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10月开门红!中国平安、招商银行轮番领涨,张坤增持吹响反攻集结号?

周梦梅
2021-10-11 10:34:06
来源: 时代周报
今年以来,机构股东减持保险股成风

沉寂已久的银行保险股迎来一波轮番上涨行情,市场憧憬A股红十月。

10月8日,中国太保、中国平安涨幅逾7%,中国人寿、新华保险涨幅逾5%,而申万保险指数上涨7.31%。承接10月8日首个交易日保险板块领涨的行情,10月11日,A股银行股开盘走强,平安银行(000001.SH)拉升涨超5%,杭州银行(600926.SH)、招商银行(600036.SH)、兴业银行(601166.SH)、宁波银行(002142.SZ)等均涨超3%。

部分头部机构增持银行股。

近日,易方达发布《关于旗下基金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公告》,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混合基金曾在9月29日买入1630万股基金托管人招商银行的股票,买入金额高达8.32亿元。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今年以来,多家机构股东减持保险股。

6月,卜蜂集团累计减持中国平安H股1.83亿股,占总股本比例达1%,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6.85%;7月23日,中国人保股东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宣布计划在15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不超8.84亿股,约为其总股份的2%;

8月,摩根大通减持4130.40万股中国平安H股,减持后持股比例由12.11%降至11.56%;9月21日,BlackRock Inc.减持中国财险(02328.HK)约747.39万股。此次减持后,BlackRock Inc.持有中国财险的股份占比从6.02%降至5.91%。

多名券商分析师表示,疫情压制保险产品消费需求,险企代理人脱落、增员难,险企负债端承压,新单、新业务价值增长受到冲击 。另一方面,部分地产公司潜在风险加剧,传导至保险公司投资端,市场对投资收益存在悲观预期。

此次中国平安股价乃至整个保险板块反攻则和投资端的预期改善有关。兴业证券发布最新研报认为,从资产端看,当前长期利率逐步趋稳,叠加近期华夏幸福债务重组计划等利好因素,推动投资端预期向好。  

src=http___n.sinaimg.cn_sinakd20210730ac_372_w743h429_20210730_7a92-826708cee46a40714a8adc70e57294da.jpg&refer=http___n.sinaimg.jpg

反攻背后的新信号

今年上半年上市险企股价“跌跌不休”。截至于10月8日,今年以来申万保险指数累计跌幅接近36.53%,中国平安年内跌幅达39%,中国太保、中国人保年内跌幅也近20%。

此次领涨的中国平安颇受瞩目。

2021年中报显示,中国平安净利润同比下降15.6%至580.05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集团对华夏幸福进一步加大减值计提,合计达359亿元人民币,由此导致净利有所下滑。

不过,华夏幸福事件有了新进展,中国平安作为其第一大股东及主要债权人,亦将从中受益。 

9月30日,华夏幸福初步拟定了债务重组计划,拟通过卖出优质资产回笼资金、出售资产带走债务、现金清偿、债务展期、设立信托等方式分 批实现债务化解 2192 亿元的金融债务,具体方案包括卖出资产回笼资金约 750 亿元,其中拟安排约 570 亿元用于现金偿付金融债务、出售资产带走金融债务约 500 亿元以及)优先类金融债务展期或清偿约 352 亿元。

中信建投研报称,本次方案未出现相关债务打折情况,预计所有债务人本金将获得偿付,中国平安的债务风险敞口亦将受益。

“华夏幸福及整个地产板块持续承压是此前中国平安 A 股和 H 股估值低位向上修复的最大掣肘,如今华夏幸福债务重组方案靴子落地,资产端这一最大不确定因素正在逐步明朗,市场信心有望逐步修复。”10月9日,天风证券分析师夏昌盛称,目前中国平安的地产投资风险基本落地,中长期仍需观察负债端改善的情况。

对于银行板块,上交所最新数据显示,银行ETF(512800)近期持续或者资金关注,3季度份额增长超10亿份,场内份额持续流入。

截至10月8日,银行ETF(512800)最新融资余额达8.19亿元,维持年内高位,基金规模超90亿元,稳居两市规模最大银行ETF。

天风证券认为,内资机构于三季度加大了对银行板块持仓力度,反映在港股通中银行市值占比企稳回升。外资机构对银行板块的配置热情也有所升温,陆股通中银行市值占比在三季度向上抬升。

此外,两融余额中银行占比呈现出上行态势,表明普通投资者对银行股的参与热情亦开始有所提升。

传统寿险改革仍存变数

不过,近年,传统寿险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宏观环境、消费者需求、人口红利包括科技应用的飞跃,都对行业发展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保险公司内部亟待调整升级。

“整个寿险业都面临很大压力。”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苏恒轩公司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具体而言,“一方面由于今年上半年,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仍处于不均衡状态;另一方面居民消费意愿降低。疫情影响下,居民对长期大额支出以及非必要的必需品方面开支较为谨慎,寿险产品的市场吸引力不足。”

事实上,2019年至今,各上市险企接连推出转型发展战略,以寻求业务转型,培训新增长点。

以中国平安为例,2019年中国平安宣布以代理人渠道为核心的寿险改革正式启动,酝酿用2-3年推动寿险的改革,2021年一季度以来,平安寿险改革工程已进入全面推广实施阶段。

现阶段,各大险企都不同程度面临寿险改革带来的阵痛。

中报数据显示,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太平洋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5家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分别同比下降19.0%、11.7%、8.9%、21.7%、25.2%。

此外,险企还要面临代理人制度变革带来的影响。以中国平安为例,平安人寿代理人队伍已从改革之初的超过140万人,到2020年底降至约102万人,再到今年6月底,代理人数已跌至87.8万人 。

“代理人数大幅减少,结果就是令到新单销量减少。而代理人流失,产生了大量孤儿单,令部分客户续保意愿减少,保单继续率持续下跌,造成寿险这三年的业绩不振。”致富集团研究部研究员刘志斌称。

硬币的另一面是,寿险改革启动一年多来已取得一定成效。

以中国平安为例,2021年上半年,平安寿险代理人人均首年保费9350元/月,同比增长 23.8%;部分试点营业部在业绩、行为、质量等方面得到改善,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3个月的部均首年保费较试点前(2020年8-10月)增长6%。

“个险人均 FYP (第一年度保费)增速快于人力下降幅度,说明改革初见成效 ” 信达证券研报称,太保寿险、太平寿险、平安寿险代理人产能有明显提高,人均FYP增速高于人力下降幅度,说明代理人渠道清虚增效改革已有一定的效果。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京东安联财险股权更迭:安联保险拟转让53%股权给子公司,京东持股上升
北京半马调查结果公布,特步就报名失误道歉
疯狂小杨哥不想当网红?减少直播带货场次,首部短剧开拍
联想向AI要增长:六年投资超百亿元,杨元庆能定义AI PC吗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