍好,还是不拍好呢?

专家分析:

提及拍马屁的人,通常的印象是别无其他本事,只是马屁手段极高。

但现实中,“拍马屁”有时候和“善解领导的意思”有交集,所以在工作中很难界定。很多时候,这两者被一并归为拍马屁,尽管效果是一样的,但其实性质上还是有所区别。

我给拍马屁一个定义,就是在生活和其他的无关痛痒的地方满足领导;而善解领导的意思是表现在工作方面,或者对工作本身有帮助的方面。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拍马屁”没有任何正面意义。领导既然也是人,人都需要不时地被赞美几句,即使是上面说的“生活或其他无关痛痒的地方”。马屁拍得好,会取得良好的人缘关系,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他人更容易接纳自已;而拍马屁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将自已的优点展现给对方或周围的人。况且,拍马屁自古就有,再英明的领导也会喜欢被拍马屁,即便是表面上不喜欢或者不高兴,实质上还是受用的。

只不过大部分拍马屁的水平不够,太露骨、太拙劣了,马屁拍得不自然,太像马屁了,就会遭到领导的反感、同事的厌恶。因此,拍领导的马屁还要讲求艺术,别让对方感觉到你为了讨好他,或者你为了求助他才这么做的。

例如,小细节上要时刻注意给领导面子。要想笼络领导,你必须做足这点。人都好面子,尤其作为领导,在那个特殊的职位,即使他平易近人,也依然需要威严和被尊敬的感觉。那么,你就不妨多给他点面子,适当地赞扬下领导的衣着和决策、行动也不为过,值得注意的是,拍马屁应基于事实,而不宜过分夸张地瞎吹、乱拍;单位会餐,别忘记敬领导的酒,也不要等领导喝多了你再敬,一是他记不住,二是他万一认为你灌他就麻烦了。

此外,对于案例中刘波所经历的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见仁见智,不同的上司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地域性文化也有密切关系。而那位女同事的处世方法,正被很多职场人士相互效仿和尊崇,从年轻人要求进步的角度,无可厚非,但从是否合乎社会的发展需求,可能还要看她其他方面的综合情况,毕竟做好自己的本份事是一切的基础。

送礼型

 

【自述人】吴晓飞,28岁,人力资源专员   

我瞧不起那些靠给领导送礼博得升迁的人。有本事,靠能力吃饭!

我一直很努力地工作,而且自我感觉,我每项工作都完成得不错。有一次,部门主管让我寄一封公函,我觉得那信不该寄,就先扣下来了,结果过了一天,主管果然后悔了,我告诉她信并没有寄出去,主管当时就说“如释重负”。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主管对我似乎就是不满意,就像和我过不去似的,可能是她嫉妒吧。而我和其他人的关系都很好。每次开会,老板会指定我做会议记录,每次我整理出来就直接交给老板,他都夸我有生花的文案整理功夫;有时候,其他部门的同事有事请我帮忙,我也总是爽快地答应,所以在同事中口碑也不错。

前几天,我们部门一位很平庸的同事又升迁了。听说,这位同事常会给主管送点小礼物,因此很受关照。前不久,他还花心思地将一款印有祝福语的普洱茶做成美观大方的工艺品送给上司。

专家分析:

关系,是个很有文化内涵的东西,现在不少西方国家也都在研究中国的关系文化,而送礼是关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实,向上级送礼、加强感情沟通与诚实、正直、勤劳、与人为善的人品并不冲突。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人在职场江湖,除了业务上的压力,还有各种利益冲突或者关系不和。上级在工作中是良师,也是“大树”,既然已经在工作中力争尽善尽美,何不再利用机会,向上级表达你的感谢呢?

但是,很多人误解了“送礼”的意义,它并不是单纯用贵重的礼物去贿赂领导,而强调要善于用心去笼络。很多人一提到送礼,就想起一些“大件”、“硬件”,这些即使你送了,领导也未必领情,他会认为他应该得的,或者认为你有求于他才这么做,甚至这些东西对于他根本不算什么,他收了也没放心上。

事实上,既然“送礼学”属于“关系学”,很明确,送礼送的不是物,而是心。你要让领导知道,你是他的人,你是心里有他的人。老板要的和用的是你这个人,而不是你的礼物,再贵重的礼物,也不能取代你的忠心和才能给公司带来的贡献。

再说,送礼不一定就是下级对上级,也可以是同事之间,也可以是上级为了安抚下级,总之,小小的礼品表达你对受礼人的心意和感情。

所以,一定要具有代表心意的礼物,一个看似随心随性的小礼物,可能更让领导觉得你心中有他,恰好迎合对方好感。平常表示感谢的“小功夫”做到家,时间久了,就能俘虏对方的心,关键时刻也只需要点到为止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当官的不打送礼的,但是还要尽力避免唐突地送大礼给老板,否则会让老板心生疑惑,觉得你有事相求,感谢就是感谢,心意到了就可以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送礼是搞好关系的方法之一,但不是百试不爽的定理。本文案例中主人公始终不得其法,犯了职场的几点大忌:其一,不听从主管领导安排,私自扣下主管的公函,表面上帮了领导,但实际上不听从安排的事实已经造成不好影响;其二,盲目信奉本事万能,乱表现能力,会给领导一个不好的感觉:你想替代他;其三,越级汇报;其四,看问题比较狭隘,不懂得全面看问题,同事既然能升迁就代表他不平庸,至少有过人之处,就说送点小礼物这事,这也是他的能力之一:沟通能力。

现如今,一个人的能力包括技术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和组织能力,企业用人都是想用全面的人,不再单纯过分强调技术部分。

暧昧型

【自述人】小姐,32岁,进出口公司项目经理

刚来公司的时候,面试我的人当中就有我们部门一位比较资深的同事。那人长得一般,不过言谈举止挺大方,挺有感觉的那种。

等到我正式上班后,其实对他还是有点偷偷关注,但我真的没想什么,只是单纯对一个人比较感兴趣。后来,工作中很多他会指点到我的时候,交流的机会也比较多。

那时候,刚到这个公司,我压力挺大的。可男朋友和我身处异地,虽然感情不淡,但有的时候总想有个人唠叨下安慰下。

相反,和那位前辈呢,几乎是从早到晚看得见,尤其是赶上天天加班的一段日子,两人相处的时间更多了。

我感觉,他对我也有一些好感。每次加完班下班,总能在电梯口看到他等电梯,不可能总这么巧的;今年,我过生日,还单独请我吃饭;有次一起出差,旅途中他也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

工作上,我搞不定的时候,他也偷偷帮我,鼓励我安慰我。因为公司主营货物进出口,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审核整个流程,他会通过自己的优势和工作职权,在审核流程中给我跳过一些步骤,简化了很多操作。当然,那些帮忙也不涉及原则性问题,无伤大雅。

其实,我们俩什么事也没有。他都有孩子了,我也只是偶尔关心他,嘘寒问暖下。我们好像只是比同事多一点,是可以互相托付事情的同事而已。

专家分析:

男女关系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颠覆了传统的主力,更多的异性关系出现了。这些无法定义的情感,被叫做“暧昧”。暧昧,已经成为现代都市写字楼里新的一种男女关系。他们举止亲昵,甚至无话不谈,但是并没有任何男女关系的牵扯不清,在同事友情和爱情的灰色地带滑行,尚没有乱了分寸,听上去有点柏拉图式爱情的唯美。

不得不承认,从心理上,一些人有“暧昧”的需要。首先,在遇到问题时,异性朋友会使你在解决问题时多了一个思考的角度。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往往会遇到来自各方的压力,有时候靠同性之间的友情、夫妻之间的亲情都很难排解,而同事看问题的角度、感观度和自己所处境遇会更加接近,往往更容易相互理解。

如果在办公室里有一位较为亲近的异性朋友,甚至可能会使你工作时的心情丰富起来。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甲方乙方,异性相吸,大单手到擒来;女领导爱护男下属,男上司受女员工拥戴。在职场江湖,暧昧甚至成就生产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暧昧”向左向右都与“异性知心”和“办公室情人”不好区别,因此,这种身份十分敏感和危险。所以,办公室异性一定要把握好彼此的分寸,掌握友情和爱情的界限,友情一旦往前走一步就可能演变成办公室的爱情,进一步就可能危及双方家庭,冲破了道德的底线,诱发事业上的崩盘。

 

办公室的异性关系,应该是自然的、随意的,同时也是坦荡的、问心无愧的,以此避免还处于美好状态的“暧昧”向破坏力的方向滑坡;而良好的、正当的知己关系往往体现志同道合,彼此关心成为事业上的动力和相处支持。 

权色型

【自述人】Lucy28岁,商务代表

我在公司做商务代表,这是一个左右为难的工作。

听我同事说,我到这家公司不久,老总就成了我们那个办公室的常客。他常来“关心”一下我,我自己也觉得特别尴尬,烦透了这个五十几岁的老头。好在办公场合,还有其他同事在,老总也不至于把我怎么样。

后来,老总干脆打电话叫我到他的办公室去,说有交办事项。可这一般应该是科室的头去办的事情,他却经常叫我去,然后传达给科室的领导,闹得科室的领导对我也很不满意,同事们也在背后窃窃私语。

这还不算,在公司外面,我还是这么个角色。出去谈项目,有时候为了建立感情,拉扯点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也正常,但有的客户就把门锁上,坐沙发上,靠得很近地跟我说话,还时不时地有意碰一下这里、瞄一下那里,甚至有的直接就提出来要求。

做我们这行,这种事其实很常见,有的人就能放得下,拿到单什么都不考虑,我就不行。有一天晚上,我们老总从宾馆打电话来说,让我过去谈话,我说忙,拒绝了。从此以后,尽管老总表面上什么也没表现出来,但看我眼光冷冷的了,更让人别扭。

如今经济形势严峻,想换工作很不容易,此外,我也非常喜欢自己现在的这份工作,而且收入还不错。但公司内部有这么个老总,公司外面整个行业又这个风气,每天都在那儿发愁,不知该何去何从。

专家分析:

“权色文化”自古就有,现在也不少见。但与其他潜规则尚有可取之处不同,权色交易应该完全被杜绝和排斥。

从一个男性管理者的角度讲,权色交易是危险的。不要幻想权色能让双方利益牵制,相互保密;要试想,一旦一方利益受损,利益牵制的链条也就随之断裂。权色交易的暴露,很可能使你前途尽毁。以上仅仅是从事业角度的考虑,更何况还将造成家庭、子女和社会的矛盾等一连串的反应。

至于被“潜规则”的职场人士,想要绕过权色交易的要求,角色意识和自信心很关键。首先,要知道自己在单位里是干什么的,规范的沟通和汇报关系是什么,自己胜任工作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其次,要有强大和稳定的自信心,对自己有一种积极的客观的肯定的评价;在不能维持常态的交易中寻找安全感,不如积极充电,要知道对方的心都和股市一样,瞬息万变。

此外,要培养自己职业化的意识,识变、应变、改变是职业人必备的素质。面对职场性骚扰,也要拿出职业化的姿态与之抗衡。从日常行为上,艳丽的装扮、娇嗔的语气,有时可能是种优势,但也是炸弹,职场美女一定要学会适当地“藏美”,让别人对你的感觉从外表美转向知性美,尽量展示自己理性、聪慧、干练的一面。理性干练的白领丽人,男人即使有色心,也没有色胆。

对于和老板、同事、客户独处时,他突然满含深情地握住你的手,说一些不合适的话,用露骨的语言暗示你。面对这种让人尴尬的状况,你的表现一定不能含糊不清,要态度坚决、一本正经的态度表明:我不喜欢这样。

其实,男人对女人的初次骚扰,一般只是轻微的试探,由此观察你的反应,并决定他的进一步行动。如果你能及时地心平气和地表达出自己的不快,既能使骚扰到此为止,也不会伤了和气。很多时候,对方是抓住了你担心失去订单、害怕遭到冷落或者急于被关注等心理,才采取行动的。

报料、投诉 :sdzb@time-weekly.com

© 广东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869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