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面面观
本报记者 徐伟
最近,由个别沿海城市传出的海盐被污染和盐能抗辐射的谣言,引起了全国性的抢盐风波,虽然风波只持续了几天,但其引起的恐慌之巨、波及面之广,几可追当年的“非典”。直到相关部门和众多专家一再辟谣后,抢盐事态才渐渐平息。
然而,关于盐的谣言只是近年国内众多谣言中的个案。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谣言的出现和极速传播似乎不可避免,回顾和总结这些谣言,更有助于我们认识谣言。
日本地震后谣言四起
3月20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作出处罚决定,依法给予在网上散布“日本核电站爆炸污染山东海域”谣言的杭州网民陈某行政拘留10天,处罚款500元人民币,并责令陈某在网上发布澄清公告。这是此次抢盐风波中,新闻媒体报道的第一起因传谣而被处罚的案件,以儆效尤。但实际上,陈某并非造谣者,他只是无数传谣者中的一个。
与国内抢购食盐如出一辙的是,香港市民因担心日本产品缺货或新货遭核污染,出现了连日抢购日本食品的现象。核扩散的恐慌也蔓延到欧美,多国民众抢购可以抗辐射的碘化钾(碘片),在美国西海岸,因碘片供应短缺,在网上被炒至500美元一包。
关于日本地震的最新谣言当属“超级月亮”的传闻,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11年3月19日,月球将达到19年来距离地球最近位置,与地球的距离只有35万多公里,看起来会异常巨大。有网友迅速发挥联想,把“超级月亮”与此次日本地震和海啸联系起来,认为是月球的引力增大,诱发大规模的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对此,有关专家立即出来辟谣,称地月距离远近确实会影响地球潮汐,但日本地震是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之后的海啸也由地震引起,与所谓的“超级月亮”没有任何关系。
然而,此次日本地震引发的谣言绝不止于此,诸如日本某女演员在地震中失踪、众多漫画家集体葬身火海、《海贼王》作者捐款15亿日元,以及日本将被海水淹过的汽车翻新卖给中国等等,不一而足,有的言之凿凿,难辨真伪,有的显然虚构,立马被戳穿。
灾难诞生谣言与谣言引发灾难
重大的自然灾害或是灾难事故,往往造成人们的恐慌心理,而这种恐慌心理也使得人们更容易相信和传播谣言。
2003年的“非典”暴发之初,由于政府应对此类突发性疾病经验不足,一开始竭力封锁信息,导致谣言四起,比如湖南衡阳某地农村传出,有女婴生下来就会说话,并告诉大家在农历立夏那天早晨6时之前熬一些绿豆汤,喝下去就可以防治“非典”,说完这几句话后,女婴就死了。“神奇女婴”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迅速蔓延到湖北、江苏、安徽一带,并演变成多个版本,由最初的喝绿豆汤变为放鞭炮,还添加了“神龙现身”等神迹,结果许多地区的农村连日连夜地燃放鞭炮。
非典时期另一典型性的谣言是 “中山三院因非典型肺炎流行被锁”,声称中山三院100多名医护人员死亡、武警部门出动防化部队。事情源于在该医院大门处有一堵2米多高、10多米长的白墙,大家以为是隔离墙,而事实上,这堵墙在“非典”出现前一个月就有了,是地铁公司建造的砖墙出口,跟“非典”毫无关系。但此谣言传出,让附近居民惊慌不已,经过中山三院时都捂住嘴巴,显得万分小心。
2008年的汶川地震,同样引发了许多谣言,在地震发生10分钟之后,便有传言称北京市将发生2-6级地震,甚至有谣言称北京市地震将科技京城大厦震歪。到了5月13日,成都地区又盛传都江堰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造成水污染,成都自来水无法饮用的谣言,这个谣言一度引起成都地区抢购瓶装饮用水的风潮,而真实情况是当地一家橡胶厂发生了火灾,并没有造成水污染。
随着震后救灾的火热进行,谣言越来越多,比如,传言称2008年5月27日,美国地质勘探局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消息,未来两周陕西、甘肃可能连续发生7级以上强震,后来有媒体调查此事,发现纯属子虚乌有。而网络上流行的五花八门的“外企捐款排行榜”和“明星捐款排行榜”,以捐款多少衡量公司和明星的爱心,后来都被证明毫无根据、纯属虚构。
据国家地震局统计,地震谣言每年都会发生十起以上,这反映了人们对于重大自然灾害的恐惧心理。及时辟谣当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谣言,但是由于地震的不可预测性,很多辟谣的消息事后被发现是虚假信息,反而引发恐慌。比如去年1月22日山西地震局在媒体上辟谣说近期山西不会有地震,但1月24日上午,山西河津市发生4.8级地震,运城全市普遍有震感。一时间,关于山西要发生大地震的消息更加风传,延续多时才逐渐淡化。
食品有毒谣言常传常新
关于食品的谣言也在近年多次出现,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由于民众对此类事情的敏感度高,有关食品安全的谣言也更容易传播。
2007年,香蕉致癌的传言,让香蕉价格一度狂跌,无人敢吃香蕉。吃香蕉致癌的谣言,源于媒体对广东3000多公顷香蕉植株患“蕉癌”的报道,实际上,所谓“蕉癌”确有其事,它是一种植株之间相互感染的“巴拿马病”,得病香蕉树轻者长不大、不挂果,重者会枯死。但是这种病不会传播到香蕉果实里面,也不会在植物与动物之间传播,所以吃香蕉致癌是一种误传,根本没有必要引起恐慌。相反,科学证明香蕉具有一定的防癌功效,而且越成熟,抗癌效能越高。尽管如此,香蕉致癌的谣言还是让广大蕉农损失惨重,香蕉收购价降到0.2元一斤,仍然很少有人过问。
2008年9月,在一个贴吧里,有人以《比三鹿牛奶更恐怖的是费县许家崖的剧毒花生》为题发帖,称“费县许家崖搞拆迁的老姜刨花生后十指溃烂,生不如死,挂了一星期吊瓶”。另有跟帖说:“一家四口,刨花生时吃了些,结果全部中毒而死。”在此主帖后,还有不少跟帖,9月16日的两个跟帖分别称:“据说费县北部乡镇有使用氯丙烷种花生的,剧毒,种者不吃,卖给市场,那东西确实增产,残留大!”“我家是费县的,我听说好像有种致癌花生,是人为添加一种东西,超高产!但有致癌作用!”这一传言迅速流传。后来《焦点访谈》前去调查,最终证实传言纯属谣言,后来造谣者也被依法处理。
而红极一时的“神医”张悟本,及其广泛宣传的“绿豆养生法”也是此类谣言的典型案例。张悟本宣称,绿豆不仅可以养肝去火,还可以治近视、糖尿病、高血压和肿瘤,张氏疗法为他赢来拥趸无数,所著《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亦成为畅销书,而绿豆价格的接连上涨也被指与张悟本有关。但不久后,他便被揭出学历造假,所谓绿豆的神奇功能都无科学依据,紧接着是官司连连,悟本堂被关,至此,谣言方被揭穿。
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成为国内谣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广元“蛆橘”、可口可乐有毒、注水西瓜,以及转基因食品中毒等,都引起广泛关注。而最近的“皮革奶”传闻也被证实为误传,实际的调查显示,关于“皮革奶”报道是几年前的报道,近几年来并没有发现有皮革奶事件。
食品安全谣言有的是不知情者的一种误判,有的是好事者故意造谣,但是食品谣言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民众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和对食品监管部门的不信任,群众怀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对相关食品小心提防。具体的谣言可以随着真相的公布逐渐淡化,但是群众这种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并没有解除,谣言依旧有滋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