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堂加快各体系建设步伐

2014-06-26 03:00:39
来源: 时代在线
2007年,公司引入并运行SAP 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仓库管理系统。2008-2011年公司对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配置,并且增加了WCS系统(物流仓库控制系统)、MFC系统(物流输送线控制系统)......

一、综合提升物流保障能力

2007年,公司引入并运行SAP 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仓库管理系统。2008-2011年公司对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配置,并且增加了WCS系统(物流仓库控制系统)、MFC系统(物流输送线控制系统),形成了完整成熟的物流信息系统。该套系统在物流中心的运用,一方面有效保证落实国家有关医药物流的管理和GSP控制,同时实现了进货管理、库存管理、订单管理、拣选作业管理、复核管理、集货集运管理、配送出库管理、商品养护管理、逆向物流管理、商品基本信息管理、在途管理等管理功能的高度集成;另一方面在该系统平台上有效集成了现阶段所需要的物流设备,如高位货架、大型叉车、自动化传输系统、电子分拣扫描系统、RF移动终端(无线射频终端)、提升机、中央空调、自动温控设备、电动搬运车、扫描平台、打印机、托盘、周转箱、冷藏设备、GPS(全球定位系统)等物流设备。通过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式,形成了完整的物流作业管理系统。同时在物流建设中,充分考虑了未来业务可能变化的情况,兼顾了技术的经济性和先进性。

1.入库流程

验收入库作业以系统MRP(物料需求计划)为基础对供应商送货实行有效的预约管理,可以根据库存情况进行有效的到货管理。验收入库作业主要通过RF移动终端进行操作,验收员按照GSP要求及单货一致、单单一致的原则按药品批次进行质量常规验收,同时扫描商品条码与托盘标签,将商品与托盘进行关联。在通过RF进行一次验收后,按流程设计系统会要求验收员进行二次复核,验收员在进行复核之后,确认提交数据,系统自动进行验收入库单打印。同时上架人员通过RF扫描托盘编码,根据系统按照上架策略提示的仓位进行上架操作。

2.补货流程

在物流作业过程中,整件商品100%需要拆零作业,在出库箱件中85%是拼箱出库。为充分利用存储空间和缩短拣货动线,商品在库实行严格的整零分开管理原则。整件商品存储在整货区存储类型下面对应的仓位上面。商品出库是严格从拆零区存储类型下面的固定仓位出库。在拣选前需将商品从整货位补货到零货位。系统会根据门店MRP数据(物料需求计划)自动计算出补货品种及补货数量,根据补货策略自动生成补货任务,下发到RF移动终端,补货人员在RF移动终端上调取任务数据进行补货作业,同时系统对补货进度情况进行报表监控。

3.拣选流程

通过WCS系统(物流仓库控制系统)集成130台RF移动终端,采取集中拣配单摘果式拣配,实现高效、准确、无纸化拣选,有效降低拣选距离,最大限度的运用人工拣选能力,并且能够机动灵活的调度任务响应紧急需求。同时为复核台分配以及复核无纸化作业提供了数据基础。

4.复核流程

复核环节通过RF移动终端进行机动灵活的复核分配,通过扫描平台扫描拣货箱上的编码调取复核任务,通过条码复核系统进行复核,同时进行装箱作业,装箱完成系统自动生成装箱单。复核完的箱件直接从复核台推上输送线,箱件自动流向集运区,楼层间通过垂直提升机进行输送。

5.集运、出库流程

在输送线末端有52条出库分拣线,箱件经过输送线传输至分拣区之后,分拣区扫描设备会对箱件信息自动读取,同时系统会根据道口分配原则自动进行箱件的道口分配,箱件会按不同客户在指定的道口进行下道。集货人员通过RF移动终端扫描箱件信息关联托盘进行集货,集货完毕后通过电动托盘搬运车将托盘搬运至集运区等待出库装车。

二、引入一流的国际化信息系统

2007年10月一心堂选定SAP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信息平台,成为SAP在国内的第一家医药零售客户,并在2008年9月成功上线。2010年一心堂实施商业智能系统、人力资源系统(SAP—HR模块)以及二期优化项目,进一步实现了一心堂“数字一体化”,即实现财务业务平台一体化和财务业务数据分析一体化。

一心堂业务系统主要涉及总部管理、物流管理、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四大部分。总部管理主要是通过在系统中设定系统运行的基础规则,如:主数据管理、商品分类管理、价格管理;物流管理主要涉及整个商品流转的过程,包括采购、收货、配送等;销售管理则涉及整个销售业务的过程,如:批发业务、零售业务等,以上三个部分通过在系统中的作业继而生成了第四部分财务管理部分。

SAP ERP的财务模块和系统的其他模块有对应的接口可将收货、配送、销售等业务活动自动计入财务模块生成总会计报表,以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同时取消了输入凭证繁琐的过程,替代手工操作。公司为确保质量管理水平,开发了质量管理系统。

三、强化连锁管理能力

以美国三大零售连锁药店(Walgreen Company、CVS Caremark Corporation、Rite Aid Corporation)为代表的国际连锁药店巨头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其拥有独到的连锁管理体系。由于零售连锁药店经营的商品种类繁多,连锁药店分布范围较广,各地消费特点不一等原因,使连锁药店的管理相对复杂,迫使管理者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大量的科技手段被应用到连锁业的管理中来,一系列的管理技术被总结提炼。

近十年来,国际连锁商业正逐步向“管理技术+高素质专业人员”的方向发展。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学习、吸收、消化零售业先进管理技术,并根据国情、司情、结合药品零售行业特点用十余年的时间探索和发展中国零售药店的管理技术,建立自己的相对技术优势。除了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相对通用的技术以外,公司在药品零售管理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连锁药店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技术、商品管理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标准化管理技术、网点扩张及选址管理技术等。

1.供应链管理技术

公司一直致力发展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对整个供应链(从制造商,供货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随着2007年SAP引入,为企业分析、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完备的运行管理平台,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信息有效管理。

2.商品管理技术

商品管理技术是公司长期致力研究并坚持运用的核心管理技术,从商品的分类、引进、定价、销售、存货、营销方式等多方面,对公司所售商品进行多维度管控,并逐步形成具备一定特色的商品管理体系。

3.标准化管理技术

标准化就是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标准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最佳秩序,做行动统一的零售连锁企业。多年来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基础的门店经营管理到供应链的业务集成体系,实现了完整的连锁药店业务链管理,为公司规模快速扩张提供了能够成功复制的基础条件。公司成立标准化管理部,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化体系。

4.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1)门店定岗定编和科学排班技术

公司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门店编制的研究,建立了数学模型,寻找到一个适合公司的门店人员定编和科学排班方法,达到既能满足门店销售的需要,又能合理地控制人工成本的目的。

(2)培训管理技术

公司本着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目的,在各业务、职能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多年的积累逐步形成了一套专业、全面的员工培训体系。公司培训体系主要包括新员工培训体系、店长培训体系、药师考前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及专项培训体系等。

5.网点扩张及选址管理技术

经过多年实践及总结,公司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科学、有效的目标市场进驻分析与营销网点筹建模式,使得门店快速复制成为可能,具备迅速进驻新市场的能力,可较好地实现新市场的进驻目标,新店开设成功率不断提升。

 

报料、投诉 :sdzb@time-weekly.com

© 广东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869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