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儿童性侵犯 关键看家长
徐晨韵 蔡韵姬
近来最劲爆的一条新闻,莫过于某市政协委员、某管理局处长李军猥亵男孩一案。儿童性侵犯,每年都会有媒体报道,对我们来说已经不陌生。近年来,这类案件似乎越来越频繁,而且涉及面也越来越广。以往儿童性侵的犯罪者常为熟人,即老师、亲戚、邻居等,而现在则扩展至网友、官员。所以家长的教育,给孩子打预防针才是防范儿童性侵的关键,而且父母越早介入效果越好。孩子的性教育你开始了吗?
儿童性侵离我们很近
说到性骚扰,相信你首先联想到的是美女。在地铁里,摸手摸脚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性侵者甚至猖狂到公开猥亵的地步。当然美女们也不是好惹的,基本上会以躲避、报警甚至反击的方法来给性侵者一记当头棒。
然而,当这种事情发生在孩子身上,他们的反应却令不少家长伤心失望,让教育家学者们揪心。因为缺乏认识,这类行为很可能被孩子以为是友善、亲密的照顾方式,在事发当时并没有作反抗。出于心理的顾虑,即使事情被揭露,许多孩子也不愿意承认。
正如李军一案,受害的男孩缺乏辨别意识,被金钱诱惑,而成为变态者的泄欲工具。其中反映的问题包括:1.没有拒绝陌生人的请求。2.第一次发生性侵犯后男童并未报警或告知家长。3.接受李军馈赠的物资。4.父母追查时以撒谎来掩盖事实。5.李军QQ里13岁以下未成年人有160多名,虽然该案受害男童查实的有14名,但之前均未接到报案。
还好被害者父母留意到孩子的不正常表现,并有意识地跟踪、观察,最后找出真凶。
看到这里真是令人不寒而栗。更重要的是,其实儿童性侵犯事件比比皆是。例如,2010年6月一名8岁男童去越秀区光塔路的邻居家玩,被邻家的“大哥哥”猥亵了。2011年9月一名4岁女孩在越秀区环市西路某饭店的厨房门口独自玩耍,被一男子以请她喝可乐的原因骗到厕所进行猥亵。然而,以上两个案件中,侵犯者的惩罚却只是短短几年的有期徒刑,相比起对儿童造成的终生伤害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
所以,作为家长的你,与其担惊受怕,抱怨我国的司法制度不建全,咒骂施害者,或者伤心一辈子,不如提前做好孩子的性教育。因为你就是保护孩子免遭性侵的守门神。
不要随便亲我
记者就听到这样一位妈妈的心声,她带孩子晒太阳的时候,被一位陌生女人很自然地亲吻了两次。虽然妈妈不乐意,孩子也不乐意,但是当时妈妈并没有拒绝。回到家里,妈妈却越想越生气,气自己竟然没拒绝。
面对这种情况,网上一位人气很高的妈妈(阳光三月)认为,很多成人都把自己的情感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并没有尊重孩子个人感受。
有一次,她跟女儿三月去影楼选照片。一进去就有个工作人员夸三月乖,并伸手要抱三月,却被三月拒绝了。过后这人问她,三月是不是很黏人,怎么不让人抱?三月妈妈就回答说:“我女儿凭什么让你抱啊?我都不认识你呢,如果她同意你抱我倒觉得不正常呢!”
三月妈妈一直警惕着儿童性骚扰,甚至不愿意让男性亲戚帮忙带孩子。她两岁前就告诉女儿如何保护自己,并对性别的差异有所了解。“比如,我告诉女儿她的身体不可以让除了爸爸以外的男人看,不许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跟陌生人走等。”她在博客分享道。她甚至经常性地拿来考一考女儿。
她认为,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超出能力控制之外,教会她们学会保护自己是每一个母亲不可不重视的责任。她建议妈妈们上幼儿园后要告诉孩子不要让其他小朋友碰自己的下身;不要轻易与比自己大的男人独处;上小学后,尤其注意与男老师的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