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躺平的年轻人 开始投资自己
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年轻人越来越重视职业技能的提升。
10月31日晚,第十五个“双十一”购物节正式开售。据天猫数据,155个品牌开卖成交即破亿,首小时7.19万个品牌成交额超去年首日全天。
庞大的消费群体中,年轻人正在成为主力,他们愿意为美食、旅游、社交、美妆护肤、运动健身买单。天猫数据显示,“双十一”开售1小时,25个美妆品牌销售破亿。
对外在颜值和兴趣投资是这届年轻人消费的特征之一,同时,他们也更关注自我提升,愿意加大对教育的投入。2022年的《京东11·11消费趋势报告》就指出,拒绝浪费、理性健康消费的理念正在兴起,随着时间推移会带来“回报”的健康消费、教育消费和运动消费等愈发受到青睐。
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年轻人越来越重视职业技能的提升。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终生教育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成年教育的潜在用户将达到6.8亿人。
不断扩大的消费需求带动职业培训行业的崛起,智研咨询数据指出,2022年我国职业培训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037.8亿元,同比增长6.2%。
灵活就业规模达2亿,年轻人忙着自我提升
职业培训市场兴起背后,是国内就业环境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指出,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左右,而阿里研究院预测,2036年我国新型灵活就业者可能达到4亿人的规模。
此外,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国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进一步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
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企业对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要求逐步提高,对人才的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学历教育并不能完全与之匹配。
新的就业形态相对自由,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决定了这类职业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着更高、更广泛的要求。就业市场对人才要求的不断上升,也催生了多样化的培训需求,为就业培训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早在2021年10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淘宝教育数据亦指出,当年“双十一”第一波开卖中,职业技能培训消费增幅近300%。在天猫,越来越多年轻人购买职业教育相关产品,大批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技能培训商家获稳定增长。
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除了考公、考研等选择,还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职业技能,才能提高自己未来在职场的竞争力。而对职场人而言,考证对加薪、跳槽等则有实质性帮助。因此,从教师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到心理咨询师,不愿躺平的年轻人掀起了一场“考证热”。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5―2019年主流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次不断增加,尽管2020年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但仍达3672万人次,是2015年报名人次的2倍左右。2020年,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市场规模达421.5亿元,并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
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市场潜力巨大,相关企业也在加紧布局。以职业教育龙头企业中公教育为例,其主要服务于18~45岁的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和各类职业专才等知识型就业人群。面向数亿知识型人群,公司主营业务横跨招录考试培训、学历提升和职业能力培训等三大板块,提供超过100个品类的综合职业就业培训服务。
截至目前,中公教育已拥有超过1000人的规模化专职研发团队,超过5000人的大规模教师团队,总员工人数超过13000人,是国内领先的公共就业与再就业服务提供商。近两年,中公教育也在重塑众多职业培训赛道领域,从“公考龙头”“公职招录龙头”进一步向“职业能力提升龙头”“就业服务培训龙头”拓展。
职业能力提升热潮,专业机构保驾护航
考证热的背后藏着年轻人的焦虑和内耗。
“考证含金量高证书”“考证时间表2024”……与考证相关的话题在某社交APP上有近160万篇笔记。除传统的金融财会、建筑工程、法考、教师资格外,普通话、ESG证、心理咨询师、养老照护师等证书层出不穷,塞满了年轻人的时间表。
事实上,随着灵活就业成为青年群体就业的重要方向,00后的高校毕业生们在职业规划上,也拥有更多选择。
据悉,在中公教育打造的中公优职平台上,其推出了视频剪辑、互联网文案写作、商业插画、短视频脚本写作、跨境电商等百余门在线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教师群体的缺口涌现出巨大的教师培训需求。近年来,国家各个层级相继发布有关教育改革的重要文件,尤其在教师队伍改革建设方面释放积极信号,多地也在加大力度增加教师岗位,促进更多大学毕业生就业。
据广证恒生测算,全国每年公布教师招录需求公告约8000次,同时发布招聘公告到考试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1个月,需求高度分散且具有紧迫性。
与此同时,各个地方针对教师的待遇也处于上升周期。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要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待遇,让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意见》还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也规定,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教师社会地位和职业保障逐渐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教师队伍,也给具有择业焦虑的大学生多一个选择,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职业发展通道。
作为从事教师职业的“入口端”,教师资格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5年,教师资格证开始全国统一考试,师范生加入到统考的范畴;2018年国家发文要求课外培训教师,必须拥有教师资格证,考证人数迎来爆发期。据教育部统计,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人数由2012年的17.2万人,跃升至2022年的1144.2万人,10年间翻了66倍,是有史以来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
为满足毕业生对教资考试的培训需求,从2019年开始,中公教师研究院每周都会推出如《教招、特岗、支教、事业单位教师岗,都是当老师,有何异与同》《非师范专业考教师资格证到底有没有用?》等文章,帮助就业人群了解教师资格、教师考试的相关信息。
去年以来,中公教育针对教师类就业方向的毕业生分地区、分考试、分时段组织了上百场讲座。
此外,为了提前给毕业生就业铺垫“道路”,中公教师研究院每年都会推出《大学生如何考老师》免费手册,举办《教招开学了大礼包》《教资开学了大礼包》等活动,对教师职业路径做全面分析,给出选择建议和“备考锦囊”,为广大高校学生、求职者助力。今年双十一,中公也推出了有关教师资格的面试优学直播课,可以观摩学习、互动体验等。近几年,中公教师事业部在开学季、毕业季等期间的培训报名人次已累计超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