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拉迪沃斯托克:被遗忘的城市

2012-09-20 15:04:30
来源: 时代周报
符拉迪沃斯托克曾是中国的领土,原名海参崴。一直以来,辽阔和荒凉,一直都是这一地区的代名词。2012年APEC峰会选择在这座城市召开,被认为是俄罗斯重新重视亚太发展和远东利益的一个

本报记者 马欢 实习生 刘小芹

在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上,有一座孤独的城市。如果不是9月8日-9日在这里召开亚太经合组织(APEC)首脑峰会,恐怕也不会引起人们太多关注,它就是符拉迪沃斯托克。

作为俄罗斯在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这里临近俄中朝三国交界之处,三面临海,既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不过一直以来,辽阔和荒凉,一直都是这一地区的代名词。

2012年APEC峰会选择在这座城市召开,被认为是俄罗斯重新重视亚太发展和远东利益的一个重要象征。

“俄罗斯是亚太地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APEC峰会开幕式上,俄罗斯总统普京说道,他表示,以前俄罗斯对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的发展不够重视,今后将积极推动该地区与亚太经济体之间的合作。

符拉迪沃斯托克曾是中国的领土,原名海参崴。150年前,当时的俄国将此地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里意为“征服东方”。150年过去,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与俄罗斯欧洲部分及中、日、韩等周边地区的差距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劳动力短缺和经济结构单一。

重拾远东地区

离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岸线不远处,是树木繁茂的俄罗斯岛。连接小岛与整座城市的跨东博斯鲁斯海峡大桥今年7月才正式开通。这座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大桥的高度几乎与法国埃菲尔铁塔相当,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APEC峰会期间,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和商业高管将会通过这座大桥,进入俄罗斯岛,参加亚太经济合作论坛。

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所形容的那样,“不管从地理还是政治的角度分析,这座大桥最大的使命”,都是连接俄罗斯及其远东地区,并巩固与亚洲各国的关系。

早在1922年,列宁就曾经对这座城市寄予厚望。“我们建议修建一条连接起伦敦、莫斯科、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北京的高速铁路,那些未被发掘的无数财富,将因此得以开发。”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来,这里都不是被俄罗斯重点发展的对象。所谓的开发远东,宣言多于行动。尽管这里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是军事把守重地,也是捕鱼业的枢纽地区,也一度曾是苏联的劳改重地,但始终不是最受重视的地方。

在难熬的年份里,许多失望的居民直接选择离开。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在过去20年里,此地流失人口高达20%之多。

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的皮卡耶夫分析说:“如果考虑到远东地区的人口比莫斯科还少,仅仅有700万人,而10年来已经减少了100万人,而且在继续减少,那么,俄罗斯现在在远东地区的地位可能比其他任何地区都显得软弱,都更经不起打击。”

对于俄罗斯来说,很长一段时间,符拉迪沃斯托克更多是和军事重地联系在一起。这里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举办APEC会议的俄罗斯岛,几年前还是禁止外国人进入的军事要塞;即便现在,除部分开放外,岛屿大部分仍是军事禁区。

几乎每一个来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游客,都会被介绍去当地的C-56潜艇博物馆,这艘潜艇曾经在“二战”期间给苏联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缅怀昔日的军事辉煌,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都是这座城市的旅游主题。

重新回归亚太

随着远东地区越来越多丰富的资源为人所知,包括石油、金属、矿物和木材。按照2007年的价格估算,远东和西伯利亚矿产储量大约价值25万亿美元,占俄矿产储量的83.33%。远东能源占世界总储量的1/3。其中,远东天然气预测储量为13.43万亿立方米,煤炭地质储量为5.5万亿吨,已探明储量298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40%。铁矿储量为25亿吨,贵金属储量占全国近一半。在远东200海里海域区,鱼类资源达到2300万吨,每年的捕鱼量占俄全国的一半。

作为俄罗斯在远东最大的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也开始成为了大家关注的对象。俄罗斯期待将这里建成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不仅把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运往亚洲,亚洲制造的产品也将经此通往俄罗斯内部。当然,更重要的是,开启俄罗斯回归亚太的大门。

在9月8日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与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以罕见的态度,表达了对这片地区的希望。

“开诚布公地说,我们希望少购买些商品,能吸引更多的资本来发展俄罗斯农业,大量尚未开垦的农业土地,是我们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俄罗斯允许利用外国劳动移民开发这些土地。”普京表示。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座空旷的城市还是有着无限的开发潜力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机场拔地而起,城市道路和桥梁网络也不断升级,促进地区贸易的发展,更促进了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跨海大桥的建成,还有会场上的一座座高楼大厦。普京也通过这次峰会,向全世界展示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决心。

2012年5月,普京签署命令,在俄政府中设立远东发展部,并将该部所在地选址于紧邻中国的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首任远东发展部长伊沙耶夫接受媒体访谈时毫不讳言地表示,俄罗斯当前的目标是集中力量,推动俄远东社会、经济实现进一步大发展,最终使远东成为俄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中心。

发展远东,带动俄亚洲部分发展作为普京新任期内国家战略构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逐渐显露真容。

普京向在场的商业领袖们承诺:“任何投资人都可以确信,如果投资,他可以将利润带走,没有任何限制。”普京透露,俄罗斯建立了一整套改善投资环境的计划,制定了行动计划并将在近年内不断落实。同时,俄罗斯还将采取措施以便减少行政壁垒。

尽管如此,一位当地居民对记者抱怨,虽然城市面貌改变了,但就业率并没有提高,与民生相关的基本教育、医疗条件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这座城市需要改进的还有很多。

深受亚洲影响

地处亚洲边缘,符拉迪沃斯托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不那么“俄罗斯”的城市。

如今街上最常见的是日本产的汽车,它们占了这个城市车流的90%,甚至包括了警车和救护车。俄罗斯最大的汽车交易市场也在这座城市内,里面卖得最多的也是相对价格低廉的日本汽车。包括丰田汽车等日本企业的进驻计划正在具体落实,2012年9月6日,马自达计划举行符拉迪沃斯托克合资工厂开始办公的仪式。

从这里到中国边境只有50公里,中国的影响力在当地也无处不在。据新华社报道,目前符拉迪沃斯托克生活着上万中国人,他们在这里投资兴业,从事贸易、房地产开发、蔬菜种植、餐饮等各种行业。大街上,不仅能看见用中文和俄文书写匾牌的中餐馆,也能时不时地看到中国人的身影。

“俄罗斯最不发达的地方却连着世界上最为活跃的地区。”卡耐基莫斯科中心研究院特列宁说,在他看来对当今的俄罗斯来说,太平洋的作用不亚于彼得大帝时期的波罗的海,两者都是财富之源、通往现代化之门。

2012年4月中旬,俄罗斯政府将推出大规模投资开发远东地区的计划。该计划除了将包含远东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外,同时也将设定一系列大型投资项目来推动远东地区的发展。这些投资项目将涉及到石油加工,造纸,金属冶炼,木材和渔业加工等。所涉及到的地区包括同中国接壤的哈巴罗夫斯克,滨海边疆区,布里亚特自治区,赤塔,伊尔库茨克州等。

当地的一些官僚问题仍然存在。“要建一座占地100平方米的工厂,所需要的文件铺开来也能占这么宽,”一位投资者抱怨道。繁琐的海关程序,还有相对落后的铁路运输,也让这片地区的发展远不如临近的中日韩地区了。

“如果俄罗斯的确能够找到一个重新回归亚洲的方式,那么他们也能在这片地区寻找到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老是和中国的利益重叠在一起,”兰德公司的政治分析师奥力克表示。

来自新加坡的学者理查德则不以为然,他觉得普京这次的开发不过是又一次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摇摆不定而已,普京对这座城市的兴趣也许会随着APEC峰会的顺利闭幕而渐渐淡去。

“历史上,俄罗斯总是会在倾向亚洲还是倾向欧洲的问题上摇摆不定,这个国家横跨欧亚大陆,并总为自己的发展方向纠结,并顾此失彼。”他说道。

报料、投诉 :sdzb@time-weekly.com

© 广东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869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