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IPO观察|加盟商频频涉诉,周六福扩张模式遭瓶颈

2019-12-16 22:01:35
来源: 时代商学院

时代商学院分析师 郑琳 

12月6日,证监会官网更新了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周六福”)招股说明书,这家国内知名珠宝商继续向中小板发起冲击。 

2004年,周六福于深圳水贝珠宝首饰集中区创立,主营首饰的研发设计、生产加工、连锁销售以及品牌运营,主营产品涵盖镶嵌首饰和素金首饰,品类包括戒指、项链、吊坠、手链等。

在我国,珠宝市场形成了由境内品牌、香港品牌和国际品牌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其中,高端市场长期被Cartier、Chopard、Tiffany、Bvlgari等国际知名珠宝首饰品牌垄断;中端市场则由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宝等香港品牌,以及周大生、老凤祥、周六福、潮宏基等国内品牌占据,龙头集聚效应持续加强。 

面对国内珠宝市场的优胜劣汰,周六福开启了快速扩张的步伐,其秘诀就是加盟模式。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该公司门店数量、业绩规模实现快速发展。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该公司拥有加盟店3050家、自营店20家,营销网络遍布全国。 

周六福主营业务收入的八成以上来自加盟模式。招股书显示,2016-2019年上半年,周六福来自加盟模式的收入分别为4.74亿元、8.07亿元、13.23亿元及7.5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0.69%、86.45%、82.18%及80.50%。 

image.png

 

借助加盟模式的快速扩张,周六福实现了业绩快速增长,但在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情况下,加盟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加盟店数量的迅速增加,给周六福稳定的品质把控及管理带来隐患,多个地方监管部门都曾披露周六福珠宝的质量问题。 

2018年1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上海市生产和销售的贵金属制(饰)品产品质量进行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查产品76批次,2批次不合格。其中,周六福的足金项链存在贵金属质量、标识项目不合格等情况。 

2019年12月10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珠宝玉石质量抽检情况显示,其所抽检的48个品牌80批次珠宝玉石中,有36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45%。其中,周六福的足金玉戒指、金Au750钻石女戒两款产品被检出鉴定、标识-标签(饰品名称-材质名称、产品标准号)、标识-标签(饰品名称-品种名称)项目不合格。 

除了屡上质量“黑榜”,周六福的诸多加盟商还频频涉诉。

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间,香奈儿以周六福及加盟店为被告,提起的商标侵权纠纷诉讼案件共13宗,均因其认为周六福部分加盟店销售侵犯其商标权的商品,其主要诉讼请求为立即停止销售、生产侵犯其商标权的商品,赔偿其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 

2018年11月、12月,香奈儿与周六福、涉案加盟商签订了《和解协议》,并约定了赔偿金额55.99万元,均由涉案加盟商承担。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上述涉案的13宗均为加盟商。 

2018年1月,卡地亚以周六福及加盟商为被告,提起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诉讼,卡地亚认为周六福及旗下部分加盟店销售侵犯其商标权的商品且构成不正当竞争,其主要诉讼请求为停止销售、生产侵犯其商标权的商品,赔偿损失。 

2019年2月,卡地亚、周六福及旗下涉案加盟商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主持下达成《民事调解书》,并约定了赔偿金额,合计80万元,主要由周六福涉案加盟商承担,周六福承担4.34万元。 

可以看出,加盟模式帮助周六福迅速崛起的同时,也令周六福一次次身陷诉讼泥潭。如无法对加盟商采取更有效的管控措施,周六福的持续经营和品牌美誉度或将继续遭受不利影响。

【严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撰写,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未经时代周报时代商学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获得授权转载,仍须注明出处。(联系邮箱:TimesBusiness@163.com)

 


报料、投诉 :sdzb@time-weekly.com

© 广东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869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