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星文化IPO被否背后:《中国好声音》江河日下,多档综艺版权涉嫌赖账,深陷诉讼泥淖

徐思敏
2021-02-05 14:30:56
来源: 时代商学院

时代商学院实习生 徐思敏

一边是昔日王牌节目日益衰落,另一边是多档主打节目身陷诉讼泥淖,上海灿星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灿星文化”)的IPO之路并非坦途。

灿星文化主要从事综艺内容制作和产业链开发运营业务,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产品,同时还打造了《中国好歌曲》、《蒙面唱将猜猜猜》、《这!就是街舞》、《这!就是原创》等综艺节目。2月2日,该公司创业板首发上会未通过。

时代商学院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灿星文化昔日王牌节目《中国好声音》的收视率和节目收入不复当年,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在当期营业收入中的占比逐年攀升,2019年应收账款增幅远大于营业收入增幅。盈利质量不佳的同时,该公司多档综艺均因引入海外版权引发纠纷,与Munhwa Broadcasting Corp.(韩国文化广播公司,以下简称“MBC”)争议不断。

1月26日,时代商学院就上述相关问题向灿星文化发函询问,但截至发稿该公司仍未回复。

一、昔日王牌节目收视率下滑,盈利状况不佳

灿星文化成立于2006年,控股股东为上海星投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天明、金磊、徐向东及华人文化(天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来自于内容制作及运营、音乐制作授权及其他衍生业务。

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灿星文化来自《中国新歌声》、《中国好声音》节目制作的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2.33%、32.96%和26.67%。

可见,《中国好声音》系列节目对灿星文化的营业收入贡献较大。然而,曾经红遍全国的《中国好声音》近年来的收视率每况愈下,不复当年的辉煌。

2015年,《中国好声音》节目首播收视率高达5.31%。而2016—2019年,《中国好声音》系列节目首播收视率分别为3.84%、2.6%、1.73%和2.34%。

同期,《中国好声音》系列节目制作及互联网视频授权收入分别为10.1亿元、6.65亿元、5.45亿元和4.62亿元,呈逐年下降趋势。

伴随着王牌节目的日渐衰落,灿星文化的盈利质量也不容乐观。2017—2019年,灿星文化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8.1亿元、9.91亿元和11.9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9.33%、59.98%和69.18%,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04次/年、1.84次/年和1.58次/年。

不难看出,报告期内,灿星文化的应收账款余额逐年攀升,在当期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也持续升高,同时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下降。

另据时代商学院计算,2019年灿星文化应收账款增幅为20.96%,同期营业收入增幅仅4.87%。可见,应收账款增幅远大于营业收入增幅,灿星文化存在突击增加营业收入的可能。再者,随着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递减,灿星文化可能面临坏账、呆账风险,进而对其资金营运能力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二、《蒙面歌王》等多档综艺版权涉嫌赖账,与MBC诉讼不断

自2016年起,灿星文化便身陷诉讼纠纷,引发争议不断。

报告期内,灿星文化作为被告方,与精英许可股份有限公司、蜂鸟音乐有限公司、MBC等三家公司均发生授权、侵权相关的纠纷,且目前仍在诉讼过程中。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19年至2020年间,灿星文化与MBC的纠纷共涉及《了不起的挑战》、《我们的挑战》、《蒙面歌王》以及更名后的三季《蒙面唱将猜猜猜》等六档节目。其中,《蒙面歌王》已成为江苏卫视的一档王牌节目。

为何MBC频频将灿星文化告上法庭?

据招股书,灿星文化与MBC的诉讼案主要围绕上述6档综艺的广告收益分成、违约金、滞纳金等款项未完整支付而展开。争议的焦点实际在于灿星文化在引进海外综艺节目版权后,将节目标榜为原创综艺,继而拒绝向MBC支付完整费用。

实际上,这并不是灿星文化第一次因引进版权问题而遭上诉索赔。早在2016年,灿星文化就曾因《中国好声音》的栏目名称及商标标识的使用权被索赔5.1亿元,与唐德影视(300426.SZ)上演了一场沸沸扬扬的版权之争。最终,2018年7月,这场旷日持久的“好声音争夺战”以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正式告终。自此,灿星文化也得以将第三季的《中国新歌声》更名为《中国好声音》。

虽然灿星文化重获“好声音”,但是连播9年的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从始至终可谓是换汤不换药。而在综艺节目日新月异的今天,观众很容易对既定综艺模式形成审美疲劳,“改头换面”的《中国好声音》或将难逃市场周期,恐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

因此,尽管目前灿星文化与MBC的诉讼案尚未有定论,但如若灿星文化继续使用“改名”伎俩来标榜原创,而非专注于节目创意和节目模式的创新,那么,在知识产权意识抬头、观众对“盗版”节目嗤之以鼻的今天,灿星文化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质量恐将不容乐观。

【严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撰写,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未经时代商学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其他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获得授权转载,仍须注明出处。(联系邮箱:sdshangxueyuan@sina.com)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