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云长》迷失“黑水”
电影《关云长》的英文名是“The Lost Blades man”,某豆瓣用户将之翻译成“迷失的刀郎”,这部电影在豆瓣的得分很低,但票房也已经过亿。这种前所未有的局面是否表明今天的观众才
本报记者 谢培
电影《关云长》的英文名是“The Lost Blades man”,某豆瓣用户将之翻译成“迷失的刀郎”,这是因为善使大刀的关羽在电影中既对兄嫂守信克礼,又备受暗恋之苦(关羽一直深爱着刘备未过门的小妾);他既不为曹操所赐的名禄所动、始终不忘投奔刘备,又时而遵从曹命,甚至一度同意“背叛”刘备,只为减少世间杀戮。这部电影在豆瓣的得分很低,但票房也已经过亿。这种前所未有的局面是否表明今天的观众才是真正的迷失者?
曹操干农活、重法制、爱人民
当《关云长》遭遇“篡改历史”批评后,庄文强在电影官方微博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谁说历史不能动?金庸的小说中几乎每一部都有一个历史人物,《射雕英雄传》中有成吉思汗,《鹿鼎记》中有康熙,可是我没听谁说金庸在篡改历史,我承认香港人不太懂历史,但这不影响我们塑造一个不一样的关云长。”
以《无间道》系列一举成名的香港导演组合麦兆辉、庄文强,此次在《关云长》中延续了以往既编且导的惯例。二人希望打造出一个完全不同历史视角,影片故事选自我们熟知的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部分内容,在开头描绘了曹操厚葬关云长头颅的情景后,麦、庄二人以曹操的回忆为始展开了不一样的关云长的故事,那个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一心向刘,别无他求”的关羽,成了一个矛盾、摇摆与痛苦的英雄。电影英文名The Lost Blades man(《迷茫的武士》)高度概括了片中关羽的心理与行动,他既对兄嫂守信克礼,又备受暗恋之苦。在麦、庄二人的《关云长》中,关羽的“忠义”不再只对其主,而被提升至对天下苍生的“大义”。片中曹操评价关羽曰:“他本是一匹狼,却天生一副羊的心肠,而这个天下,是狼的天下。”
更多的颠覆来自曹操一角,虽然影片擎着关公大旗,但曹操亦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抢戏得很。姜文版的曹操干农活、惜关羽、重法制、爱人民。继高希希在电视剧《三国》中替曹操打造中肯形象后,麦庄二人接着为曹操“翻案”,其台词都说给现代人听:“挟天子以令诸侯?我听到过这句话,这是一句屁话,明明是天子挟曹操以令诸侯。我知道,这种屁话一定会有人信,两千年以后还会有人信,但是它仍然是屁话”、“刘备就是个坏蛋,你就是个蠢蛋。你这个蠢蛋被刘备利用了”、“人,不能依靠,唯有法纪才能依靠”、“英雄,自然你来当,小人,我来”。 在片中,这些“警世恒言”打动着关羽,在片外,这些铿锵语句让姜文激赏,配上霸气外露的表演,得到微博上“曹操真的是历朝历代演姜文演得最好的中国演员”之妙评。
领先《关云长》一步登陆院线的《倩女幽魂》同样也是颠覆之作。因指导《叶问》一片步入香港一线导演的叶伟信一开始摆出了“创新”的架势。在1987年张国荣、王祖贤主演的《倩女幽魂》中,宁采臣与聂小倩之间的“人鬼情未了”让一代观众唏嘘不已,午马扮演的燕赤霞不过是一介热心老法师。而在新版《倩女幽魂》中,古天乐扮演的燕赤霞与刘亦菲扮演的聂小倩之间早有旧情,燕赤霞奈何于“人鬼殊途”,用神兵封住了聂小倩的记忆。待到宁采臣上山与聂小倩擦出火花后,三角关系成型。片中千年树妖也笑曰:“小倩真听话,把旧爱新欢给姥姥一起带来了。” 影片末了,燕赤霞战死,聂小倩殉情,唯有宁采臣返回人世。
(陈红扮演的刘备之妻甘夫人)
电影公关的各种花样
截至5月10日上午,豆瓣网上共有23455人参与《关云长》评分,成绩5.1。23499人参与《倩女幽魂》评分,成绩5.7。与之对比的是265347 人参与《让子弹飞》评分,成绩8.9。见诸报端网间的电影评论也大多对《关云长》、《倩女幽魂》不甚感冒。 但和两部电影不那么给力的反响相反的是,它们的票房都尚算不错。当姜文、甄子丹文飙武斗的《关云长》在五一期间拿下1.3亿票房,至记者截稿前未突破2亿,虽离片方预期尚有距离,但仍占有未来两周的影院档期优势。刘亦菲、古天乐领衔的《倩女幽魂》亦未突破两亿,但已让投资相对较低的片方心满意足。《关云长》在香港、《倩女幽魂》在北京,分别摆开了各自的过亿庆功宴,座上客皆喜气洋洋。与之相映成趣的,是观众们留在网上的不少气愤难平的观后感。
如果电影本身不够吸引人,甚至雷人,为何还有那么多观众买票进入电影院呢?大腕效应之外,营销的大手笔是重要原因。
一位资深国产电影推手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宣发环节(宣传与发行)通常会占去整个电影成本的很大一部分。例如《让子弹飞》的宣发费用达到了5000万,几乎和制作经费持平,这已经达到了好莱坞大片的配比。如果加上电视台的广告合作置换,《让子弹飞》的宣发规模甚至过亿元。”
除了价格坚挺、效果显著的电视、户外广告外,负责媒体宣传的“电影公关公司”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甚至引领导向的作用。在2005年前后,伴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转型,一些电影记者、媒体人进入电影剧组,以工作人员的身份承担了原本由各电影厂宣传处负责的营销工作。自2009年开始,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井喷,一批资深的电影记者先后开起 “电影公关公司”,依靠其在媒体圈内通畅的人脉和丰富的新闻传播经验,为各类国产电影摇旗呐喊。
朱玮杰就是这其中的一例,这位原《东南早报》记者离职后创办了文化传播公司,最近接手的电影便是《倩女幽魂》。他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了公司进行“媒体推广”的模式,30个人的总团队中有15位左右组成了《倩女幽魂》项目组,自影片筹备期间便参与其中,上映前半年开始进入忙碌期。在这180天的时间内,项目组完成了以下工作:几乎每天在网络上推出新内容;在所有电影业内主流杂志刊登报道;让各位主演步入各类时尚杂志, 例如促成刘亦菲登上《时尚芭莎》封面;在各平面媒体上发布数以千计的消息……朱玮杰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其实曝光量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好的创意,我们会根据电影内容、阵容、上映环境的不同,按照新闻传播的规律,设计出各种不同的活动,推动新的讨论命题。”他肯定地说:“中国电影的专业营销公司刚刚兴起,不久将会盛行。”
在朱玮杰看来,电视传播针对普通大众,报纸可以赋予影片地位,杂志则更能为电影“提高档次”,网络则不过是对新闻信息的二次运用,但在另一些电影公关公司眼中,网络的作用绝不仅如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电影公关公司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说:“现在片商对网络推广越来越重视了。我们和平面媒体的合作方式有限,顶多是‘版面大一些’或者‘换个角度’,绝大多数时候得配合记者。网络的可操控性就强多了,我们可以玩出各种花样,微博比赛、线上互动都很受欢迎。当然,还有一批‘水军’公司,他们会在各电影论坛、相关贴吧用人工或者‘发帖机’大量发帖。在相关网站打高分的情况也存在。只不过这些强劳动低回报的事情我不屑于去做。”
大片信息等着你
一方面源于传播渠道的日益便捷、膨胀,一方面由于 “电影公关公司”的辛勤工作,观众现在几乎很难完全屏蔽掉一部即将上映大片的信息。它不在这里等着你,便在那里候着他,也总有一些宣传点会打动人心。也正因为信息过于繁杂多样,听谁信谁又成为了难题。
资深影评人卫西谛曾出版过《华语电影2005》等近十本电影书籍,却至今未看过《关云长》与《倩女幽魂》,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今后也不打算去看,这只是因为几位朋友在微博上说“这些片子不值得看”。
卫西谛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新媒体的运用,特别是微博,改变了普通观众交流观感的方式,以前我们在办公室议论电影,现在我们在微博上议论电影。是否能在口碑上占到上风,是票房成败的最终关键。”卫西谛同时也认为,话语权依旧掌握在媒体平台上,只不过阵地由平媒一路转到了微博上了而已。
在看到电影之前,普通观众大多只能依靠朋友推荐、明星号召和影评家评论和媒体报道来作出选择。但除了口味相近的朋友的推荐之外,其他好似并不完全靠谱。2010年9月在娱乐圈内流行起来的“交口”一词,指的就是在电影提前场、试映场上由众多影评人、业内人士、意见领袖、知名媒体人通过微博、博客发出的“交口称赞”。但在布满错综复杂的关系的电影圈里,这些“交口”可信度又有多少呢?知名编剧宁财神在微博上写下这样的话:“小声宣布:当我夸一个国产电影好,你可以不用信,因为十有八九是人情。当我夸一部电影牛逼,你可以信一半,因为它可能仅仅是不难看。当我劝你掏钱买票进场时,你可以试着相信,因为‘不直接骗票房’是我最后的底线,就把‘值得买票’当作我们之间的暗号吧。”而观众们经历的现实大多是,几乎每部大片在正式上映前都是一片“交口”,而大部分最后惹的都是“众怒”。
与宣传铺天盖地的《关云长》、《倩女幽魂》相比,动画片《里约大冒险》在排期、宣传均处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依靠持续口碑也取得了过亿元的国内票房。如何打造有效的“口碑”是摆在片方和“电影公关公司”面前的新课题。朱玮杰认为其实一点都不用担心,因为无论何种公关,都无法干预到影片的本质,也不能得到真正的新闻关注度。他说:“你开始的牛皮吹得有多大,被你忽悠进电影院的观众的怨气就有多大。我们应该做的是引导观众去寻找电影中属于自己的观赏点。”
“悬赏”最终成悬案
本报记者 谢培
2011年5月前,提及“黑水”,你想到的应该是美国著名雇佣兵和保安公司。在这之后,再有人讲到“黑水”,很可能指的是那些在网络上以抹黑对手为业的水军们。 4月29日晚,电影《关云长》片方官方微博悬出十万花红,与《战国》片方一同悬赏在数家知名影评网站对其进行 “有组织有预谋”打低分、恶评的“黑水”主谋。悬赏令称,其目的是为了“净化网络环境”,“还中国电影一个公平、公正、正常的竞争空间”。
悬赏方说
“影片(《关云长》)上映前,我们的第三方网络检测团队向我反映,在豆瓣网上查到了明显是剪贴复制的‘一句话恶评’,这些明显针对《关云长》的评论由许多个新冒出来的马甲完成。在《关云长》上映后的第二天,我们又在时光网上监测到一些近期注册、没有头像、匿名评论的人打出统一的评分,均是《战国》1分、《关云长》1分,《倩女幽魂》10分。我们查看他们的评论记录,都只有评论《战国》、《关云长》和《倩女幽魂》三部电影。这是确实存在,不可忽略的事实。”
电影《关云长》的媒体宣传负责人,“悬赏十万缉黑”的发起人张文伯对时代周报如此介绍事情的起因。张文伯认为,这已不是普通网友的个人行为,而是有组织的恶意行为,目的是为了“引导那些不明真相的观众的观影选择”。在与片方沟通后,《关云长》剧组联合《战国》剧组发起了“十万悬赏”。由张文伯创造的“黑水”脱胎于已有的“网络水军”一词,但和一味灌水、大多呈吹捧状的“水军”相比,他认为“黑水”更能直接表明他们“抹黑”的行为。张文伯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悬赏是一个‘不太寻常’的方式,我们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震慑正在操控这种恶意行为的人,二是引发同行、媒体和社会对这一种现象的关注。”
第一个目地似乎达到了。张文伯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他们发出“悬赏令”之后不久,网络监测团队反馈回来的消息是,那些“恶意打分的人都消失了”。
而第二个目的在短时间内也似乎达到了。平面媒体迅速跟进,网络评论呈爆炸状,只不过大多数影评人和网友们并没有站在悬赏方这边,有的说片方肚量太小:“片子拍得烂,还怕别人给差评吗?” 甚至有人打趣说准备专门去网站打低分自首领赏。还有人质疑“悬赏”本身就是《关云长》炒作招数。
越搅越浑
张文伯对时代周报记者回应说:“首先,大家将‘恶评’和‘差评’的区别搞混了。片方和我们坚决捍卫观众打分的权利,只要你是买票看电影的观众,就是我们的上帝,即便是打0分也是你的权利。恶评指的是那些有组织的恶意贬低,这才是我们要反对的。”
“炒作也是无稽之谈,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发布悬赏令的时间就可以知道,这根本不是一个正确的炒作时机,” 张文伯解释说,“我们当时只是想第一时间揭发这种现象。”
如果“黑水”事件存在,最大的受益方似乎就是《倩女幽魂》。悬赏令发出后,《倩女幽魂》片方一直未作出正面回应。时代周报记者致电《倩女幽魂》的宣传负责人朱玮杰,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事情发生之后,我立刻召集内部所有工作人员检查工作,没有发现任何的‘黑水’现象。我又看了一遍各个部门的工作计划文档,压根就没有这一项。我们不予回应,一是因为我们内部确实没有这种现象,二是我无法确定是否真的有‘黑水’一事存在。”
至此,“黑水”事件越搅越黑。但和大多数娱乐话题一样,这个事件在发酵了一周多以后,即便依旧云山雾罩,但关注的人已越来越少。
“悬赏”至今无果,《战国》与《关云长》片方一度宣称要“起诉”,但这仅是一厢情愿,他们现在连“报案”这一个门槛都没有迈过。 张文伯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我们先找的是我们认为的网络方面相关主管部门,他们告诉我们要去找派出所,而派出所说除了立案之外并没有太多的办法。”面对这种看似要不了了之的结局,张文伯说:“不是我们想放弃,而是目前的法律监管尚存在盲区,我们很难。”
行为艺术?
在张文伯的记忆中,这种“黑水”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电影圈内了:“去年年初,我们公司负责《锦衣卫》的宣传,同期还有《苏乞儿》和《孔子》两部电影,那时网络上已开始有匿名马甲集体给《孔子》恶意评分的现象出现,《孔子》片方一度怀疑是我们这些竞争对手干的,后来我特地打电话过去才澄清误会。在去年暑期档中,《决战刹马镇》和《80后》对垒时,同样的‘黑水’现象再度出现,这些人给《80后》打低分,给《决战刹马镇》打高分。”
有评论者详细对比了打分的情况:“截至5月7日晚,时光网上《关云长》总评分人数为5155人,其中打0-1分的有463人;《倩女幽魂》总评分人数为5649人,打9-10分的却仅仅253人。”截至5月10日中午,豆瓣网上给《关云长》打最低分一星的占18.1%,约4200人,给《倩女幽魂》打最高分五星的占4.9%,约1153人。张文伯坦诚,“黑水”的人数并不众多,但坚称这一现象值得行业重视。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或者说我们是完成了一次行为艺术,使得这些‘黑水’们不再敢轻举妄动了。”
张文伯还特别提到今年4月中旬由中央外宣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四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发起的“整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专项行动”。这项行动针对的是“采用违法违规手段开展网络公关活动的‘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灌水公司’、‘删帖公司’、‘投票公司’等非法网络公关机构。”张文伯认为,这股兴风作浪的“网络黑水”已经渗进了电影圈。“我们是在刚刚出现苗头的时候就发现它、遏制它,还是要等到它像在传统行业那样成为一个恶性肿瘤的时候再去铲除它呢?” 张文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