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要抄袭门玄机

2011-03-10 06:31:59
来源: 时代周报
即便在媒体高度发达的西方,也不断有政界和学界大腕被抖出涉及各种学术丑闻。无论是一向以学术严谨著称的德国还是有着世界最悠久高等教育传统的英国,最近都卷入了政学互涉的漩涡中。

本报记者 张子宇

学术诚信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即便在媒体高度发达的西方,也不断有政界和学界大腕被抖出涉及各种学术丑闻。无论是一向以学术严谨著称的德国还是有着世界最悠久高等教育传统的英国,最近都卷入了政学互涉的漩涡中。

同在3月份,德国国防部长卡尔·古滕贝格(Karl Guttenberg)和英国著名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霍华德·戴维斯爵士(Howard Davies)先后因为卷入抄袭门丑闻而辞职。只不过一个是自己抄袭,一个是受累于他人抄袭。

德国防长折戟

卡尔·古滕贝格本来是德国政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他1971年出生于巴伐利亚的贵族家庭,其姓组合之一(古滕贝格这种贵族后裔全名很长,由15个不同单词组成)Freiherr在德语中就有“男爵”之意。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神圣罗马帝国的利奥波德二世和列支敦士登亲王阿罗伊斯二世。他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德国政治家,父亲是指挥家,母亲则来自一位伯爵家庭,家族还拥有著名的古滕贝格集团(Guttenberg GmbH),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身。

1991年,古滕贝格加入德国国防军,在第23山地步兵旅服役。1994年进入家族企业领导层工作,2002年成为德国联邦议院议员,2009年被任命为德国联邦经济部长,当时才37岁的他是联邦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政府部长。古滕伯格对经济不会陌生,从孩子时代,他就开始学习操控管理高达6亿欧元的资产。

从2009年10月28日起担任第二届默克尔内阁的国防部长,再次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防部长。2000年,他迎娶了Stephanie小姐—“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玄孙女。

古滕贝格一直官运亨通,是德国最有人气的政治家,良好的家庭背景和出色工作、受教育经历让他个人充满魅力、风度翩翩。2010年底德国《明星》(stern)杂志和RTL电视台发起的民意调查显示,将近1/4(23%)的人认为,古滕贝格若担任联邦总理一职将比现任的默克尔更有作为。而德国电视一台(ARD)的民调也显示,在最受欢迎的高层政治家榜单上,古滕贝格以74%的支持率高居榜首。

但是现在,他于拜罗伊特大学(University of Bayreuth)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这份完成于2007年的法学博士论文,主题是“欧盟与美国宪法的发展”。在丑闻爆发后,古滕贝格于2月18日宣布他将“暂时停止”使用博士头衔。但在2月21日时,他终于顶不住压力宣布放弃这一头衔,这等于承认了抄袭。3月3日,他先后辞去了在联邦国会和政府国防部长的工作。

古滕贝格的抄袭和整个事件中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他的力挺引发了德国学术界的强烈不满,一份有51000名博士生和研究者签名的公开抗议信最近被提交给了默克尔。古滕贝格是基督教社会联盟的核心政治人物,该政党和执政的基督教民主联盟是同盟关系,预料这次辞职将对执政党和默克尔本人构成沉重打击。

传统名校的丑闻

学风严谨的英国也传出了文凭问题。

“关于赛义夫·卡扎菲先生博士论文的一切目前依然处于调查中,在调查没有完成之前,我们只能说一切无可奉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新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回答时代周报记者的提问。

被简称为LSE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是除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以外,英国最享誉海外的名校。曾留下了如经济学巨匠哈耶克、文学大师萧伯纳和哲学家罗素等名人的足迹。校友及教员之中包括16名诺贝尔奖得奖者、42名政府或国家元首,也是英国最难申请的大学之一。但是一场涉及利比亚领导人儿子赛义夫·卡扎菲的学历事件,却让这所名校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据英媒披露,利比亚政府曾经向伦敦政经学院捐款150万英镑,以资助该校一个名为“全球政府管理”的研究中心,另外还签署了一份价值220万英镑,为利比亚政府培训官员的合同。2009年,赛义夫获得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授予的博士学位。而在2003年的时候,赛义夫已经获得了该校政治哲学的硕士学历。

在2010年的5月,赛义夫还到LSE发表了一次名为《公民社会在全球管理机构民主化中的作用—利比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演讲。这次演讲的主题是以英国政治家、前外相米利班德已故的父亲,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拉尔夫·米利班德(Ralph Miliband)命名的。甚至在2010年11月的时候,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本人还通过视频参与了学校的一次会议。

当利比亚陷入内乱危机之时,伦敦政经学院和卡扎菲的千丝万缕联系被置于舆论的放大镜下。此外,赛义夫的博士论文《公民社会在全球管理机构民主化中的角色—从软实力到集体决策制定》被指控为抄袭。在重压下,戴维斯院长不得不辞职。伦敦政经学院已经开始了对相关抄袭事件的调查。

“学校理事会怀着极大的遗憾和踌躇,接受了戴维斯院长的辞呈。不过戴维斯院长依然还要继续保留工作一段时间直到理事会确定新的继任者。”时代周报记者在伦敦政经学院官方网站上看到了这份申明。

“抄袭的事情还在调查中,最终的结果尚未确定。我觉得仅凭猜测就断定几件事情之间有联系有点武断。不过过于政治化的捐款和LSE的宗旨之一‘将改变国家与改变世界提上日程,并引导人们参与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是冲突的。”旅英女作家、曾经毕业于伦敦政经学院比较政治专业的西楠对记者表示了这样的看法。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另一份申明则宣布,该学院将来自“卡扎菲国际慈善和发展基金”的30万英镑资助作为对北非学生的奖学金,同时关闭了受到利比亚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学校宣布这是他们到目前收到的涉及利比亚政府资助的全部款项。

“这件事让我觉得有点恶心,多少反映了英国政治的虚伪之处。”纽卡斯尔大学教师、《金融时报》和BBC两大媒体中文网站专栏作家的曾飙对时代周报记者谈起,“戴维斯很明显只是一个牺牲品而已,可笑的是利比亚人捐款的时候没有人出来指责,现在大家一副落井下石的姿态。”

出生于1951年的戴维斯院长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曾经在牛津大学墨顿学院和斯坦福商学院进修,获得了现代历史和管理学两个硕士学位。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有着一连串显赫的经历,1995-1997年间担任英格兰银行(英国央行)的副总裁,此外还先后受雇于麦肯锡公司、英国外交部,担任过英国财政大臣的特别顾问和英国驻法大使的特别秘书。

2003年,戴维斯担任伦敦政经学院院长。“伦敦政经学院内部的事情我不好多评论,但肯定有戴维斯的政敌在整他,好像这件事情挑头的就是学生会里的几个左翼学生。”曾飙表示。

《纽约时报》的Roger Cohen评论道:“我不能想象,伦敦政经学院的丑闻到底要挖到多深,在阿拉伯之春来到的时候,欧洲则进入了一个寒冬。”

名校与名人的纠葛

抄袭可以说是一项人类历史悠久的“事业”,从古希腊的一些经典著作到美国著名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1986年由一群整理出版他文集的美国学者发现),都因为抄袭而蒙上污点。

在技术上来说,电脑搜索引擎的发达让过去如同苦行僧一般的论文写作在很多人那里变成了Ctrl+C(复制)、Ctrl+V(粘贴)的简单粘贴。同时,在平常人看来往往高不可攀的名校总是对权贵子弟开小门,也是这类丑闻不断浮现的一个原因。

比如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本应该与名校无缘,但是布什家族的显赫背景还是让他顺利进入了耶鲁大学历史系。在耶鲁大学有一个笑话对此揶揄:如果你不知道选什么课好,就跟着乔治·布什选就行了,那课肯定是最好的。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毕业于日本名校庆应义塾大学不假,但是他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并没有完成学习,这不妨碍UCL后来以这位校友为彪炳,并且补授了他博士学位。

报料、投诉 :sdzb@time-weekly.com

© 广东时代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869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