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对话姚余栋:养老缺口较大,养老信托需降低门槛

2020-12-29 12:02:14
来源: 腾讯财经

腾讯财经讯 12月24日晚,由腾讯新闻、腾讯财经与如是金融研究院独家合作的直播节目《老友记》第七期开播,直播中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和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人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姚余栋在线直播探讨《未富先老,谁来养老?》。

据中新社报道,10月23日,民政部透露,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近12.6%,老龄化速度超过美欧,“未富先老”现象突出。

我国的养老金缺口有多大?从国际经验看,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下的巨大养老需求?该如何完善养老金融产品设计?人口老龄化下,有哪些投资机会?

针对这些疑惑,直播中两位专家从养老金的缺口大小,到养老金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养老金体系的完善措施,到养老金融合产品的设计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与探讨。

策划 | 蔡航 嵇旭

以下为直播实录(精简):

我们低估了养老体系的复杂性

管清友:中国养老金体系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制度。从现在咱们的研究和测算看,我们国家养老金缺口到底有多大?对我们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姚余栋: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比较复杂的,作为一个经济工作者,我认为整个社会低估了养老体系的复杂性、制度设计的协同性,以至于我们今天处于一个相对被动的局面。

缺口怎么算?举个例子,第一支柱基本养老,就是现收现付,现在工作的人支付退休的人的养老。 现在第一支柱测不准。因为,第一,活多久不确定;第二,替代率不确定。替代率很重要,这里面有很多的变量,就是老年人人口数量。

现在有不同的学者说,2030年养老金缺口在4万亿左右,2050年在6万亿左右,不同测算结果都不一样,总体来说这个缺口是比较大的、惊人的。我们由于长期经济增长相对谨慎乐观,至少在2050年左右能够保持3%的增长速度。到2035年左右,估计有4.5%左右的增长速度,比别人好,所以不应该有缺口,有缺口一定是没有做好。

管清友:如果说我们第一支柱都没有做好的话,意味着在整个养老金体系里其实分配没有做好。如果说我们经济增长仍然维持一个比较好的状态,是可以把未来可预见的新创造的财富拿到今天来的,应该不至于有这么大的缺口。

姚余栋:不是这个问题,要把养老金做好了,资本市场长期就好了,有长钱进入,我们的企业更能创新,中国经济增长更好,养老金更多就能赚钱了,所以养老金好不好决定我们未来的长期增长。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够把地球撬起来。我认为,把养老这件事做好了,就是“阿基米德”撬动中国经济的支点。

管清友:我觉得有两个问题,第一就是说这是不是意味着,假定如果考虑到现在对于各种缺口的测算,意味着我们在未来五年,就是十四五期间延长退休年龄几乎是一个确定的事情。

姚余栋:必须做了,不做缺口太大了。

养老金第三支柱决定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前途

管清友:眼前有一些省份马上面临养老金缺口这个问题,比如说东北几个地方,他们可能未来几年就面临所谓养老金缺口的问题。这种问题如果出现的话,要怎么办呢?其他的省份去调集养老金去支持这个省份?还是中央通过什么手段?

姚余栋:这次十九届五中全会说了就是全国统筹,国外也是全国统筹。

通过全国统筹的形式保证所有的有一个最基本的生活,这是一个义务、一个底线,无论哪个省富有,这都是次要的,包括将来逐渐充实的国有资产。

管清友:现在地方社保只有20%让全国社保来管,地方社保管着另外80%。这个比例需要调整吗?

姚余栋:地方社保原则上我不觉得有能力,不要总是低估了管钱的责任和专业性。全国社保证明了还是相当不错的,收益率也很好,所以为什么找专业的机构来管钱,投到资本市场里面通过不同的方式,就促使了我们整个企业融资,权益股权融资更好了,中国经济就更有韧性,这就是正循环。

但是全社会都低估了养老体系的复杂性、艰巨性,它对协同效应的要求。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第三支柱上,第三支柱有可能会决定我们中国经济长期的增长的前途。

养老信托要标准化转型,降低门槛面向老百姓

管清友:您觉得我们还是有必要学美国的方式,每个人建立个人养老金的账户、个人累积,但是从买产品这个角度来讲,有一些限制和要求,比如说现在60岁以后这笔钱才能拿出来用,这个事你觉得十四五期间有可能实现吗?

姚余栋:一定要推开,2018年5月份就开始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最近听说要扩大,监管层也在努力,把养老信托作为特殊账户处理。要让信托、公募基金、保险、理财这些产品都进来,多产品、多策略的组合。

管清友:金融监管部门,他们是希望引导银行理财和信托稳妥转型,来建立完善养老保障的第三支柱。但是现在从这些养老理财产品的销售情况来看,确实不乐观,市场比较冷。您觉得现在如何把养老信托这个市场打开呢?

姚余栋:要有非常手段,养老信托不能只是给高净值人群的。要出台新的办法把门槛降低,降到1000块钱也行,不能说是搞一个信托,家族信托100万、1000万这个门槛太高了。养老信托要特事特办,把信托行业动员起来,他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人才,现在让它标准化转型,门槛迅速降低,投资要安全,收益也不错,适用于广大的老百姓。

养老产品一定要安全第一,兼顾收益性

管清友:养老问题和计划生育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面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姚余栋:我们错过了很多黄金窗口期,养老别再错过了。希望在十四五期间,就能够奠定第三支柱的雏形。要把养老第三支柱做好,一定要知道全球范围内养老第三支柱,一定比第一支柱、第二支柱成功,因为第三支柱是进个人账户,将来可以做遗产传下去的。

管清友:从金融机构这个角度来讲,除了养老信托,你觉得怎么能提供比较适合老年群体的一些金融产品呢?

姚余栋:这个事不太容易说,这也是我们搞养老第三支柱很重要的一点。无论是将来搞出新的机构或者是新的平台来,一定要通过平台甄选这些产品,一定要安全第一,然后兼顾收益性。

管清友:你觉得这个机构应该是一个官方机构还是民间机构?

姚余栋:应该是官方机构,养老的钱他来选,但是投什么要给一点自主权。第三支柱个人账户一定是特别符合中国优势的,把门槛降得很低,要安全第一,追求相对高的收益。

未来养老以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为主,养老院为辅

管清友:现在预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5亿人,到2025年会达到3个亿,2033年会超过4个亿,到2053年达到最高峰接近5个亿,这是目前粗略的估计,在人口加速老龄化、不可逆的背景之下怎么发现所谓的投资机会?如何适应老龄化的这个趋势,给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产品呢?

姚余栋:这个问题涉及到养老的产业问题。最终养老是社会公益事业,不要想谋求一个很高的利润。希望能够跟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发展、养老信托的发展结合起来。让信托行业有动力支持养老地产,养老院的建设。

管清友:从2017年以后金融强监管,其实间接影响到了房地产,今年房地产行业又遭遇了所谓三条红线的严格管理,养老地产您觉得未来还有好的投资价值吗?有的人是愿意进入这个行业,直接做养老地产。有的人愿意成为养老地产的所谓投资者、股东,或者是说他们做一个基金直接投入到这个行业里去。有的实际上是涉及到我们金融机构的一些产品,可能底层资产是养老地产。

姚余栋:至少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好的机会,我们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养老产业的发展,包括养老地产。养老院不够,社区养老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努力,还有居家养老、旅游养老。

管清友:这涉及到养老地产未来是不是有投资价值很重要的前景,预测未来中国人养老的方式到底是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主,还是养老院养老为主,到底哪种形式?

姚余栋:95%的还是社区养老、居家养老,5%的收入稍微高一点,或者确实身体不能自理的,或子女不在身边的,可能是养老院,根据观念来说5%的量已经很大了,还有年龄阶段,比如说80岁之前都很健康不需要去养老院。要立足国情,从上海经验来说95%还是社区养老。

在电子产品方面,将来每个家里都有摄像头、监控设施随时上传数字,还有智能机器人,这些能够帮助老年人有一个智能化养老,能够预防突发事件。将来伴随着医养健的结合,医院更多要近一点,然后健身活动天地要多一些。

管清友:未来养老其实还是以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为主,养老院养老为辅。同时养老产业本身也要实现数字化的升级,养老也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

我来总结下今天的主要观点:

第一,现在看我们养老金的缺口不同的测算差异比较大,弥补养老金的缺口确实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第二,建议中国的养老金体系还是应该重点把它放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上。也希望在十四五期间能尽快形成共识、推开。

第三,如何完善养老金融产品的设计,从产品设计上来讲,还是要大力发展养老信托,信托要从原来主要服务高净值群体,要逐渐转向普惠。特别提到了关于养老信托税收优惠的问题,包括个人养老金税收递延问题。建议不要递延,直接抵扣,这对于养老金体系构建意义非常重大。

第四,从投资机会上来讲,我们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很多投资机会,无论是金融领域,还是产业领域,医疗、保险、健康、养老地产等机会还是很多的。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