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拍拒付 诚信流产

2009-08-17 17:58:46
来源: 时代在线网

一个律师的事业

20081023,国宝工程·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对外发布信息称:国际艺术品拍卖巨头佳士得公司宣布将于明年223日至25日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办“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专场拍卖,拍品中包括1860年英法联军自圆明园掠走、流失海外辗转多年的鼠首和兔首铜像,两件拍品拍卖估价均为800万至1000万欧元,总价高达人民币2亿元。

嗅觉灵敏的媒体开始从中国各个相关部门、社会团体那里征集对此事的表态。仅在第二日,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表示,国家文物局的态度与之前一样,反对回购。既然是中国的东西,就没有必要用中国的钱买回来。圆明园管理处新闻发言人宗天亮则表示,圆明园一直不主张文物进入拍卖。但是文物流失海外多年,一些机构在海外进行拍卖,圆明园管理处也无法阻止,还是希望文物能回归祖国。

但是,终究有一个人把这件事当成事业在做了。刘洋,北京律师,曾因“追索洛阳龙门石窟佛首案”被奉为“中国诉讼追索海外文物第一人”。这次,刘洋铆足了劲投身于追索圆明园文物。于是,从最先1万余字的《诉讼计划书》,到今年116日,刘洋在北京正式发起了成立追索文物的百名诉讼律师志愿团。

29,律师团在确定暂以“全球爱新觉罗家族宗亲会”为原告的基础上,向佳士得公司和皮埃尔·贝杰正式发出律师函和律师声明,申明了反对拍卖的立场,事件进入法律程序。

212,佳士得公司公开声明,“由于将拍卖的铜首拍品拥有明确的法律持有证明,因此拍卖将如期举行”。

同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相关文物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劫掠走,并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国珍贵文物。中国对其拥有毋庸置疑的所有权,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

219,律师团争取到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会长高明斯出面作为禁制令的申请人,向法国法院递交申请,在拍卖前对拍品进行“财产保全”。

224,法国法官认为,请求人—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对于本案没有直接请求权,驳回其关于要求停止拍卖、禁止拍卖的诉讼请求。

225,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办的“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专场拍卖会上,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分别以1400万欧元落槌。

民族主义逐渐清醒

两尊“皇家水龙头”最终被抬到3000万欧元以上的天价,究竟快活了谁?

拍卖之后,根据新浪网调查,在参与“你认为华人高价购买圆明园兽首是否值得?”调查的逾17万网友中,认为“不值得。兽首理应无偿归还中国,现在价格被恶意炒高”的网友达84.2%,有12%的网友认为:“值得。只要兽首能归国,华人高价回购也是值得的。”另外的3.7%则表示“不好说”。

而在近日“神秘买家”蔡铭超明确表示“买而不付”之后,根据网络调查,有74.6%的网友支持买家蔡铭超拒付拍卖款;17.8%表示不支持;3.2%支持拍下,但应该付款。

网民已经逐渐怀疑,这场闹剧只是在炒高两尊“水龙头”的价格,抑或只是在帮佳士得和刘洋做免费广告。

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牵涉民族情感的事情总能牵动各方的敏感神经,虽然至今未有权威机构或者专业人士认定两尊兽首为几级国宝,以及兽首如何流失海外的具体细节,但是,那一段令中国人民倍感屈辱的历史足以驱使国人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而当拍卖价一经公布,国人开始想象法国人数钱样子的时候,头脑顿时冷静了大半。从佳士得自始至终“我自岿然不动”的冷静态度,更多的人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被法国人忽悠了?这场闹剧究竟谁受益了?

于是,当得知一个中国人成了最后的竞价者却又拒付钱,中国人感觉自己面子也挣回来了,同时,法国人依旧赚不到钱,倒也出了口气。

只是,我们是否损失了诚信?

报料、投诉 :sdzb@time-weekly.com

© 广东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869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