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信托业持续“两压一降” 业绩承压

黄坤
2021-02-10 11:10:41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黄坤

2月9日,时代周报记者从信托业内获悉,2021年度信托监管工作会议于2月7日下午3点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

银保监会及各地银保监局有关监管人士、信托公司主要负责人(即信托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信托保障基金、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信登”)及中国信托业协会相关人员参加。

监管人士在会议上通报,2020年信托公司压降任务完成情况,现场点名批评近20家信托公司,同时明确表示,2021年将继续开展“两压一降”,继续压降信托通道业务规模,逐步压缩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加大对表内外风险资产的处置。

“事实上,监管继续趋严,继续维持压降的要求,业内已有预期。”2月9日,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喻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2021年,多数信托公司盈利下滑的可能性较大”,喻智表示,这次定调与行业内的主流观点的判断差别不大,融资类业务和通道业务继续压降,信托资产规模大概率继续下行,信托公司业务转型方向也比较明确,比如转型投资类业务、服务信托等。

监管定调2021

2月9日,时代周报记者获悉,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20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称,2021年围绕信托本源的深化转型仍将坚定推进,信托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应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增加股权投资信托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从追求规模增长向结构优化转变,深度发力资本市场,开展标品资管产品及服务创新。

此前,监管部门为信托公司制定的2020年压降计划是,全年全行业压降1万亿元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融资类信托,在2019年末基础上继续压降2万亿元通道类信托。

至2020年底, 融资类业务万亿压降目标下,多家信托公司收到了来自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必须完成年度压降任务”。然而,据时代周报记者调研了解,时至年末,部分信托公司为赶业绩,融资类信托成立规模不降反增,难过考核(参见http://mobile.time-weekly.com/v2/articles/B2ox0y)。

对于有些信托公司热衷投机,利用制度灵活性钻空子,跨越监管红线等现象,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今后严监管、强监管态势将进一步巩固,监管问责也将更加严格,不遵规守纪注定没有出路,这一点,信托公司和各银保监局都要坚信不移。”

“信托业要杜绝与监管博弈的心态,不能通过变通或绕开监管规定开展信托业务,更不能以此寻求相对于其他信托公司的不正当竞争优势,破坏市场秩序。”在2020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中,黄洪表示,如果行业迟迟不能扭转投机的风气,全能性金融牌照这一信托公司最大的政策优势将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基础。

中国信登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末,全行业信托产品存量规模为20.13万亿元,较上年末继续下降1.6%。

信托业转型过程中,信托产品投资者数量持续增加。信托产品存量投资者数量为82.42万户,较年初净增加22.89万户,较年初大幅增长38.46%。其中,非金融企业和自然人的投资规模分别达到4万亿元和3.5万亿元以上,上升态势明显。

中国信登方面称,可见在信托行业转型发展脱虚向实的过程中,信托产品越来越受到自然人投资者青睐,这与信托业持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大力发展服务信托、积极回归本源业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点名”20家公司

有头部信托公司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监管人士在2021年度信托监管工作会议上通报了2020年信托公司压降任务完成情况,除安信信托、四川信托、华信信托等高风险公司外,现场点名批评近20家信托公司,其中不乏央企、国企背景的信托公司。

一位与会高管表示,“有的是因为融资类信托规模不降反增,有的是因为全年压降任务没有达标,有的是因为风险资产处置不力。”

 

根据银保监会的公开信息,自2019年以来,监管对粤财信托、百瑞信托、北方信托、华信信托、中融信托等不合规行为共开出45张罚单,占2004年来可查询总量的33.58%,可见近两年来,随着监管法规的持续健全及监管力度的持续趋严,信托公司的合规管理与风险控制要求越来越高。

纵览近两年以来的监管处罚,不乏中信信托、建信信托等业内声誉较好、资产管理实力较强的信托机构因房地产业务不合规而受到处罚,各家信托公司因房地产 业务所产生的罚单高达10张,占比总数22%。

此外,也有信托公司因违规开展银信合作业务、违规开展信保合作业务、尽职调查/管理不到位或其他不当行为、销售行为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到位、数据统计不准确、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瑕疵等而受监管点名批评。

举例来看,2020年12月24日,贵州银保监局官网公告了两则关于华能信托的罚单。华能信托因违规提供融资相关服务被罚50万元;吕顺龙因对华能信托违规提供融资相关服务未充分进行尽职调查和合规审查,负有直接管理责任,被罚5万元。

在“强监管”环境下,处罚已成为常态。近几年来,未受到过处罚的信托公司寥寥无几。中国信托业协会指出,信托公司必须加强合规意识、风险意识,争取少受处罚,维护自己的社会形象;要实现少受处罚的目标,信托公司加强业务转型升级是重要方式和途径,要以此来适应监管环境的变化。


预计今年净利下滑

严监管态势持续,短期内会影响信托业务发展,并且可能造成信托项目风险的加速暴露。2月9日,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喻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21年,多数信托公司的盈利下滑可能性较大。”

时代周报记者从用益信托网获悉,截至目前,已有60家信托机构披露了2020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整体来看,2020年信托业总体营收约1120亿元,同比上升4.97%,但利润却出现下滑,利润总额同比减少1.35%,净利润同比减少0.97%,行业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态势。

根据云南信托研究,行业内部25家信托公司利润总额同比在减少,行业平均值为13.69亿元,同比下滑1.35%;排名前十的信托公司占据行业利润总额约50%。另外,长城新盛信托、华融信托、雪松信托和华信信托共4家信托公司出现亏损,分别亏损0.99亿元、7.29亿元、12.23亿元及26.52亿元,合计47.03亿元。

百瑞信托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员谢运博表示,2020年是信托业务转型的关键年,行业整体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信托公司在证券投资、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等创新业务领域加大布局力度,各类创新业务一般都需要在人力资源、IT系统建设等方面有较大的前期投入;二是2020年信托公司计提的减值损失较2019年有所增长。

 

对此,沪上一家信托公司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融资类业务是信托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压降主要是因为近年来信托业风险事件中融资类信托项目占比较高。公司目前正在努力转型,但压降给大多数信托公司带来的短期阵痛难以避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亦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信托转型压力可见,传统信托做的就是类银行的业务,现在压降融资类业务,发展标准化投资是大趋势,很多信托公司都在提高自身的权益投资能力和债券市场固定收益投资能力。

“大资管时代,将信托、银行、基金放在了统一跑道上。”高禾投资管理合伙人刘盛宇向时代周报记者直言,在标准化投资领域,需要投资、研究、营销等全链条支持,,如何通过策略和配置来降低收益波动,信托公司在这一块的资源禀赋相对有限,仍需加强研究。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东北证券近30%股权遭"甩卖",第一大股东或将易主!公司回应:还在筹划阶段
业绩变脸股盘点|海通发展上市首年净利同比大降七成,五券商在解禁高峰前提前减持套现
监管能见度|IPO严监管进行时:常态化滚动式现场监管,重拳打击违规报价
业绩变脸股盘点|兴业证券IPO保荐怪相:18家企业上市首年业绩下滑,四成企业破发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