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全国两会专题

2012-03-16 15:05:57
来源: 时代在线网
2012全国两会顺利结束,温家宝总理最后一次两会后答记者问,吸引了国内外的关注。两会期间,新刑诉法、分税制、教育投入、民间借贷等热点问题的争论探讨表明,在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



大炮委员和他的两会日记
 
自从2008年成为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之后,“葛大炮”、“高龄愤青”、“犀利老顽童”等名号就没有离开过葛剑雄。对教育部长的突然袭击,引发了人们对教授发表在FT中文网上的“两会”日记观看潮,再一次将葛剑雄教授推到了风口浪尖。一同被推高的,还有人们对于“两会”的热情和微妙变化的期待。

应重启人大常委专职制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在建议,恢复全国人大常委专职制度的试验,希望下届人大常委中至少一半专职,并为他们配备懂法律的助手,以便全心全职开展工作,从事专门研究。

《刑事诉讼法》“二次变法” 
2639票赞成,160票反对,57票弃权,没有丝毫悬念。继1996年首度大修后,《刑事诉讼法》完成“二次变法”。刑诉法大修,表面上只是只言片语的删减或增加,实质上却是公、检、法、学界等各方内部以及相互间的博弈,过去十多年如此,在最后关头亦未停息。

十六年等一回
“由于立场不同、责任不同,公、检、法等部门,尤其是前两者,仍将维护稳定和治安作为首要任务,尽管原则上对民主和法治的进展趋势认可,但如果制度的改变会对侦查等办案工作带来障碍时,抵制就会很强烈。”中国政法大学卞建林教授分析。

争议73条:是退步还是误读?
刑诉法修正案第73条、83条,涉及“双规”、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一系列情况,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在保障人权方面是退步还是误读,各方看法不尽相同。

分税18年 改革行半路:土地财政是否根源于分税制,引发业内人士激辩
分税制实施18年,地方政府抱怨直接财政收入越分越少,事权与财权不匹配。而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至多是“半场革命”,经历了18年漫长的“中场休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这场改革“完整”实现。

分税制圆桌论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研究员陈浩武、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李炜光、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导胡怡建和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指点分税制。

经费将占GDP4% 教育公平欠债未清
中国政府终于兑现了在教育事业上多年的承诺。不过,这仅仅是开始。经费充足当然是最重要的前提,但教育公平问题会是政府以后面临的最大挑战。另一方面,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各地仍有巨额的教育欠债尚未偿还,仅仅达到GDP的4%,尚不足以填补。

校车安全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财政保障措施待定
面对校车难题,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纷纷表态,但具体落实政策的责任主体却仍然不明朗。GDP4%的教育经费投入,最终落实到校车领域的到底有多少?这笔数量不菲的钱,该由哪个单位来决定怎么花?

民间借贷立法探路:温州起草《民间借贷法》通过人大代表递交两会
两会上,不少议案提案聚焦于民间借贷,建议与其让大量的资金在金融体系外循环,不如对其立法收编,纳入正规的监管。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周德文甚至牵头起草了《民间借贷法》,通过人大代表递交两会,凸显民间的立法努力。

珠三角率先监测PM2.5:广东按新标准公布监测指标,国家年内或将启动专项支撑研究
PM2.5被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盘雨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珠三角地区发布的PM2.5数据与市民感受有差距主要是由于我国设置的PM2.5标准还不够严格,同时与PM2.5的选址也有一定关系。


【两会众议】
刘洪波:官满为患?一笔糊涂账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副主任委员、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在浙江代表团发言,直言官员严重超编给老百姓带来日益沉重的负担,也给反腐倡廉带来巨大压力。中国到底有多少官员,之所以难以搞清楚,乃至不知道该由谁搞清楚,是因为有“口径”的花样太多了。

展江:信息公开依靠官、民、媒共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与全国人大海南代表团座谈时指出,随着网络微博等的迅速发展,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通讯社”,大家都有对社会现象进行评论的自由。如何加强必要的引导和管理,使网上言论保持理性和客观,是一个新的课题。同时,他在谈到一些地方的信息封锁时指出:“有点不好的地方就想捂住,反倒会越描越黑。”

潘洪其:政府分权制约亟待更大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3月9日在全国人大会议广东代表团省长记者招待会上透露,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只是一个突破口,广东还将以突破口来进一步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形成政府内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能够防范政府权力蜕变的有效机制。

冯兴元:开放市场才是最大的“经济安全”
政府避免自身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参与者,是成熟市场经济体系中最为基本的常识。全国政协委员、朱镕基的女儿朱燕来认为,在资源性领域、军事工业乃至涉及国家战略的领域,应控制在国有企业手里,但其他已经逐步成熟的领域,应该更多引进市场机制,政府应该退出并对经济的干预。

柴桑:中国银行业是“躺在金山上”赚钱
既然中国银行业依靠国家给予的强制息差、垄断和保护性监管政策赚了不少钱,那么这些钱是否真的如很多行长表示的那样,是搞活了经济,让国家和股东都获益了?其实事实未必有那么简单。

刘远举:收费公路扭曲市场要素分配
山东省监察厅副厅长孙继业说,不少“政府还贷公路”摇身一变,变“性”为“经营性公路”,成为地方政府的“提款机”和“摇钱树”。从更深层面上来看,这种扭曲的收费公路方式还严重的干扰了市场要素的合理分配。

聂日明:征税之手应受法律约束
中国赋役、税费的传统历来就有“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的弊病。所谓暗税、杂派,大多是法外或非法征收。原本就应该停止征收的暗税杂派,而今不仅没有停征,还被中央以预算内的名义将它们合法化。在与民争利方面,中央地方可谓一条心。

杨国英:国企总体经营水平已日趋弱化  
李荣融对“国企老总高薪,因为他会赚钱”的错误认识,首先是其失真的假设前提,国企经营并非建立在充分市场竞争的基础上,而是相对垄断;其次是其无视已然存在的问题。

林铉 :刘志军是官场异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梦恕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对刘志军不能全盘否定,尤其是他对高铁建设做出的贡献。

[时代辩论会] 释永信为何而哀叹
全国人大代表、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驻地接受媒体采访时哀叹,少林寺已经成为唐僧肉,寺庙景区一些乱象,其实和少林无关。


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关键词


 

 


 


报料、投诉 :sdzb@time-weekly.com

© 广东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869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