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寸土:拿开放大镜看汤唯

2011-06-23 04:37:30
来源: 时代周报

言寸土

汤唯在内地封后了。地点是澳门的水舞间剧院,颁奖方是顶着所谓“第四权利”桂冠的媒体,评委是些知名的电影文化工作者。一袭银色的Dior长裙,配造型简洁的项链与手镯,汤唯的造型显得低调内敛,镁光灯一开,长裙上的亮片和配饰上的钻石就立刻闪耀起来。汤唯获得最佳女主角,媒体区内不少人大喊“汤唯,加油!”,她举起那座铜铸的“跑步小金人”,借用了香港演员鲍起静鲍姐的一句话与同行共勉:“平凡一点,踏实一点,演员这份工可以做得久一点。”   

单看第十一届华语传媒电影大奖的获奖名单,汤唯夺后所凭借的电影《月满轩尼诗》并不是最大赢家,《让子弹飞》和《当爱来的时候》斩获的奖项更多、更具分量,媒体宠儿葛优葛大爷也坐了火车奔赴澳门现身,但汤唯才是颁奖现场和媒体报道中的绝对焦点。这份强烈关注有两个原因,首先这是汤唯出演《色,戒》以来收获的第一个来自内地的后冠(上个月汤唯凭借新片《晚秋》收获了韩国百想奖最佳女主角),二是正在热映的《建党伟业》里终不见了汤唯的镜头。动因的背后是情绪:对汤唯命运的同情,对向汤唯设置人为坎坷的不满。

有个媒体评论的标题很好地诠释了这份情绪,他们说《她的时代迟来了》,感慨之情溢于言表。关于“汤唯时代”的讲法,在2007年《色,戒》上映后兴起,在“被封杀”后消沉,在2010年底被重提:继《月满轩尼诗》后,2011年汤唯会有三部主演作品面世,而她在《建党伟业》中的客串被认为是“在内地重新被认可”的重要标志,有媒体甚至提前将2011年命名为“汤唯年”。从出席新闻发布会确认出演江南第一才女陶毅,到传出戏份被删时引发各种猜测质疑,至最终消失于108位演员名单之外,汤唯一直是群星璀璨的《建党伟业》中最受关注的话题。 

客观地审视汤唯的演员之路,《色,戒》是一座突然拔起的早高峰—一个在杭州美院学习美术的职高生,两次报考中戏表演系未果,第三次转战导演系才成功。在校期间最大的亮点是和导演系的同学一道参加了赖声川导演的表演工作坊,在排演的《如梦之梦》的片段中出演女主角。毕业后汤唯演舞台剧、电视电影、电视剧,还参加过环球小姐的选美,即便获得了一个央视电影频道的百合奖,也都反响寥寥。那时的汤唯和所有有天赋有梦想却无太大施展空间的北漂们一样,既坚定且迷惘地寻找着机会,直到命运将她带到了李安的面前,李安又让她和王佳芝这个角色合体。

《色,戒》上映引发争议,汤唯一炮而红。有人惋惜汤唯28岁成名太晚,但如果和最近几年才红起来的老戏骨王学圻相比,汤唯已算“出名要趁早”的典型。赖声川都说,命运格外眷顾汤唯。

大红后旋即“被封杀”,最让粉丝们咬牙与惋惜,但对于汤唯而言,这是否只是噩运?它确实让接片变得困难,《色,戒》后至今我们只在《月满轩尼诗》中见到了汤唯,她的团队几年内只能“曲线救国”,但它同时也是保持超高人气的强大作用力,被迫站在了人人厌恶的强者的对立面,习惯沉默的“弱者”汤唯更让媒体和粉丝们趋之若鹜,上杂志封面,走时尚红毯,被文摘类杂志杜撰出超级励志感人的成长故事,她获得了很多明星求之而不得的持久关注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缺乏作品密度和惊爆绯闻的状况下,在如此善忘和浮躁的娱乐圈里,汤唯竟一路红火到了现在,谁又能说这其中没有“坎坷的命运”出的一份力呢?

人们常拿“一帆风顺”的章子怡和“历尽磨练”的汤唯相比,其实人人都有潮起潮落,汤唯在“被封杀”中成长,章子怡不也是在最近因为各种“门”而得到了沉淀吗?只不过磨练她的对手不是一纸禁令罢了。如果要举个更类似的例子,香港金像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梁家辉,当年因为出演了大陆的《火烧圆明园》而被台湾封杀,一度只能和朋友在香港街头摆摊卖手工饰品,他说:“人都要生活的,就算你考试的时候是状元那又怎样,我拿了影帝又怎么样,没戏拍还是要继续生活下去,这也是一种活法。”演员绝大多数只拥有被动的人生,上下左右多看看就明白,起起伏伏才是大道,扩大一点说,我们绝大多数人不也都是这样?

谁都不会否认汤唯是一个很出色的演员,目前为止她在银幕上展现出的气质亦是当下中国演员中难得的独一份,说得肉麻一点,看完《月满轩尼诗》,我都喜欢上了爱莲。我只是想说,不要拿着放大镜去观看、解读汤唯的命运(被禁得比她干净的大有人在),从而投射一些额外的情感。一个只有两部作品的演员,在人们的心中占据如此高的位置,演技之外的内容或许塞了太多。我们不齿于某些人因为一个角色就封杀一个演员,也不要因为“被封杀”而将她架上偶像的神坛。演员要通过一部接一部的作品来磨练演技求认同,而偶像只需要摆出(或者被摆成)某个姿态就能引发高潮。遗憾的是偶像总是一个接一个幻灭,还好汤唯说她自己只想做一个演员。

作者系戏剧工作者

报料、投诉 :sdzb@time-weekly.com

© 广东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869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