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近万亿元 未与互联网助贷平台合作

黄坤
2021-03-31 09:11:06
来源: 时代周报
农行的自有投资和理财均不持有相关的违约债券

3月30日晚间,农业银行(601288.SH;01288.HK)发布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农业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27.21万亿元,增速9.4%。全年实现营收6579.61亿元,增速4.9%;实现净利润2164.00亿元,增速1.6%。

资产质量方面,2020年,农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371.13亿元,不良贷款率1.57%。拨备覆盖率260.64%,继续保持较高的风险抵补能力。

对外界关注的延期还本付息的到期压力,普惠金融贷款不良率、信用债是否存在违约风险等问题,农行行长张青松回应,“农行的不良认定是严格的,风险拨备是充足的,资产质量的前景是稳定的。”

净息差仍面临压力 

息差管理是商业银行当前资产负债管理的重点。

张青松介绍到,农行2020年的净息差是2.20%,较上年小幅下行3个BP。伴随LPR重大的改革举措,农行的贷款利率随之下行,让利实体经济,加大普惠贷款普惠金融服务。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到2020年年末,农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615.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692.13亿元,增长62.3%,高于全行贷款增速48.8个百分点;有贷客户数157.08万户,较上年末增加46.16万户;全年累放贷款平均利率4.18%。

“农行为维持合理的净息差水平,着力控制负债成本。”张青松表示,一是主动调整存款策略,继续压降部分高成本的存量存款;二是在去年市场利率的低点,适当增加了市场化的负债规模。

张青松还解释称,净息差的行业性下降与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是拉低农行2020年盈利增长的两大因素。

“2021年净息差还是面临一定的压力。”张青松分析称,资产端上,考虑到贷款边际利率偏低,贷款LPR重定价等因素,贷款收息率仍将延续下行趋势,但降幅可能趋缓;负债端上,考虑到存款定价的行业自律趋严,高成本存款创新产品压价空间有限,存款定期化明显等因素,存款付息率进一步下降空间也较小。

张青松表示,“将从经营管理的方面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保持住我们净息差的优势。”具体举措是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强化贷款的差异化风险定价;适度提升个贷占比和中长期贷款占比,优化资产结构;适度的增加贷款在整个资产中的占比;优化负债期限和产品结构,下大力气控制负债成本。

资产质量受关注

此次业绩发布会上,备受市场关注的是农行资产质量情况。

去年以来,信用债违约事件一度引发市场风波,银行是债券市场的最大持有机构,对于农行投资的信用债是否存在潜在违约风险,张青松回应,截至2020年末,农行的自有投资和理财均不持有相关的违约债券。

张青松介绍称,“农行通过审慎的投资策略,利用市场机会,不断加强二级市场调整的力度,保持了信用债投资组合比较坚实的质量基础。”

在信用债的投资策略和管理方面,农行积极支持交通、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设施的发展融资需求。“日常坚持组合分散化的原则,注意把控债券投资的集中度,加强对发行主体基本面的分析,做好投后管理,加强风险监控,确保我们大量的债券资产组合保持在一个理想的水平。”张青松表示。

对于延期还本付息的到期压力以及潜在问题资产情况,农行副行长张旭光在农行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到今年2月末,延期还本付息贷款累计金额为1368亿元。

张旭光表示,从资产质量看,这一部分的延期贷款规模相对有限,且拨贷比高于全行的平均水平,风险抵补能力能力充足,整体上风险可控,不会对农行的资产质量造成大幅的影响。

就近期热议的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平台开展信贷合作合规问题,农行副行长崔勇回应称,目前农业银行互联网个人贷款全部为自主管理、全额发放的业务,没有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办理助贷。“到去年末,我们的互联网贷款的余额共计是1542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占线上信贷余额的11.5%。”

“普惠小微企业客户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到2020年末,不良贷款的余额是90.6亿,不良率是0.94%,低于全行不良率0.63个百分点。”农行副行长湛东升也在业绩会上表示,近年来,农行坚持智能化数字化的普惠金融发展,搭建了数字化风控体系,规范了白名单产品创新的流程,禁止分行与不合规的第三方平台合作。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韩国企业的寒风,吹向“35+”员工:要么主动辞职,要么“自愿退休”
河南前首富突遇滑铁卢:天瑞水泥股价闪崩,控股股东所持股权遭强制出售
公司暴雷、黯然缺席、展台冷清,北京车展的失意者有点多
实探北京车展:自主品牌争夺豪华市场,混动与纯电展开决战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