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四十》热播:男人四十,诱惑其实都是困惑
1994年,王志文、江珊合作出演《过把瘾》,眼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到四十》中,两人三度携手。《人到四十》的编剧彭三源说:“社会就是一列加速运行的高铁,40岁的人正在高铁上被冲
本报记者 张润芝 发自北京
1994年,王志文、江珊合作出演《过把瘾》,演尽了青春爱情里的快意人生。那一年,王志文28岁,江珊27岁,;2001年,两人再度合作电视剧《让爱做主》,扮演一对结婚数载、首度遭遇“小三”的夫妻;2011年底,眼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到四十》中,两人三度携手,仍旧以夫妻身份出现,共同面对诸如“情感危机”、“赡养老人”、“突发疾病”等超级现实的“中年危机”问题—17年过去了,王志文娶妻生子,发际线明显后移;江珊离婚后独自抚养女儿,脸部轮廓早不复当年俏丽—让他们来演一对在精神世界无法同步、在物质世界压力重重的中年夫妻,真是再合适不过。《人到四十》的编剧彭三源说:“社会就是一列加速运行的高铁,40岁的人正在高铁上被冲击得东倒西歪。”
“中年危机”被重新定义
1982 年,谌容在《青年文学》发表小说《人到中年》,同年,该小说改编成电影,潘虹主演,引起社会轰动。三十年前,谌容笔下的“中年危机”是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精英化的。这批高级知识分子在“文革”中度过了青春,经历过苦难,心智成熟,有学识也有才干。他们的危机,大部分来自于自我评价与外界认知的落差,来自于整个社会环境的懵懂。
三十年后,电视剧《人到四十》里的“中年危机”完全变样。相较于《蜗居》里80后面临的让人透不过气来的生活压力,这批四十多岁的人大部分已有事业,有些还近乎“中产”,他们提前逃过了房价的高峰,孩子也快上大学,这样的生活看上去平淡而幸福—他们却给自己出了无数道难题。
王志文扮演的梁国辉是一名精神科医生,爱岗敬业,妻子郑洁(江珊 饰)却要求他“快马加鞭”,调动工作,挣更多的钱。郑洁里外都是一把好手,大事小事都爱操心,马桶堵了都亲自上阵,只为能让梁国辉当上甩手掌柜,以便挣钱,这让梁国辉疲惫不堪。随后梁国辉被误诊得了“癌症”,痴情的80后“追求者”华硕(王思思 饰)又出现了……故事的另一条线索来自梁国辉的好朋友李长江(孙松 饰),此人从事医疗器械生意,住别墅,开豪车,却永远不知道如何讨好自己的艺术家妻子白晓燕(曾黎 饰)。白晓燕只活在自己的京剧世界里,却不知剧院满场是自己丈夫包场堆积出的幻象。
社会运行如高铁
《人到四十》的编剧彭三源说,她最初想写一群有奉献精神的精神科医生,结果越写越宽探讨起“40岁危机”。“《人到四十》和《人到中年》同样是写医生的中年,同样是写知识分子的困惑”,彭三源说,“这样的重叠是个巧合,但拿来比较是一件好事”。
在彭三源看来,社会现阶段中年人的困境,来自于“社会转型期的巨大的压力”:“梁国辉夫妇的生活水平其实不错,但郑洁就是很焦虑。社会转型的速度过快,人的压力过大,人的焦虑感更深。这样的社会转型期,看上去是全民为钱而焦虑,但是最大的焦虑并不真的来自钱,而来自社会的发展速度太快。”
彭三源打比方说,三十年前《人到中年》引起轰动时,这个国家刚刚从废墟中站起来;到了《人到四十》,整个社会已经是一辆高速运行的高铁列车,社会运行的速度和惯性都远比上世纪80年代大得多,很容易把人甩出轨道:“列车急转弯的时候,有人会被甩出轨,有人会东倒西歪。梁国辉的姐夫(一个酒鬼,经常喝醉,给家人带来不少麻烦)是没有抓牢被甩出去的,郑洁他们是被甩得东倒西歪的,李长江则是如鱼得水的。”
同是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中的变化,在彭三源的设定中,梁国辉是超然的,郑洁是焦虑的。尽管焦虑多多,但《人到四十》里的梁国辉和郑洁,仍然和当年《人到中年》里的陆文婷一样“爱岗敬业”。梁国辉在结婚纪念日叛逆了一把,带着80后的红颜知己散步,所谓的“约会内容”是让她背诵《医学生誓言》—这是当年梁国辉青春中最值得骄傲的一部分。彭三源说她对70后身上体现出的理想主义和职业精神印象深刻,所以予以浓墨重彩地书写:“70年代的人经历过极度燃烧的国家理想主义,他们有抱负。”
到底如何解决中年危机?《人到四十》选择了更大的危机,设定主角遭遇巨大的生活变动,方能找到正确的解决危机之路:梁国辉以为自己命不久矣,才开始寻找活着的快乐;郑洁见梁国辉患上“癌症”,才学会不给丈夫施加压力;梁国辉的姐夫弄伤了华硕的眼睛,才不再酗酒;李长江可能有牢狱之灾,白晓燕才从理想主义的大梦中醒来;华硕伤了眼睛、得到郑洁帮助,才看清了自己感情的真相;梁国辉的父亲去世了,这些中年人们都停了下来,开始思考人生、懂得珍惜。以危机解决危机,这是彭三源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挫折教人成长,教人经验。没有挫折过,大家都是混沌着过,吃一堑长一智嘛。”
编剧彭三源:“危机”即智慧
时代周报:你觉得现实生活里的中年人,真有戏里这么闹腾吗?
彭三源:周边朋友的生活比这戏闹腾多了,自杀、抢救……复杂多了。有段时间,一堆朋友,家家出事儿,后来我们开玩笑说写一个戏叫《出事儿》吧,因为这个年龄遇到的矛盾太多了。
时代周报:你自己怎么看待“中年危机”?
彭三源:四十岁是人生一个特别的段落,这个段落所要接触的东西很多,不需要把它缩小到很黑暗很沉重的概念里。我也不认为“中年危机”是一个负面的词,中年担负的东西远远比在二三十岁的时候担负得多。“危机”其实表达了人到中年后的智慧。我们常说三十而立,但是现在社会的主要现象是“三十而立立不起来”,三十岁的80后普遍担当不起社会的重任。现在国人整体的年龄成熟度减低了五年。
时代周报:我对剧中的一句台词印象特别深:“不惑之年就是男人到了这一年就忽然什么都不明白了。”
彭三源:四十岁的梁国辉貌似面对很多诱惑,其实全是困惑。“忽然什么都不明白了”只是一句台词,不可以断章取义。梁国辉、李长江、白晓燕用生命证明,他们有智慧去处理生活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而且结局会很美满。你看梁国辉面临华硕这么一个巨大的诱惑,但他非常理智地维系自己的婚姻。在梁国辉和华硕的关系上,他只要放纵自己一步,就早和华硕生活在一起了。这个中年男人是非常成熟和理智的。
时代周报:戏里,王思思演的华硕这个“第三者”,观众们把她和《牵手》里的俞飞鸿、《蜗居》里的海藻比较后,一致评论说不太一样。
彭三源:我不是把她当作一个第三者来写的,如果她是拆散人家家庭的,早拆了,也不会安排她告诉郑洁梁国辉病了。梁国辉好了以后,她按捺不住对一个成熟男人的爱恋,但也没有不知羞耻地一往无前,只有言语的挑逗和攻击。华硕其实就是一个正常的男人生命中、正常地擦肩而过的一个红颜知已。很多观众说华硕是“史上最纯净小三”。大家对“第三者”都很反感,但是像华硕这样一个人物,出现在任何人的生命中都是美好的,我也不认为她破坏了别人的婚姻,恰恰相反,她像是给梁国辉和郑洁的婚姻做了一个针灸,扎了一针,让这个婚姻从麻木状态下忽然苏醒了。否则两口子会在麻木状态下一直争吵下去,互不珍惜地过下去。华硕的离开也是某一种成长,就像郑洁说的,爱情在天上、生活在地上。华硕和梁国辉还在天上呢,生活是柴米油盐,你让华硕做一个月家庭妇女,华硕就不行了。
时代周报:这部戏的结尾是不是要表达,人到中年应该学会体会生活的平淡?
彭三源:其实是要看淡,看破。看淡了会释然,看破了会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