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调》的文化纷争

2009-08-06 07:42:36
来源: 时代在线网
上世纪50年代,湖北民歌《种瓜调》被整理改编成为《龙船调》,从此不断流传,甚至流行到东南亚,还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再后来,经过著名演员宋祖英和汤灿的演唱,《龙船调》更走遍全世界。而这首歌的属地到底是湖南,还是湖北,争议一直存在。

湖北利川—民歌《龙船调》的故乡,即将在此迎来第一个“龙船调”艺术节。该市市委宣传部部长周峥嵘正忙着筹备这一大事。可就在不久前,她在湖南省门户网站上,发现“父亲改编的利川经典民歌《龙船调》被标注成了湖南民歌,且没有署上父亲这个创作者的名字。”

民间艺术著作权何在?

根据周峥嵘所说,记者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依次点击“网上湖南”、“湘味湘情”,确实发现“湖南民歌《龙船调》”的页面。对于这一点,周峥嵘难掩气愤。

周峥嵘介绍,父亲周叙卿在利川县文化馆工作,上世纪50年代,他根据民间采风得来的资料把在利川脍炙人口的《种瓜调》民间小调整理改编成《龙船调》,这首歌在当时的恩施地区表演中被评选为优秀节目。早在上世纪80年代,《龙船调》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对于这首驰誉世界的中国代表性民歌《龙船调》的归属问题,无论是维基百科、互动百科、还是《中国民歌大全》,都标注为湖北利川民歌。很多研究民歌的专业人士认为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异议。

记者辗转联系上湖南省政府信息中心一位丁姓处长,但谈及此事,他拒绝回应。次日,前文所提页面已被删除。记者再次联系该部门,电话那头仅说了一句“有错就改咯”。当记者提及此事可能牵扯著作权问题,对方即挂断电话。

对此,周峥嵘说,“他们就这么撤了,肯定是意识到有问题。”

对于民间艺术作品有没有著作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里只提到一句“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至今并无确切条例说明。我国民间文学艺术资源非常丰富,当年轰动全国的“乌苏里船歌案”,就牵扯到民歌的著作权问题。

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副秘书长斯伟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龙船调》确实是由周叙卿在湖北民歌《种瓜调》的基础上收集整理,那他本人就享有对《龙船调》的著作权。湖南省政府这么做,很明显有侵犯署名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嫌疑。”

《龙船调》与利川

著名演员宋祖英、汤灿都曾演唱《龙船调》。《中国民歌集》、《中国民歌精选》都予以列载。早在2003年,利川和湖南就曾就此有过争议。汤灿在利川拍摄音乐电视《龙船调》。同时,湖南省湘西政府出资,也在凤凰古城为宋祖英拍摄《龙船调》的MTV。周峥嵘说,“湘西政府试图在这首MTV上把《龙船调》署名为湖南民歌,但遭到了利川市政府的反对,最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做了一个折中,仅在MTV上署上‘民歌收集整理者周叙卿’。”这里潜藏的仍有想把这首民歌产地偷转的意思。

有学者研究,《龙船调》的旋律美妙动听,其旋法与西汉年间《宋玉对楚王问》中“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巴人”(土家族祖先)歌谣有关,这是鄂西地区最典型的传统歌曲特点之一。而歌词中大量使用衬词,尤其是衬词中的土家语留存,也是明确其民族属性的有力证据。

经过宋祖英的演唱,《龙船调》开始在世界广为人知,走遍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此曲描绘了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经渡口,请艄公摆渡过河的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

“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她在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唱出该曲经典对白。

“我来推你嘛!”观众席上数百个美国男子不约而同的高呼。

利川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讲师潘顺福一直钻研土家族文化。他认为,无论从文学意义还是音乐意义来看,《龙船调》都有区别于其他区域民歌的显著特点。作为利川民间划龙船唱腔的主体,词曲都很有特色。歌词通俗洗炼,浅显质朴。音乐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较宽,腔调高亢婉转。

在利川,龙船调俨然成为当地的标志。那里相继产出龙船调牌香烟、龙船调莼菜、龙船调酒等等,它从一个文化品牌逐渐演变成经济品牌。

今年9月,利川将迎来首届龙船调艺术节。早在7月,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近30家国内知名媒体云集北京,参加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利川政府同时邀请宋祖英来开幕式献唱。

让周峥嵘遗憾的是,宋祖英因“临时有事”改变计划,不肯前往参加开幕式献唱。这被利川方面认为是不肯正视民歌文化原产地,不尊重地域历史文化的举动。

《龙船调》的前尘往事

据恩施州著名民俗专家谭宗派介绍,《龙船调》又名灯调、花灯、种瓜调、瓜子仁调,长期在利川市柏杨坝、汪营等地流行,系群众逢年过节划采莲船时唱的一首民歌。

1953年,周叙卿到汪营区白羊咀乡采风,发现这些歌曲。周峥嵘说:“当时我父亲觉得特别有意思,就萌生了收集这调子的念头。”当年,周叙卿曾多次深入白羊咀乡,不断整理几个人所唱的调子加以提炼,重新填上歌词,最终命名为《龙船调》。

后来,周叙卿又组织当地的一些民间艺人参加文艺汇演,《龙船调》开始小有名气。在恩施地区的演出中,他们用《青草吹》和对唱两种形式演唱了《龙船调》,获得一等奖。1957年,《龙船调》首次作为全国第二届音乐舞蹈汇演节目,从此传唱开来。

 

上世纪60年代,《龙船调》被收入《湖北民歌集》。彭丽媛、宋祖英、梦鸽、汤灿等先后演唱过,并录制唱片、磁带、CD光碟。《龙船调》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25首优秀民歌之一。

报料、投诉 :sdzb@time-weekly.com

© 广东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869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