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监管局召开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支行建设动员大会
广东金融业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把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放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优先位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强调要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
科技支行是金融赋能科技创新最具活力、最具延展性和持续性的市场触角、前沿阵地,是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重要支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科技金融的决策部署,落实落细七部委《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力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广东金融监管局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广泛借鉴的基础上,以监管所能回应市场所需,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科技支行建设的专项通知,于7月24日组织召开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支行建设动员大会,以做专、做优、做强一批产品特色化、制度差异化、管理体系化、服务多元化的科技支行为着力点,以点带面,推动广东科技金融服务实现“量”与“质”的全面提升。会上,广东金融监管局就通知文件进行了政策解读。
来源于:图虫创意
会议指出,今年是全面落实科技大会精神、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的关键之年。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科技创新是国际竞争和世界大势所趋,是广东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破题关键,科技金融在推进科技创新中要发挥好基础性支撑作用。广东具备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科技创新优势,为科技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对提升科技金融适配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科技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广东金融业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把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放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优先位置,持续推动科技金融服务提档升级,为大湾区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打造经济发展强劲增长极作出应有贡献。一是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广东科技金融品牌,全面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数字能力建设、管理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技支行作为最贴近创新土壤一线、政策直达企业落地的关键一环作用,最大限度释放先行先试政策红利。二是着力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精准性和匹配性,构建更加贴合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金融支持力度,大力发展“股、贷、债、保、担”联动的多元金融服务体系。三是着力培育完善科技金融“生态圈”,行业主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各方要加强合作,在政策协同、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执行保障等方面凝聚合力,构建机制完备、协作高效、服务顺畅、信息互通的科技金融生态。
会议强调,科技支行作为银行经营性机构中最贴近科创前沿的“毛细血管”,是银行开展科技金融的重要抓手。要通过监管赋能、政策赋利,着力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化标杆科技支行,擦亮广东银行业科技金融服务的“金字招牌”。
一是聚焦产品特色化建设,勇当科技金融“专属”产品体系创新的“探路者”。科技支行要自觉和主动地承担起先行先试、探索开路的历史使命,用足用好政策赋予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空间,致力于“专”、立足于“全”、着眼于“活”,打造科技型企业专属适配的产品体系。
二是聚焦制度差异化建设,敢当科技金融“专项”制度机制创新的“先行军”。在信贷管理、考核激励、容错免责等方面为科技支行量身打造专项制度机制,夯实“会贷”基础,激发“愿贷”动力,增强“敢贷”信心,为科技支行靶向发力、精准服务科技型企业提供专属保障。
三是聚焦管理体系化建设,善当科技金融“专营”管理体制创新的“排头兵”。要把科技支行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来抓,构建相对独立的科技金融业务管理机制,设置专门的风控机制,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以科技金融专业化能力的全面提升,支撑科技支行高水平建设。四是聚焦服务多元化建设,争当科技金融“专业”服务模式创新的“旗舰店”。积极发挥科技支行对接一线的服务触角作用,通过统筹资源、各展所长、主动对接,创新接力式、多元化、送上门金融服务,打造科技金融专业服务模式创新的全国示范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