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艺术大师墨必斯辞世:请记住那些美妙的太空服

2012-03-29 05:08:03
来源: 时代周报

CYRIAQUE LAMAR、TIM MAUGHAN 萧傲然 编译

2012年3月10日,漫画大师让•“墨必斯”•吉罗因病逝世,享年73岁。墨必斯在史上所有最震撼人心的科幻、奇幻漫画作品中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为诸如《异形》、《电子世界争霸战》、《深渊》、《宇宙大师》、《第五元素》以及《柳》等电影提供了初步设计图,同时也为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的电影版《沙丘》提供了概念设计。

墨必斯的离去让众多熟悉他的作品的科幻迷们感到诧异,也许他的名字并非家喻户晓,然而他对于许多举世闻名的科幻作品的影响力却是不容置疑的。墨必斯的作品结合了写实工业设计的细节和超自然的奇异感受,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便成为了业内的标准,你很难理解在很多漫画、电子游戏、动漫以及大制作的好莱坞电影尚未以衍生之前,墨必斯就已经开创了这种风格的先河。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让•吉罗一直在创作牛仔漫画—并在法国本土大获成功,人气爆棚。不久之后,“墨必斯”横空出世—这是吉罗开始创作科幻画后给自己起的笔名,然而很快他却消失在了公众视野当中,直至近10年后才东山再起,并参与创办了幻想类杂志《重金属》(Métal Hurlant),也就是这本杂志开始刊登墨必斯最富有影响力的作品,尽管这些作品在经过数年以及一连串事件后才引起世人的关注。

1975年,备受争议的实验电影导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获得了弗兰克•赫伯特的作品《沙丘》的电影改编权—别再提大卫•林奇在1984年拍摄的那部尴尬的、令人失望透顶的版本了,这本该是一部场面极其气势恢弘的电影。佐杜洛夫斯基召集了一群极富创造力的团队,其中就包括墨必斯。遗憾的是,这部雄心壮志的电影计划连一个镜头都没有拍摄便土崩瓦解了。然而在电影筹划阶段,众人建立起的牢固的关系和友谊却将最终彻底改变未来科幻电影的面貌。

1977年,《星球大战》引爆全球票房,世人纷纷对科幻电影侧目。然而对于任何熟悉墨必斯作品的人来说,这部电影很难回避墨必斯早期发表在《重金属》杂志上的连环漫画的影响。比如塔图因星球上人迹罕至的荒漠和落后的科技,千年隼号肮脏不堪的内部,绝地武士的长袍以及韩索罗邋遢的着装。在墨必斯于1975年发表的连环画《漫长的明日》(The Long Tomorrow)的第11页中,有一个简直和帝国探查机器人一模一样的机器人。同样出现在这篇漫画里的垂直的城市景观,也对《星战前传》里科洛桑(译者注:《星战》中银河系共和国政府部门所在地)的设计有深远影响。

1978年,在电影《异形》筹划期间,曾参与已经夭折的《沙丘》电影版拍摄准备工作的欧•班农担任《异形》的编剧以及特效顾问,他力邀墨必斯加入其中,最终,墨必斯为摄制组提供了片中所需要的那种破旧、工业感强烈的太空服设计图—这是《异形》系列里独特视觉风格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并成为了该系列电影的标志,重要性不亚于异形本身。有趣的是,墨必斯关于太空服最初的设计是一个胡子拉碴的宇航员形象,里面的达拉斯船长像极了汤姆•斯克里特(译者注:《异形》第一部中的角色,最终由汤姆•斯克里特扮演),要知道这时候斯克里特根本还没有进入影片的卡司阵容。墨必斯的影响力早已超过简单的道具和服装设计。

和许多墨必斯的作品一样,《漫长的明日》也是一部让人心醉神迷的作品,糅杂了霓虹初上的街道,拥挤的摩天大楼,穿梭于空中的交通工具以及在今天看来有点俗套的邋遢的角色造型。这部作品是开创性的,并非仅仅因为其建筑和机械方面的设计,更来源于城市居民的衣着时尚方面。然而《漫长的明日》的影响力并不局限在科幻电影,同时还包括文学。1984年,威廉•吉普森出版《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经典,催生了文学风格塞伯朋克的出现,并衍生出了“虚拟空间”(cyberspace)这个词汇。

动画界的传奇、吉卜力工作室创始人宫崎骏自认是墨必斯一辈子的粉丝,他们是挚友,也互相倾慕。2004年,他们曾一起在巴黎举办了两人作品的共同展览。除了宫崎骏,墨必斯的影响也体现在许多日本漫画家的作品当中,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士郎正宗的《攻壳机动队》和大友克洋的《阿基拉》。后者在90年代中期曾意图将墨必斯的The Airtight Garage搬上银幕,很可惜没有如愿,不过两人最后成了很好的朋友。

今年6月,《异形前传:普罗米修斯》即将上映,从该片的预告片来看—那些美妙的太空服、造型以及布景—很显然,斯科特(《异形》第一部及最新一部前传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并没有忘记墨必斯对他的影响。

 

报料、投诉 :sdzb@time-weekly.com

© 广东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869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