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47 四十惑不惑?
它曾被改造为奢华的蜜月旅馆,也曾被改造为更奢华的私人豪宅,当然,它还是著名的“空中一号”。不过,它最广为人知的身份还是最知名的客机,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都是大型客机的代表。
诞生:“大跃进式”的疯狂
尽管这已经成了陈年往事,但对于乔.萨特—波音747的总设计师来说,那还是一个让人万分激动的日子。在《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一书中,萨特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我们很快完成了这架大型喷气式飞机的开发过程,设计阶段较以往任何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都要短。因此,除非亲眼看到这架飞机飞上高空,否则我无法相信我所在的团队已经完成了这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那时的萨特是一个英俊的设计师,妻子南希终日陪伴在他身旁。如今爱妻已经撒手人间,每想起她,萨特总是对别人说:“如果没有她的支持,我同样也无法完成这个任务”。那时,每当萨特带着那些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时,南希总是想尽办法将他从绝望中拉出来。
其实,当时的美国民众没有几个人看好这个项目。每当南希外出的时候,她总会看到人们疑虑的眼光—“你先生真的明白他在干什么吗?” 南希那些满腹狐疑的朋友有时会这样问她,“你认为你先生正在设计的这个大家伙真的能飞起来吗?”
他们只是说出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每个西雅图市民心中的疑问,但这让南希深感不安。就在首飞前的那个早晨,萨特再次向南希保证747一定能飞起来,他说:“飞机一定会成功飞起来的,我要带你去看飞机腾空而起的地方。”终于,在太阳升起的时候,飞机呼啸着冲向天空—萨特成功了,他们完成了近乎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于航空技术来说,上世纪60年代无疑是一个呼啸的年代。同时,“大跃进式的疯狂”也迅速地将波音747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合同:史无前例的豪赌
其实,波音747飞机的诞生经历了许多坎坷,甚至计划几次都险些夭折。
1963年,美国空军为开发一种大型战略运输机而展开一连串的研究计划。虽然C-141“运输星”已经开始被引进,但当局认为需要一款体积更大、性能更强的运输机,能够携带当时所有运输机都无法负载的特大型货物。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波音在竞标中输给了洛克希德公司。
面对挫折,波音公司意识到,他们必须研究如何把巨无霸运输机和高性能引擎民用化的可能,否则前景将会极其黯淡。正好,当时民航业的老大泛美航空公司,眼见载客人数年年增长15%,认为波音707已经满足不了要求。而道格拉斯的DC-8-60客机也威胁着波音的地位,它的载客量为270人,航程为
无疑,这对波音和泛美来说都是一场豪赌,当时泛美航空董事长胡安.特里普对波音总裁比尔.艾伦说:“只要你造我就买。”艾伦的回答是:“只要你买我就造。”
多少年过去了,每当业内人士谈起这件事,都还认为这是史无前例的疯狂,而在当时人们也给此项工程取了个“不可思议”(The Incredibles)的别名。然而,3年后,波音747的下线却轰动了整个世界。
“签署制造波音747合同在当时是异乎寻常的冒险,可以说,747机型是波音公司最大型、最冒险的项目,投资风险远远超出波音和泛美航空两家公司的资本总额”。40年过去了,波音公司董事长艾伦依然记忆犹新。
就这样,波音将公司的全部赌注都押在了747项目上,连续投资69亿美元从事研发,曾一度令波音陷入财政紧张,险些以失败告终。
其实,当时业界就盛传一句话:波音747活不过3个月,就得退出市场,因为当时众多专家认为,没有那么多人乘坐这个庞然大物,因此波音747会很快停止生产。结果证明,这场豪赌造就了波音的辉煌—现在它已经遨游天空整整40年之久。
商业:神奇的“空中宫殿”
此后,神奇的波音747创下了不少纪录,成为名副其实的“空中宫殿”。
不久,Qantas航空公司用波音747飞机创造了商业航空运输的世界记录,从伦敦到悉尼不停站飞行
事实上,在服役第一年后的1970年,波音747系列乘客人数就达到了空前的数目—700万人次。从此,波音公司坐上了航空制造业的第一把交椅。更重要的是,747的诞生将民航业带入到“宽体喷气”时代。目前,波音公司已售出1400余架747飞机,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每架747客机为波音公司平均赢利大约3000万~4000万美元。可以说,747是波音近40年的摇钱树。”
由于波音747的高知名度与广泛运用,甚至还经常被用作电影(尤其是空难电影)背景或道具,曾经有波音747入镜的影片不计其数,例如在1996年的电影《747绝地悍将》和1997年上映的电影《空军一号》中,则将波音747的神话演绎到淋漓尽致的程度。
不仅如此,据报道,在奥巴马在就任美国总统之后,他的总统专机“空军一号”一直“没有着落”。据悉,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原因,美国军方为奥巴马打造的总统专机可能就是波音747。无疑,在跨入不惑之年之际,这似乎是波音747的生日礼物。
梦醒:被迫把王冠交出
然而,好梦易醒。
在波音747服务运营的头10年,不少航空公司利用其内部空间设置酒吧、休息室或餐厅等豪华设施,但随着乘客数量的增加,空中旅行走向“巴士化”。1970年投入服务后,747已服务过36亿名旅客,飞行超过350亿海里(648亿公里),大约等于自地球往返月球7.4万次。可是,没过多久,许多航空公司就发觉波音747太大了,大到没有多少航线能够装满乘客。波音747有300多个座位,机内很豪华,它的双层客舱及独特的外形成为最易辨认的亚音速民航客机,当然,也很不幸地成为恐怖分子的首选破坏目标,包括“9.11”事件。
更糟的是,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预期的乘客增长成为泡影,航空燃料价格更上涨了10倍。泛美航空公司手中的现金跟着一架又一架747飞上天空而付诸东流,终于日后的经营不善使之一蹶不振。石油危机也让波音公司受损,从1972年到1976年,波音每年接到的747订单只有20架上下。
在垄断世界市场近40年之后,耗油量惊人的波音747似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作为后来者的空客A380,成了波音747的终结者。如今,随着超音速客机的问世及发展,部分业界人士估计波音747将会慢慢退役。日前,波音副总裁兰迪J.丁塞斯也表示,他确信在20年内,747飞机将完全退出国际航空市场,被更省油的新款飞机替代。
就这样,波音747在世界最大客机的王位上风光了近40年,但“花无白日红”,如今的波音747已被认为进入到老龄飞机的行列。同时,面对着A380咄咄逼人的气势,波音终于意识到—该是747客机将王冠交出的时候了。
1970年,载有泛美航空工作人员的波音747首次降落在伦敦希思罗机场,全飞机乘客和机组人员一起欢呼。
波音747
重大意外史
由于生产数量多,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远程客机,牵涉到波音747的航空意外格外引人注目,机身与人员损伤的总数也最多。大部分的747意外都起因于人为疏失或外部因素,真正与飞机设计瑕疵有关的事件仅有几起,如1989年的联合航空811号班机事件和1996年的美国环球航空800号班机事件。可以说,波音747几乎串起了40年来的民航意外史。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